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

歡迎大家來坐坐,聊聊
個人資料
悟空孫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也說科學及其它

(2021-09-12 18:19:13) 下一個

 

多年前,我曾發過一帖:《文科生、理科生、人文精神和邏輯思辨》。主要表達兩個觀點:

1,重理輕文不可取。雖然當今世界科學已進入生活的每一個領域,但是,“文”涵蓋了人文的方方麵麵。首先是指人性,是人對幸福和尊嚴的追求,也就是廣義上的人道主義精神,其次,人文精神還包括超越性,也就是人對生活意義的探索,是對人類精神生活的追求。人文精神的基本涵義就是:尊重人的價值,尊重精神的價值。人之所以是萬物之靈,就在於它有人文,有自己獨特的精神文化。

一個人,如果隻有所謂的科學知識而沒有人文情懷將是極為可怕的,盧剛、馬加爵、蔣學斌、吳京華、李天樂、朱海洋等都是“理科生”,這恐怕不是純粹的巧合。

我個人認為,一個沒有“科學”的社會也就是生活原始一些,比如中國古代的某些朝代,雖然不講科學,但生活也可以做到安逸和諧;然而一個沒有“人文”的社會,將造就一批缺乏人文精神的“科學”瘋子,社會將成為一個冷冰冰的被數字和機器管理和監控的係統,冷漠無情最終陷入混沌與戰亂。

一個缺乏邏輯思維的人,隻要他有一定的人文情懷,至少是一個可愛的人,但如果一個人缺乏人文精神,隻講所謂的“邏輯”,那將是一個可怕的沒有人性的偏執怪物。

2,另一方麵,科學的本質,不是那些有限的理論和公式,科學的精髓在於其嚴密的思維和實事求是,探索和創新的精神。科學素養是現代文明的基石,在這塊基石上建立的大廈才牢固堅實雄偉壯麗。 正是因為有了科學精神的加持,不少優秀的自然科學家在詩、詞、音樂和繪畫上達到並超越了專業的水準。我們小小的茶軒不就出現過不少睿智,豁達的“畫家”、“作家”、“史學家”嗎?cw,瑞冬,史迷不都是如假包換的“理科生”嗎?當然,眼下的網紅理科生立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他認真創作的詩文畫都已超越了業餘水準。

相反,很多沒有基本科學素養和邏輯推理的文科生,信誓旦旦言詞鑿鑿地高談闊論,實質漏洞百出不值一駁。

實事求是的說,近20年來,我讀到的最好的網文是出於理科生(大多是物理學與醫學領域人士)之筆,讀到的最精彩的小說是《三體》,理科生劉慈欣以一人之力將中國的科幻小說推上了一個嶄新的台階。

誠然,沒有科學是萬萬不能的,但是科學也不是萬能的。人類曆史的長河裏,科學還很幼稚,況且,科學的發展趨勢很有走入歧途的危險。電的發現和應用,蒸汽機,工業革命,抗生素,相對論,電腦…這些都是科學史上的一座座豐碑。然而,科學進入21世紀後似乎達到發展曲線的拐點。

當今科學最前沿的時尚是什麽?生命科學,核能利用,人工智能。所謂生命科學,本質是人類的貪婪,違背天意天道,妄想揭示生命的奧秘,最終得以永生。先別說永生,隻要科學再將人類平均壽命增加一倍,我們將麵臨什麽?生老病死本是大自然的規律,人類的某些“人道”硬要去和“天道”抗衡,自不量力。眼下一個小小的病毒就已經讓人類限於窘境。

核能,更是雙刃劍,切爾諾貝利,福島災難擺在眼前,人類仍然執迷不悟,看似綠色的三峽大壩究竟是福還是禍,尚不可知。人類需要核能源,但不需要核武器。可如今人類正坐在一個個巨大的核武庫之上,控製核武庫的就是一個小小的按鈕,而按下按鈕的人很可能是一個瘋子……

至於人工智能,人類真的能弄出超越自身的AI機器人嗎?這個理想實現的那一天這個世界會是什麽模樣?哪怕是弄出一個芯片植入人體,可以閱讀控製思維,這已是恐怖萬分了。

時至今日,人類需要科學精神,但並不需要更多的科學技術。但是科學精神與科學技術已經糾纏在一起無法分割了。無疑,科學將會是人類滅亡的總加速師,可悲的是,人類已經被科學綁架,在高速運行的科學戰車上,人類已沒有選擇,隻能在墜入萬劫不複的深淵之前,盡情的享受著短暫的快樂時光。

廢話少說,活在當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