燃情歲月

作為四十歲的女人,作為過來人,作為妻子,我想說說過於女人的事情關於女人的心理關於女人的性格和女人的所有事情,希望我的博客讓女人更
正文

於丹問題的實質究竟在哪裏?(1)XUANYAN2001 BLOG

(2007-03-15 17:58:57) 下一個

於丹問題的實質究竟在哪裏?
  
  這兩天,北京青年報,北京晨報,北京娛樂信報又有關於於丹問題的評論,不過卻回避問題的實質,老調在重彈。筆者在2月16號,3月5號和6號給央視百家講壇欄目組打了電話,3月6號給北京青年報新聞部打了電話,都談到了於丹問題的實質。先 開個頭,請大家指正。
  
  1。於丹問題的實質究竟在哪裏?
  
  博士聯名讓於丹下課,筆者是堅決讚成的。但原因不在於於丹主要是搞影視傳播專業的,如果一個人利用業餘時間潛心研究,比如說用十年,是可以講的好的。也不在於於丹出現的一些錯誤,因為畢竟於丹也有講的對的地方。(有對有錯迷惑性更大)也不在於於丹麥當勞KFC的快餐,因為快餐是對的,是首先需要的。但問題是於丹的快餐裏有了鴉片。
  
  因為論語最核心最基本的東西,於丹不講,有意回避了。這是問題的實質。敢不敢講真話敢不敢求真相(誠之道),敢不敢批判社會現實(仁之道,誌士仁人之道,君子之道)這是論語大廈的基石,是cornerstone。於丹恰恰是孔子批判的巧言令色:於丹講的很巧,很活,表情神態也很有特色,也講得頭頭是道,但鮮矣仁。於丹連批判中國學術界的勇氣都沒有,更別提批判中國的社會現實了。所以於丹無仁也。於丹又恰恰是孔子批判的鄉願:讓各方都高興:百家講壇高興,中華書局高興,中關村圖書大廈等書店們高興,福布斯高興,粉絲高興,自己高興。各方皆有所獲:有popularity,有money,有profit,有thanksgiving。但德之賊也。所以於丹無德。孔子從不同側麵都談了君子之道,但於丹避重就輕,談輕不談重。
  
  於丹談心得,本應掏心窩子,說心裏話,但恰恰卻不真不誠。同為女性,林昭,張誌新和於丹相比,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林昭,張誌新直言,於丹巧言。林昭,張誌新不言而行,功。於丹知其義而不行,罪。林昭,張誌新用生命成就論語,於丹以言行在毀論語。(子曰,誌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研究的對象是什麽?是人類社會的現實。就是自然科學,工程技術,雖然研究的對象是自然界,最後也要為人類社會的現實服務。離開社會現實來談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浪費人力物力財力,毫無價值,也是很危險的。離開現實來空談修身養性,是自毀長城。廣大老百姓沒有生活在真空中。目前我們的製度還很不完善,還沒有解決共同富裕問題,怎麽能空談個人的修身養性?否則還有什麽必要去不斷完善製度?目前貧富分化問題是個嚴重問題,是國內的核心問題,也是不能回避的問題。如果不及時解決,將嚴重阻礙生產力的發展,和諧社會的目標也無法真正實現。於丹撇開社會不公問題空談心態和態度問題,不是不知道,是有意回避。競爭壓力很大,為什麽不反思一下競爭製度本身?還有許多問題不是靠心態來解決的。敢講真話,敢求真相,敢於批判社會現實,為天地立心,為民請命,是最根本,最光明正大的事情,怎麽卻躲著藏著,似乎成了最見不得人的事情?豈不荒誕?!
  
  
  2。為什麽要批判於丹而不是給她鼓勵?
  
  這個問題也是和為什麽要批評government而不是給government以鼓勵相類似的問題。這是因為如孔子所講的是在其位要謀其政問題。我們知道教育孩子,中西方是有差異的。中方批評多一些,西方鼓勵多一些。但於丹不是孩子,走上百家講壇這個位子,就要為聽眾負責的。government也不是孩子,既然有了公共權力,就要為公眾負責。先不展開討論了。
  
  
  3。群眾的眼睛是否是雪亮的?
  
  有人說對於於丹的心得,群眾自有鑒別力。這是不對的。人民和人民是不一樣的,群眾和群眾是不一樣的。否則如果全國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何以有文革10年悲劇?如果德國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何以有希特勒的上台?如果日本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何以有右翼分子的市場?有了獨立思考,群眾的眼睛就是雪亮的,沒了獨立思考,群眾的眼睛就瞎了。那些盲目為於丹叫好的粉絲們既害了於丹,也害了自己。先不展開討論了。
  
  孔子的思想是有發展過程的。有早期,中期和晚期之分。到晚年達到頂峰。孔子思想在文字上,主要在論語裏,子思的中庸裏,曾子的大學裏和周易的係辭裏等。孔子還有不立文字之傳,如Sakayamuni釋加牟尼的拈花微笑心法。儒道同出一根。孔子抓住了根。所以在義理上孔子兼包老莊。但老莊在修道上較極端,不太中道。
  
  孔子是中國的象征和靈魂,這個評價是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也是深刻的.世界通過孔子認識中國,中國通過孔子走向世界.有了孔子,中國雖亡卻猶在,沒有了孔子,中國雖在卻猶亡.但最忌諱的問題是將孔子崇拜化.有人認為這太拔高孔子,這實在是不認識真孔子。
  於丹說孔子管8小時以內,莊子管8小時以外。孔子是聖人,莊子是神仙。讓內行的人聽了笑掉大牙。孔子既管8小時以內,也管8小時以外。孔子既聖又神。還是南懷謹老先生說的好,聰而正死後即為神。聰明正直死了以後,自然成了神仙。沒有為天地立心,為民請命的義,沒有犧牲精神,就是修道成了神仙,也活不長久。陳曉旭能舍棄億萬家產,剃度出家,可見其誠。於丹如久仰莊子已久,似乎應舍棄名利,修隱士之道吧。
  
  。。。。。。
  荒誕的現象需要荒誕的解釋。筆者以文言白話,以荒誕的方式,試圖有一新解。筆者的文言白話水平有限,請大家指正。先開個頭。
  
  京城降一女嬰。有道士聞之,曰:此女必取名丹。丹者,紅也。他日此女必紅透一方天下(後人注:僅限粉絲,人數尚欠統計)。然紅而不正(貞),必紫而黑,凶!
  。。。。。。
  
  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終,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禦天。
  
  於丹時乘六蛇以禦“天”,凶!
  
  子予四教:文,行,忠,信。
  或曰,於丹有忠乎?
  
  直,其正也!方其義也。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習無不利,則不疑其所行也。
   或曰,於丹內不敬,外不義,乃君子乎?
  。。。。。。
  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終有一日,眾男女老少,奔走相告。曰:於丹講經,偉女子也。吾大悅。亦有眾男女老少,亦奔走相告。曰:於丹講經,禍也。吾大怒。大悅,不能不發,大怒,亦不能不發。既發,有動,有果。他日,兩派眾男女老少於異地相遇。初,異地者,報紙電視也。然報紙電視拒之。後,異地者,互聯網也。遂唇槍舌戰,日日不休,吉凶生乎?
  
  或曰,論語,唯魏征者,彭德懷者,魯迅者,顧準者,唯遇羅克者,林昭者,張誌新者,方解其義。夫魏征者,彭德懷者,魯迅者,顧準者,遇羅克者,林昭者,張誌新者,皆無求生以害仁,皆有殺身以成仁。大哉!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