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魚兒遊啊遊

小河流水嘩啦啦,小小魚兒遊啊遊
正文

我們擁有的一切都是暫借的 (ZT)

(2007-02-11 23:16:34) 下一個
昨晚剛看到的一段文字,關於生命,關於死亡。

****************************************************************
人生若是一所學校,失去就是最重要的一課。

我認識一個正在攻讀心理學博士的學生,最近因撫養他長大的祖父病得很重而心煩。他煩的是隻剩一年就畢業了,不知道是否要請假去照顧祖父。另一方麵他很想趕快完成學業,因為過去一年裏他自覺從學習中獲得寶貴的人生啟示。他說:“我現在在學校所學的真的對我的個人成長很有幫助。”

我告訴他:“如果你真的希望個人能從學習中成長,你應該領悟到你的學校是整個世界,你修的課叫做人生,科目叫做失去。”

我們終將失去一切,但真正重要的東西卻永不會失去。房子、車子、工作、金錢、青春,甚至是所愛的人都隻是暫借的。任何東西都不能永遠保有,至親至愛也是一樣。然而,這並不可悲,反而應為短暫的人生中能擁有如許美好的事物而心懷感謝。

如果說人生是一所學校,失去就是最重要的一課。我們會經曆失去,但也會在困頓中體驗到親人乃至陌生人的愛。失去的經驗就像在心中鑿一個洞,但你能從這個洞流出愛,也能留住別人的愛。

人生在世就是不斷地失去。嬰兒一落地便失去母親的子宮——那個創造我們的完美世界。然後嬰兒被送到一個陌生的床上,餓的時候不一定有人喂,母親也不知何時會出現在床邊。正當感受到母親懷抱的溫暖,卻突然被放了下來。稍長,我們開始失去朋友(因自己或對方搬家),失去玩具(損壞或遺失),失去球賽冠軍。不久我們遇到了初戀情人,然後又失去對方。一連串的失去才剛開始,其後的歲月我們失去了老師、朋友和童年的夢想。

所有無形的東西——夢想、青春、獨立——終將褪色或破滅,我們擁有的一切都隻是暫借。我們何嚐真正擁有什麽?想要抓住永恒是不可能的,你終究會發現,想要“留住”什麽或努力避免失去都無法帶給你安全感。

但我們總喜歡假裝生命是恒久的,更不願意麵對最終的失去——死亡。看到那些臨終病人家屬的偽裝會讓你大吃一驚,他們避口不談即將發生的事,更不可能在病人麵前提起。醫護人員往往也不對病人坦白。人們短視地以為病人不知道自己的情況,愚蠢地以為欺騙是善意的。我就看過不少病人嚴厲地對家屬說:“我知道自己要死了,別想要隱瞞我。你們怎麽能避口不談?你難道不知道,所有活著的東西都在提醒我我將死去?”

臨終的人知道他將失去什麽,也因此分外知道珍惜,是活著的人習於自欺欺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