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11)
2008 (219)
2009 (121)
2010 (101)
2011 (161)
2012 (183)
2013 (99)
2023 (1)
2024 (1)
李叔同,普通人眼裏,他就是“長亭外古道邊”;佛教人士眼裏,他是造詣非凡的弘一大師;還有一些人,對於他狠心的拋妻棄子遁入空門感到不解。
無疑,李叔同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大師,他無論在音樂,繪畫,文學和佛學上都有很深的造詣,至於他後半生為何選擇了一條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不是旁人能夠揣度的,他在小船上與日籍妻子訣別時的心情,恐怕也沒有人真正知曉。
李叔同的前半生,也算得上風流倜儻放蕩不羈,用他自己的話說,是“罪孽深重”。他之所以義無反顧的轉向佛法,是經曆了才放下還是幡然醒悟, 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世間多了一位佛學大師。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一個妻子少了一個丈夫,兩個孩子少了一個父親,如果他不出家,世上會不會多一個豐子愷和潘天壽?弘一大師,私也,公也?
沒有完美的答案。
能否兩全其美?李叔同的妻子在得知他皈依佛門後曾經問他,可不可以不出家。因為,在日本,和尚是可以娶妻生子的,修行與世俗不矛盾,色與戒也不對立。
不得不說,大和民族還是有智慧的,他們起初是全盤漢化,但是卻沒有全盤接受,他們不拜孔子,沒有科舉,沒有太監也不裹腳……,如今脫亞入歐,還有濃濃的菊與刀。
沒有考證,佛教在印度形成之初是否要戒色,不過似乎藏傳佛教某些派別的僧人是可以結婚的,密宗甚至通過性的愉悅達到修行的境界。而色與戒水火不容,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哪怕是已經得道的高人,天主教裏的神父,或佛教高僧,六根未淨者大有人在,甚至觸犯淫惡之罪也時有所聞。而新教牧師卻鮮有讓色字頭上的刀傷了自身,因為他們本來就不戒色。
說到色戒,自然想起李安的電影,可是還有一部同名電影,卻是真正探討這個永恒的難題。
這部電影是印裔法國籍導演賓·納倫導演,鍾麗緹主演的《Samsara》,不知誰翻譯成了《色戒》,似乎《輪回》更為準確。
20出頭的喇嘛達世在昏暗陰森的洞穴裏,經過3年3個月又3天的“本尊閉關”靜坐修行,回到寺廟並受到活佛的嘉獎。可是,這位“去得太盡”的喇嘛在回到寺廟後, 他那男人最原始的情欲開始蘇醒萌動!在一次祭典活動中,達世無意瞥見了一位哺乳母親豐滿柔潤的乳房,竟呆呆若木雞,此後夜夜春夢不能自拔。而後,達世在村莊的豐收慶典上,遇見了年輕貌美的琶瑪(鍾麗緹)後,內心那異性相吸,陰陽交合的情欲便一發不可收拾。
是啊,佛祖都曾享盡榮華富貴,後宮粉黛三千,憑什麽讓我5歲出家,現在要我嚴守戒律禁欲修行呢?既然佛祖都是看盡繁華後才看破紅塵,我為什麽不該擁有過才可放棄,“拿起”後才能“放下”嗎?
達世來到當初出洞後沐浴更衣的河流,換下僧衣,穿上俗衣。毅然轉身朝琶瑪家走去。就在叢林山野間,兩人緊緊的赤裸相擁……。
還俗的達世,完完全全的是一個俗人,他娶了美人琶瑪,生了兒子,積累了財富,成了一名富裕的農場主。男人有錢就變壞,達世也不例外,他竟然和一名受雇的印度女人暗地勾搭,淫亂媾和……。
師父臨終前留給達世一封信:“我知道我的業仍未完,我會再次輪回,我們會再見麵。屆時你能告訴我,什麽比較重要,滿足一千個欲望,還是戰勝一個?”
達世似乎醒悟了,他決定拋開俗世,放下。於是他再次回到那條河流中,脫下俗衣,換上僧衣。
就在達世回到寺廟的路上,琶瑪出現了。美麗性感的琶瑪是對於“本尊閉關”修行的另一種修行:不逃避紅塵、不規避欲望、不指望救贖、不幻想完美的修行之道。
對於“愛欲”,琶瑪從一開始遇見達世,就不遮掩,不糾結,當她發現達世居然為了自己還俗時,她沒有逃避,沒有害怕,勇敢承擔父母認為的“丟人現眼”的選擇。
晚上,達世和琶瑪親熱接吻時,幼小的兒子醒了過來看著爸媽,達世發現後驚慌失措,而琶瑪卻輕輕抱住達世的頭,讓他專心看著自己,孩子看著恩愛的父母甜甜睡去了……
麵對人性,琶瑪和孩子都是自然的,自以為有修行造詣的達世卻糾結不堪。麵對愛情,琶瑪熱情主動,毫不扭捏;苦苦修行了15年的達世卻內心紛亂,被情欲折磨。
生活中,達世因下雪寒冷就禁止孩子外出;琶瑪卻平靜的說不要過分保護,讓孩子出去後自然就知道外麵很冷了。
此時,達世和琶瑪相對而立,前麵是寺廟,是出家,而背後是回家,是俗世。
琶瑪說:聽過耶輸陀羅這名字嗎?釋迦牟尼,所有人都認識他,耶輸陀羅嫁給釋迦牟尼,她非常愛他。有一晚,釋迦牟尼離開她和兒子,他們正熟睡,他去尋求覺悟,成為佛祖。他走時什麽也沒說!耶輸陀羅關懷病人,她早於釋迦牟尼救助他們,她早於釋迦牟尼理解民間疾苦,說不定他的覺悟是受她啟發!然而我們又怎麽知道耶輸陀羅,在釋迦牟尼離開後沒有憤怒?沒感到寂寞痛苦?
達世淚流滿麵地跪下:琶瑪,帶我回家。
琶瑪把缽和佛珠丟給達世:達世,若你渴求佛法,像對我的愛欲一樣強烈,你可成佛。說罷,琶瑪飄然而去。
紅塵與道場,哪個不是修行?如果說釋迦牟尼走的是修行路,他妻子耶輸陀羅難道不是?達世不吃不喝脫離塵世3年3月3天,僧衣俗衣脫下換上,折騰來折騰去,最終還是回到原點,痛不欲生;琶瑪自始至終身在紅塵,從容麵對自己的欲望,麵對每一個“無常”。誰才是被相所惑?誰才是真正的修行?
回到李叔同,他皈依佛門之後毫不動搖,從一個紈絝子弟蛻變成一個大成就的修行者。但對於大多數平常人而言,生活本身就是修行,紅塵便是道場,真實的活著,真實的麵對自己,每過一天,每做一事,每遇一人,都是修行,日複一日,且行且修。真正的修行,既不是找到佛祖,也不是能和上帝對話,而是找到自己,和自己的靈魂對話。
我的意思是,佛法的成就,應該是有QC檢驗標準的,不是誰自稱有悟就算解脫的。
雖然修行也許可能各種法門和路徑,但是解脫應該是有檢驗QC的。
為什麽一定要QC? 因為如果沒解脫,就是有些迷惑、牽掛(有形無形的)一定是沒解開。這東西在輪回的過程中會長大。
===================
感覺這個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有誤導。
關鍵在於,佛法修行還是有專業的要求和標準的。
博主上麵的說法,現在很流行,但是中間含有的誤解,類似文革中的說法:
生活就是大學,在生活中好好做人,多思多問,善於觀察、善於總結,就相當於是上大學了。
這話原則上是對的,如果真是善於觀察,那當然就是上大學。
但是有幾個人在車間、田野裏勞動時,能做到像開普勒,牛頓、法拉第那樣善於觀察,又有幾個人能像牛頓、愛因斯坦那樣善於總結?
佛法的修行,比牛頓的內容還難,因為牛頓要認識的是自然現象,佛法要認識的是佛性。前者是有跡可循,後者是無形無相,無門可入,所以我覺得,沒有專業的修行,是不可能的。
當然,就像工人農民,在生產實踐中確實可以摸索一些科學知識,但是,畢竟不成係統。
不過,我同意本篇的一個核心論點,就是佛法根本上,不是跟世界對立的。就像上學學習牛頓定律,也不是為了躲避世界。
但是實際執行的時候,必須一段時間脫離煩擾,才能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