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館突然來了個踢館的,叫人耳目一新。宗教之爭伴隨著人類曆史,不說十字軍,哪怕是溫和的佛教在進入西藏是也對本土的苯教進行了殘酷的清洗。因此這個話題本不是我這個門外漢可以參合的,但是轉念一想,作為非宗教信徒,也許能‘中立’的提出一些看法,供雙方參考吧。
其實本人自幼接觸基督教,但那時早早的被馬教和毛教‘破了處’,再後來認清了馬教毛教的真麵目之後,再也無法接受任何宗教。此乃此生一大遺憾,因為,信仰是人生重要的組成部分,沒有信仰的人生是殘缺的。嚴格的說,年過半百之後,還是一點點建立了一些自身的信仰,當然不屬於宗教層麵。
本人通讀過聖經,佛經也略略翻過幾頁。閉卷冥思,真心感覺聖賢的思想是相同的,不同的宗教都是人類通向真理通向終極智慧的法門,每一個人的接受係統的差異導致了不同的選擇,好比聖經是FM92.1, 佛經是AM1070,你自己的接受係統在什麽頻道上,自然會感覺到那個頻道更合乎你認為的“道理”,而不是相反,你自己的頻道設置在FM92.1,卻責怪AM1070 “沒有道理”。
就駱駝網友的幾條提問,門外漢的看法是:
- 平等問題。佛教提倡的“眾生平等”完全不能由此推導出“抹殺人的獨特性”,人有精神追求也不能推導出動物沒有精神追求,我們目前甚至無法證明植物沒有精神。眾生平等的積極意義在於,尊重自然,讓自然與人類和平共處,不濫殺動物,不亂砍亂伐。你何以證明螻蟻沒有靈魂?任何沒有靈魂的東西都是可以在實驗室裏人工合成的,你能不借用螻蟻的胚胎或DNA複製一個有生命的螻蟻來嗎? 當然,中國人在保護自然,保護動物上做得很不好很不夠,這點的原因在哪裏?是眾生平等的要求太高了,人做不到就虛偽,還是我們的傳統文化的某些糟粕在作怪?這是可以另外討論的。當然,佛教的“眾生平等”也不要機械的對待,佛教在家修行的居士或一般信徒完全可以吃肉(三淨肉)。佛教徒看見市場上買賣野生動物,花錢買下後放生豈不是功德無量?(我反對大規模的組織訂購鳥類,魚類放生)。這總比基督徒做完禱告後去trophy hunting好吧?你說:“評價兩個宗教,要看哪一個能讓更多的人享有更好的精神與物質生活、更好地促進個人與社會的進步。”我原則上是同意的,但不能泛泛而談。的確,西方現代社會的精神物質都與基督教有著密不可分關係,言論自由,一人一票,法製,這些都來源與“人人平等”的觀念,但是,每一個民族對各自精神的追求是有差異的,幾千年來,包括當代的中國,一人一票,言論自由都不是大多數國人的最高精神追求。我更覺得,基督教對近代社會的貢獻在於現代的教育體係(大學),現代的醫療體係(醫院),慈善和公益(紅十字會,救世軍)等,這點上,佛教相對弱一些(尤其是小乘)。
- “善惡因果”。我冒昧的猜測,您大概沒有讀過任何一部佛經,您所引用的“善惡因果”,“冥冥之中有因果報應”,“吝嗇鬼被偷竊”、“拾金不昧者躲過天災”之類的文字都來自民間的解讀,並不是佛法的真諦。普通人,如果沒有讀過佛經,沒有高人的指點,而自身有沒有哲學家的潛質,那是斷不能自詡為佛教徒的。這就是我標題的意思。的確,善惡因果並不是在當下就能立馬顯現的,但是你也無法否則它的合理性,如果你接受輪回說的話---我們的生命絕不是短短的幾十年,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而已。如果你質疑這個,我也完全可以質疑“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借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同樣看不見摸不著,為什麽神的永能無可推諉,而因果輪回就沒有道理呢?至少,因果有一部分在現世裏是看得到的。至於“事在人為,就是把自己看成神的代表”, 這太可怕了,如果誰都可以把自己看成神的代表,是不是誰都可以再來一次十字軍東征,或找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對他國大開殺戒?美軍在伊拉克所造成的‘惡’你如何以神的代表來彰顯正義?再者,你說:“有道理的事,就與我投緣。講不通道理的事,大家都不應該與它投緣。”我覺得你說反了,其實是與你投緣了你就覺得有道理了,你覺得講不通道理的事,‘大家’能講的很通。情人眼裏出那啥也是一樣的道理。
-
- “輪回問題”。嚴格的說,輪回和因果是一體的,分開來無法討論。前麵已說過,因果不一定是在今世才得到驗證,而輪回也絕不僅僅是你所體會的“輪回就是人死後還會重生,既可能還是人、也可能變成豬狗等動物。”如果基督教追求精神的永生,我個人覺得佛教在這點上正是通過輪回與基督教殊路同歸。輪回不是我今生在來世重複一遍,輪回恰恰是靈魂(神識)的延續,張三的靈魂在來世很能在李四的肉體上存在,沒有前世絲毫的記憶,從這點上,重生不但不自私,反而是利他,每一世的人都注重自身的修行,為來世之人創造美好的未來。科學在當代還是一個幼兒,它無法證明輪回,但也無法否定輪回,我個人無法肯定輪回之說,但我可以開放的接受這個理論。你說,“不符合現代科學”就是“不符合事實”,這個太武斷,更不科學。而“佛教徒把生命的希望建立在自己一人的重生,相對自私”,更是對佛法的誤解。
- “萬事皆空,萬念皆空”。 這一段不想多說了,因為您對“空性”的認知完全不在佛法的層麵,您充其量知道了一點點“色即是空”,您完全不明白為什麽同時“空即是色”。建議您把心經看懂了在來討論“空”。
- “業力”。 我覺得,業力和原罪很相似,也是兩種宗教殊路同歸的又一例證。不能簡單的說佛教更重視人的行為,而基督教專注人的精神。基督徒的贖罪也是切切實實的通過行為實現的,我非常欣賞基督教所創立的慈善,當今美國人能去別的國家收養孤兒甚至殘疾兒童,這既是贖罪,也是體現基督的愛,非常崇高的行為。佛教中的確有的人隻念阿彌陀佛就希望進入西方極樂世界的,這不是整個佛教的代表。當然,在行為層麵,哪個宗教對現代社會的貢獻大,這也是可以討論的。佛教強調度己度人,但慈善層麵做得並不夠(台灣的慈濟不錯),這是佛教本身的問題還是中國社會其它幹擾造成的?如果就專注人的精神,佛教對於中國人的精神塑造和貢獻絕不可小覷。
- 出世和入世。“逃離世事”,“遁入空門”本質上與把一切困苦卸下,吧自己交托給神有區別嗎?其實,逃離世事和把自己交付給神都是對佛教和基督教過於簡單的解讀。遁入空門後絕不是整天有口無心的敲敲木魚,交付給神也不是就此高枕無憂,我行我素。就對個人的要求,我反而覺得佛教徒不亞於基督徒,單單不近女色,不沾葷腥就夠很多基督徒喝一大壺的了。說到底,出世和入世也不是絕對的,想起張中行先生比較過佛教和儒學,他說:“常人,以及代表常人的儒家,人生之道是率性,就是求欲的合情合理的滿足。這條路,用佛家的眼光看,是不隻無所得,而且必致永沉苦海。這樣,就對欲的態度而言,儒佛就正好相反,儒家是“順”之,佛家是“逆”之。可是照佛家的看法,隻有這樣才能得到真值得獲得的,才是“順”。我們,如果站在常人的立場,就無妨說佛家是“以逆為 順”。這逆,佛家也並非視而不見,因為他們承認自己的人生之道是“出世間法”。出世間,設想能夠求得無欲的人生,至少由常人看,困難一定不少。這一點,佛家也清楚地認識到,因而就不能不講般若真空之類的理,堅持戒定慧之類的行,以及發展到禪宗,坐蒲團,參機鋒,由棒喝直到燒木佛,麵貌雖然怪,用心卻是苦的。還不隻用心苦,由常人看,這條路也是苦的,因為逆,就是行舟,也太難了。有不少人進一步,不隻說難,而且說背人之性,虛妄不實。不過談人生之道,說實虛要有個前提,而設想一個前提,理論上並能獲得人人承認,恐怕比佛家的背人之性更難。因此,對於佛家的逆,作為一種人生之道,我們最好還是虛心地看一看,想一想,先分析而後評價。”看到這裏,理解了以逆為順,是不是對“空”又有了一點新的認知?在這層意義上看,佛教徒其實更是自己的主宰,他們不靠佛主,不靠神(佛教沒有神),而是靠自身的修行,從精神上提升自我。這點或許也是我對佛教敬而遠之的原因之一,我覺得一個人怎麽可以拉著自己的頭發將自己拉離地麵呢?自己修行不夠啊!
你在結尾說:“佛教在中國大規模流傳了兩千年,但並沒有幫助中國走出文明長期停滯的窘境,也沒有幫助中國融入新的世界文明大潮。”為什麽?這一點我也一直在思考,可以說,中國如果沒有基督教的傳入,恐怕現代文明的步伐會晚很久,但這是不是就一定說明佛教的落後呢?你說佛教還不如儒學,我的看法正相反,儒學如果勉強算宗教的話,在這個層麵還不夠給佛法提鞋,尤其是儒學在廢黜百家後成了‘一尊’更是成了文明的絆腳石。現代文明不應該是讓哪門子學說或教派成為一尊,而是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如果說佛教沒有帶給這個世界強大的物質文明是個遺憾,那麽這個世界如果隻有基督教的話,那也是不可想象的。
最後,解釋一下我的標題,我絕沒有厚此薄彼的意思,老實說,我沒有完整的看過一部原版的佛經,太難了,即便是白話文看的都很吃力,如果事先不惡補一些基礎的哲學理論的話。不怕各位笑話,有限當一段時期,我都認為色即是空的‘色’是女色。佛經你為什麽那麽難?這可能與釋迦摩尼王子的身份有關,也與佛教最初流行的範圍有關。至於基督教,我非常喜歡讀聖經裏的小故事和寓言,有趣有智慧,至於我能理解到什麽地步我不在意,至少我覺得我看懂了。這也與聖經產生的年代有關,當年絕大多數人都是文盲,你來一部希伯來文的之乎者也,耶穌怎麽傳道呀?再者,如果把聖經(尤其是舊約)看成是一部寓言的話,也就沒有神創論和進化論的矛盾了:進化論說人是猴子變的,那猴子又是什麽變的?最後追蹤到卵細胞,微生物,那這些玩意兒又是哪兒來的呢?大爆炸理論的創始人,羅馬天主教神父喬治·勒梅特是不是感覺到了神在說“要有光”的時候就是一聲大爆炸?此後才有了各種物質有了各星球的第一推力?聖經不可能對一群文盲談什麽原子,黑洞,暗物質,大爆炸,萬有引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