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

歡迎大家來坐坐,聊聊
個人資料
悟空孫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我讀《失去愛》

(2021-01-01 16:42:14) 下一個

 

終於把《失去愛》看完了。其實,看第一,二章的時候,也曾想放棄,一葉知秋,感覺這片葉子不是我心目中的秋色,但同時我也擔心自己是盲人摸象,更重要的是我的好奇心,想知道引起轟動的這部作品到底妙在何處,於是接著讀下去。漸漸的,我感覺有點意思,有意思,很有意思。新的一年來臨之際,夜深人靜,我終於合上電腦躺在床上,卻久久難以入睡……。 

這是一部什麽樣的小說?如果從“正統”的文學體裁看,它並沒有特別生動的情節或鮮明的人物,甚至看不出作者要表達什麽主題,所以很難把它歸於一種現成的文學類別。我暫且稱它是“散”文吧,是“散”文, 不是“散文”。它從結構和思想層麵都是零零散散的灑落在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和時空裏麵。但是,看到後麵,當我走進小峰,夏雨,吳敏和沈菲的生活,確切的說,是走進作者自己的精神世界的時候,我隱約感到,這種“散亂”其實就是“立體”的特質,像立體詩歌,或者說整部小說就是一部長詩,關於生命的史詩。立的文字如詩,整部小說可以說是用詩歌體寫成,每一個段落就是一句詩,那黑壓壓沒有分段的一大坨文字如果印在紙上就是整整一頁,那是一個長長的詩句,而一句話的段落又是一句極短的詩,它們參差不齊卻錯落有致,讀來有詩的韻律和節奏感。讀這部小說就是讀一部長詩。 

普通的小說,是選取一個有限的時間和空間段,甚至是一個截麵,把我們生活的三維世界在紙上鋪開,幾年,幾個月,甚至幾天裏發生的事,都可以洋洋灑灑的以二維的文字寫上數萬字,一刹那的心理活動,用文字表達就是一大段,一滴立體的墨汁,一旦降維落在二維的白紙上,漫成了一大片,可以變成一幅最新最美的圖畫,也可以是一篇最新最美的文字。但是立的文字不是降維,而是升維。《失去愛》把我們生活的三維世界,幾乎是從時間的開始,人類的起源,個體生命細胞的發育,一直到百年後的未來,曆史人物涵蓋古今中外;空間上,從成都,到北京,到倫敦,到巴爾的摩,到紐約……作者把線性的時間和人物及相關事件折疊起來,穿插,變形甚至扭曲。無限的時空在有限的文字區域裏,形成了一個奇妙的四維空間。在這裏,時間和空間交錯著,甚至重疊著,你若找到一個“奇點”進入那個世界,你會感受到生命的奇特,遠古的浩瀚,未來的縹緲。四維空間裏,時間是重疊的,人物和發生的事件也不是線性的關係,在某一點上,你可以感覺到一種無限的想象空間與浩瀚的學科知識。當你在關注一個故事的時候,作者筆鋒一轉,又扯到了各種相關或不相關的學科,有生物學,遺傳學,天文學,犯罪心理學,文學,哲學,曆史,繪畫,書法,音樂,攝影,密碼,考古……,與此相關的人物和曆史事件無所不包,這些不僅僅是科普性的一帶而過,而是大段深入的講解並帶有作者自己的思考和見解。對這些方麵有所關注有所思考的讀者,一定能在某些地方找到共鳴。 

這種宏大的架構,讓我想到《三體》,三體是科幻,《失去愛》我把它稱為文幻吧,一個科學背景的文學家兼哲學家藝術家對人類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充滿人文關懷的幻想。說幻想其實不準確,小說中所有真實的,虛構的情景其實都建立在一個科學理論之上:那就是龐勒維猜想:一個個點(人),在時空中徘徊,相撞,相遇又錯開,那產生的震蕩,就是發生的故事,永遠的孤獨,來自那一次次的錯過。 

當我看到某一章節裏,立貼出了他的手稿照片,這年頭仍然用筆在紙上書寫的人是正真的作家。通過那極具個性的手寫體,我看到一副書法,不,是一副畫,我似乎看到了一個孤獨的思想者,一個神經質的藝術家兼科學家,我聯想到了梵高。梵高的畫,盯著看久了讓我產生一種恍惚的跳動感,看著立的文字,也仿佛看到了立書寫的筆觸和筆尖的跳動,那些文字都是活的。雖然立的文字常讓我感到壓抑,沉重,但我還是從好奇到忍不住每天都要看上幾章。 

當夜深人靜的時候,讀立的文字,恍惚間有個錯覺,我好像潛入立的書房,那裏堆積著各種各樣,各個學科的書籍,散落著立的筆記甚至日記,還有,立攤在書桌上的《失去愛》手稿。立似乎不介意我觀看他的隱秘,我作為讀者在偷窺作者的內心,驚恐之餘,這何嚐不是自己的寫照呢。其實這篇小說正像立自己說的,無論看上去多麽客觀或者多麽虛構,多麽與作者無關,但都是作者的自畫像,是作者的自我喚醒。通過這幅畫像,我看到夏雨,小峰兩家三代人,他們後麵,就是立本人,也是讀者自己的影子。 

立為了這部小說,可謂嘔心瀝血,失去了擁有的一切,差一點連命都搭上。立是一個實在的人,活的真實,但辛苦,他敏感,躁動,壓抑,焦慮,熱情,開放,自然,灑脫。正像他筆下的梵高:“梵高是一個非常實在的人。憨憨的,好心腸,他因為喜歡妓女,就把自己的耳朵割下來送給人家。但他不知道妓女並不會喜歡他,他沒有錢,畫的畫又沒有名氣。梵高並不了解這個社會,所以他才成為偉大的藝術家。一個人如果真的了解了社會,他就不會成為偉大的藝術家了。” 

立是一個藝術家,一個生活在自己世界裏的藝術家。大凡藝術家,對待性總有一種與眾不同的角度與感知。性不再是扭扭捏捏的,更不隱秘肮髒,藝術家,尤其是那些正真的創作自畫像的藝術家,可以坦然把性甚至一切人性真實的東西一樣樣的攤開,鋪在讀者麵前,他們不僅僅是描述性,而是把性作為一個介質,探索人性中最原始,最具活力的精神。這也讓我理解了為什麽有的時候立的某些大膽“出格”的言語和那些晦澀黑暗的情緒。也許有時讀者被這種沉重的情緒困擾,其實這正是觸動了我們自己內心的那個部分。

立的詩: 

我的世界很黑, 
你別想, 
在這裏找到 
意義,除了 
你自己的 
影子。 
…… 
我的世界很黑, 
那裏麵 
沒有光。
 

我想,三、四十歲的人恐怕不會喜歡立的文字,但過了天命之年,經曆過滄桑的人,一定會對立的文字有所感觸。立是殘忍的,創造了活生生的人物,又親手一個個殺了他們,好在立也是仁慈的,在小說的結尾讓時光倒流,我們又看到了年輕的小峰和沈菲,在泰晤士河邊的摩天輪下,迎著夕陽甜蜜的親吻。活在當下,生活畢竟還是美好的。對我來說,這部作品沒有特別讓我感動震撼的地方,尤其到了這個年紀,不太喜歡過於沉重壓抑的東西,但是,《失去愛》總有某些段落讓我有帶入感,讓我思考:生命的本質是什麽,生命的意義在哪裏,人為什麽會犯罪,什麽是愛,小峰沈菲,夏雨吳敏得到過愛嗎?還是一開始他們就在碰撞震蕩中錯過了,失去了愛?愛到底是什麽?……立展示給我們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又讓他們一個個在我們眼皮底下凋零,枯萎,死亡。癌症已司空見慣,但看到沈菲和吳敏漸漸老去,孤獨無助的麵對即將到來的死亡,不禁有些傷感,我自己到那個時候會是什麽樣子?不過立的文字的確很美,死亡也是可以美麗的。 

總之,《失去愛》是一部值得一讀的好作品,至於是否喜歡完全取決於讀者自己的審美,畢竟,閱讀是一件非常個人的事情。我個人覺得,這部作品應該以紙質形式出版,但是書中畢竟涉及一些大陸敏感的人物和事件,不如去香港或台灣試試。預祝成功,我先預訂兩本。如果我有資格提出什麽建議的話,我覺得立的文字假如是100%的自畫像,畫完之後自我欣賞完全沒問題,如果想得到更多人的共鳴和認同,文字上恐怕要稍微收斂一些。藝術家的確可以創新可以挑戰世俗,但是當你還沒有成為杜尚的時候,你拿一隻便盆,不會有太多的人用藝術的眼光去欣賞的。沒有一部作品是完美無瑕的,所以對讀者的建議和批評,也許用更加謙和的態度更有助於和讀者交流。當然這都是廢話,沒有個性沒有傲氣的人成不了藝術家。 

再次恭賀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三顆鬆 回複 悄悄話 非常中肯。
或許閉上眼睛活著生活更加容易。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