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仁義愛

開始博客了,也趕趕時髦,不寫日記了,改寫博客吧!
正文

你了解山東嗎?了解山東人嗎?----轉貼!!

(2007-03-13 14:55:30) 下一個
你了解山東嗎?了解山東人嗎?看看下麵就知道山東是什麽樣的了 
  一,山東人的老鄉觀念特別強。山東有句話叫: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兩個本來萍水相逢的人,隻要一說是老鄉,就會頓時去掉戒心,無話不談。去年11月去廣州,在回來的路上,就因為一句鄉音,就跟在濟南做化妝品一位美女聊了一路,回來以後又約時間請我吃過一次飯(吃飯時候我才知道她原來是濟南惠春堂的董事長)。因此,跟山東人打交道,設法扯上老鄉關係,或者通過老鄉引薦,往往會收到很特殊的效果; 
二,無論多大的官,無論多有錢,每到年底,在外的山東人都會想辦法趕回老家,就好象不回家過年,是一件天大的遺憾。這一點,膠東半島的人尤甚; 
三,山東話分濟南話和膠東話2大分支。山東17個地市,每個地市都有自己的方言,由2大分支衍生。而且,每個地市的每個縣,甚至每個縣的不同鄉鎮,方言都有明顯的區別。山東話很土,土得掉渣。膠東話比濟南話土。這也說明山東人忠厚 。大多數山東人很難改掉自己的方言,這種對方言的迷戀,反應出山東人濃厚的鄉土情結。對很多山東人來說,講普通話是一件很別扭同時也是非常可笑的事兒。因此,除非是職業要求,一般山東人很難割舍自己的家鄉話。 
山東人的另外一個明顯的特點是忠誠度比較高。山東盡管北有黃河天險,南有泰山天然屏障,又近中原之地,沃野千裏,人口眾多,扼守南北要衝,也是自古兵家必爭之地。但是,翻看曆史可以發現,古來的帝王中沒有一個是山東人。即使水泊梁山的草寇宋江,也隻敢說是替天行道,日夜夢想的就是殺人放火引起朝廷重視以後被招安。這種忠君思想根深蒂固滲透到了山東人的骨子裏和血液中。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是一代又一代山東人不變的追求。 
很早以前,看過一本德國人寫的論山東人的書,他給山東人的評語就是:山東出好官。這裏所謂的好,大概就是指的忠誠度比較高吧。中國政界有句話,叫山東人保邊疆。大家可以看一下,新疆自治區黨委書記、寧夏自治區黨委書記、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陝西省委書記、黑龍江省委書記等這一圈中國邊疆省份的一把手無一不是山東人。山東人的忠君思想延伸到日常的百姓這裏,就是對自己的上司忠誠。進一步推而廣之就是對朋友忠誠。因此,山東人出賣朋友的人極少,一旦被發現,就會為人所不齒。 
山東人還有一個特點是重名輕利。在這點上,大概跟上海人正好形成鮮明對照。對山東人來說,利益當然是不可忽視的,但麵子問題才是最重要的。如果麵子與利益形成衝突,我相信,大多數山東人會忍痛舍利而求麵子。在這裏需要解釋一下的是,這裏所說的麵子,並不是通常所說的那種虛榮擺闊之類的東西,而是一種以精神上的或者說是人格方麵東西為主的混合物。比如,你幫別人做了事,別人給你一定的酬謝,按理說是天經地義的。但是,絕大多數山東人會因為擔心落個貪利的臭名,而百般拒絕。再比如,朋友之間小聚,不論什麽原因,山東人到最後往往會爭著埋單。不是山東人不愛財,而是山東人愛麵子勝過了一切。盡管吃虧以後也會痛罵,但下次還會照舊。山東人最感到自豪的,不是自己做了多大的官,不是賺了多少錢,而是自己的人品不被人挑剔。這大概就是儒家文化熏染的結果吧。 
   
  這種重名輕利的文化傳統,造就了山東人的豪放不羈的性格。大家可以看一下充斥中央電視台的山東產品廣告,就基本可以領略山東人這種名重於利一擲千金的性格特征。想當年,老家山東的譚希鬆接手央視廣告部主任以後,專程來到山東,得到山東幾家企業老總的支持以後,策劃了震動全國上下的殘酷的標王爭奪戰。孔府家、孔府宴、齊民思、秦池,均以大手筆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秦池這樣一家山東貧困縣的小酒廠,居然敢以6600萬和3.2億的天價先後兩次奪標,創造了中國廣告史上的神話。我相信,6600萬也好,3.2億也好,都並非來自精確的計算,純粹都靠的是一種感覺。這種做法,好壞姑且不論,大概也就是山東人才肯吧。 
說一說山東人與酒的關係。 
   
  在很多外地人眼裏,山東人都是嗜酒如命的一群。有本研究山東的人書,裏麵專門就有一章,叫:酒缸裏泡大的山東人。所以,外地人一旦遇到山東人,第一反映就是能喝酒喜歡喝酒。去年到海南,海南的朋友在吃飯時,看到我不大喝酒,倒是周圍的來自河南河北浙江北京的朋友很能喝,就覺得難以理解。我告訴他們:山東人不是嗜酒,而是怕別人喝不過癮。因此,來了朋友,山東人會沒命地勸別人喝酒,大有不喝爛醉誓不罷休的氣概,好象所有的交情,自己對朋友所有的感情,都凝聚在了這酒裏。而在自己家裏,或者是去了別人那裏,都是基本不喝或盡量少喝。在山東人看來,酒不過是加強交流的氣氛表達自己的感情的工具而已。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麽象山東這樣一個酒類消費大省,除了青島啤酒以外,沒有多少品質很好的酒。我想,這大概就是通常所說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吧?因為隻是個交流和溝通的工具,所以,隻要能喝的麵紅耳熱,把朋友連同自己一起喝倒就足夠了,哪兒有空去細品酒的優劣呢?我記得我從很少的時候,父親就用筷子蘸酒讓我習慣酒的味道,到如今,酒齡也算是有30多年了,可我仍然無法區別一瓶五糧液與一瓶高粱大曲之間的本質上的區別。隻要能醉人,什麽不是酒啊? 
再說一說山東人的保守。 
   
  山東人的保守,大概全國有名。但在我看來,這種所謂的保守,其實係於兩端:一是來自對規矩、製度、章法的敬意,二是不肯為了一時的利益去僥幸拿名聲涉險。我認為,這也並不完全是一件壞事。投機雖然可以取巧於一時,但後患也無窮。至於為一時的利益行險僥幸,我更覺得不值。大多數的山東人信守的是不求別人、不與人爭而與自己潛力競爭的原則,按這種原則行事,可能是是速度慢了一些,但畢竟感到塌實和安逸。去年跟一位山西的朋友閑扯,說到這個事。山西的朋友打了個比方:廣東人象一輛轎車,非常輕便,容易啟動,但載重量少。山東人更象一輛大卡車,啟動非常慢,也不輕巧靈便,但一旦啟動,就後勁很大。作為一個山東人,我非常樂於接受這位山西朋友的觀點 
說說山東的男人和女人。 
   
  一提起山東人,很多人會想到人高馬大、山東大漢之類的字眼。所以,我認為山東出好漢的說法,一多半來自於水滸傳的“流毒”。山東男人的好處,更多地不在於外表,而是骨子裏的那種豪放和仗義。在有些地方的人看來,山東男人鹵莽,做事喜歡直來直去不喜歡繞彎子,智商比較低。其實,這也正是山東男人的可貴之處。受孔孟的影響較深,山東男人都有著很強的是非觀念,嫉惡如仇,並且相信別人跟自己一樣有著對是非的判斷標準。所以,一旦確認自己做事符合正義,就會無所顧忌。至於山東男人重名輕利重義氣輕財帛,也並非是智商較低,不知道自己吃虧,而是他們相信好的名聲不僅是人生世上的立足之本,更是財富的真正源泉。在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取舍上,他們寧肯舍近求遠。我認為,這也許可以算得上是一種滲透了儒家思想的“魯派智慧”。 
   
  說到山東男人,就不能不捎帶說一下東北男人。了解曆史的人都知道,東北人中,山東人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尤其是在黑龍江省,山東人大概占到55%以上。這些離開本土,跨海進入傳說中的深山老林闖蕩謀生的山東人,既秉承了山東人的忠厚,又把山東人骨子裏的豪放不羈發揮放大到了極致。因此,通過觀察東北男人,可以更深地去了解山東男人的天性。 
一直沒機會去成都親眼看一看,所以,無法把山東的女人跟四川的女人做個比較。但我一直對山東無美女的說法嗤之以鼻。小的時候,聽說蘇杭一帶美女如雲,一直心向往之。反觀山東各地,且不說青島,煙台,威海等沿海一帶城市,就是一些小小的縣城,漂亮女子也隨處可見。濟南的鞏俐、青島的林青霞、倪萍、煙台的範冰冰,就是她們的代表。也許是看慣了的緣故嗎? 
聽人說,東北嚴寒,養男不養女;南方炎熱,養女不養男。而山東地處南北分界,又是半島,氣候適宜,四季分明,所以,養男也養女。山東女人,
身材大多中等,容貌端莊,雖不嬌媚但性情溫婉,雖然擁有北方女人的剛強但又不失之粗放,而且性情大多賢惠,較少浪漫花哨和不切實際的念頭,一旦認定某個男人,就會塌塌實實地跟他過日子,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望夫成龍上。丈夫成龍無望,就不折不撓地再把希望寄托在望子成龍或望女成鳳上。這樣的女人,不是內外美兼備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花甲老翁 回複 悄悄話 向山東人鼓掌稱讚 , 堂弟處身過文革時代 , 他說在火車上串連 , 北方紅衛兵對廣東人帶有恐懼 , 怕廣人會騙去他們的褲子 , 這或者是言過其實 , 而身為廣東人的我 , 亦認為廣人喜歡說假話 , 吹噓自己拍人馬屁 , 行為蠱惑 .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