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11)
2008 (219)
2009 (121)
2010 (101)
2011 (161)
2012 (183)
2013 (99)
2023 (1)
2024 (1)
最近連續看了三部奧斯卡最佳影片:Free Solo,Green Book和Bohemian Rhapsody,這三部影片分別獲得本年度的最佳紀錄片,最佳故事片和最佳男主角的殊榮。
Free Solo以跟蹤采訪和現場攝製的方式,講述了Alex Hannold 的徒手無保護攀岩經曆,忠實記錄他的日常生活,最後見證他成功徒手登上幾乎與地麵90度垂直的酋長岩(El Capitan)。一般攀岩高手在佩戴繩索、安全帶及其他防護設備的情況下會花三到五天的時間才能攀爬上去。但是,Alex沒有任何的保護裝備,僅憑一小袋石灰粉和雙手雙腳,隻用3小時56分鍾就成功登頂,Alex的這一壯舉被稱為“無保護攀登界的成功登月”、“體育界最偉大的成就之一”。
Bohemian Rhapsody是一部描述皇後樂隊主唱Freddie Mercury傳奇一生的傳記影片。因為本人的孤陋寡聞,之前對於這位超越邁克爾·傑克遜的天才搖滾巨星,與披頭士樂隊齊名的皇後樂隊竟一無所知。看了影片,讓我對搖滾樂有了全新的認知,結合Freddie波瀾壯闊的一生,感受到一個高高在上孤獨的靈魂,它的激情,痛苦與呐喊。
Green Book 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故事片,講述黑人古典鋼琴家Don Shirley與他雇傭的白人司機Tony Lip之間消除歧視隔閡,發展友誼的一段溫馨動人的故事。
三部影片共同的特征是真實,Free Solo自不必說,它不但真實的記錄了Alex的日常生活的點滴,更是為了不打擾他攀岩,攝影師千方百計的隱藏起來拍攝,在長焦距鏡頭下,Alex的一舉一動都細致的展現在觀眾麵前。影片真實得讓觀眾不得不屏住呼吸關注Alex的一舉一動,為他擔憂,就連攝影師也多次把視線轉移,連聲說 “不敢看” 、 “以後再也不幹這種活了。”
Rami Malek之所以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是因為他神還原了Freddie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表情。尤其是最後的live Aid音樂會,Freddie的王者風範,無論是肢體、形態、眼神,演繹堪稱惟妙惟肖。最佳男主角名至實歸。音樂會現場的細節,大到樂器的擺放,小到鋼琴上的飲料位置甚至飲料的刻度如果對比當時的實況錄像,幾乎一模一樣。
Green Book雖然是故事片,但是故事完全尊重事實。種族的矛盾在美國至今都是一個極為敏感的話題,稍有不慎都會激化矛盾。在影片放映之後,Don Shirley的家人曾指出Don更本沒有和Tony成為朋友,Tony隻是Don雇傭的司機和保鏢,但是後來披露的一段錄音證明,Don親口確認Tony是他的朋友。
這三部影片都帶給我們很多思考。Alex為什麽要從事這項極度危險的極限運動?生命的意義何在?如果把徒手攀岩比喻成一項體育運動的話,那就好比奧運會的跳水,你每一次站在十米跳台上往下跳,都必須保證每一個動作都是十分的滿分,稍有閃失,下麵就不是遊泳池而是萬丈深淵,你要麽拿金牌,要麽粉身碎骨。
這種運動有什麽意義,是不是吃飽了撐的?宣傳Alex會不會鼓勵這種沒有意義的冒險?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生活的方式,都有自己對生命不同的詮釋。生命的意義是什麽?對於這個哲學的終極問題,沒有統一標準的答案。Alex的朋友和家人並不完全理解他,母親雖然口頭上表示支持,但是內心的擔憂可想而知。在被女友問到“你有沒有想過為別人活得長一點?” Alex的回答簡單幹脆: “為什麽?活得長的目的是什麽?”。
的確,好死不如賴活著是一種價值觀,為了一種理想理念粉身碎骨而無怨無悔是另一種活法,活得坦然滿足就不枉一生。在Alex成功登頂之後,他沒有狂喜沒有失態,隻是像一個大男孩一樣靦腆的說道:“I am so delighted.”
其實Alex心裏明白,從事這項運動的人絕大多數最後都失足而亡,但是他沒有半點恐懼,生命即便短暫,也要讓它綻放出光彩。如果說壽則多辱,那又何必平庸的忍受苦難?。
當然,這也絕不是一部勵誌片,Alex的壯舉並不是完全憑借他置生死於度外的勇氣和毅力,Alex的行為與他的生理心理和成長經曆是密不可分的,他的經曆不可複製。
影片通過訪談和回憶描述Alex的早年生活。他的原生家庭不太溫暖,父親很少和母親交流,父親晚上往往獨自在沙發上看書直到睡著。他們家裏從沒說過“愛”這個字等等。母親要求他們在家隻說法語,她自己對任何事情包括兒子的表現從來都不滿意;而在Alex 19歲那年,引導他攀岩的父親突然病故,Alex覺得父親死的很不值,什麽都沒幹過什麽都沒完成。最叫人震驚的是,MRI顯示,Alex的大腦反應與常人不同,他沒有一般人對危險產生的恐懼反應。
Alex就是Alex,他是獨一無二的。他不善與人交流,攀岩是他最好的夥伴,是他的生活。
同樣,也不是每個人都能玩搖滾的。而要達到皇後樂隊的高度,更不是憑興趣和勤奮就可以實現的。
曾經有一種錯覺,玩搖滾的人都是不務正業的紈絝子弟,然而我們來看一看皇後樂隊的4名成員:Freddie Mercury畢業於倫敦伊令藝術學院,取得了藝術與圖形設計的學士學位。他設計的著名鳥冠圖案成為了皇後樂隊沿用至今的標誌。鼓手Roger Taylor學習牙醫,畢業於倫敦大學瑪麗皇後學院。貝司手 John Deacon擁有倫敦大學切爾西學院電子工程學學士、聲音振動學碩士學位。吉他手 Brian May英國帝國理工大學天體物理博士畢業,是一名天體物理學家,曾擔任過利物浦約翰莫斯大學的榮譽校長。這樣一支由天才學霸組成的樂隊能稱霸樂壇也就不足為奇了。
影片成功地還原了1985年那場全球矚目的Live Aid演唱會,現代的IMAX技術讓觀眾跟隨鏡頭從體育場上空俯衝下降,掠過7萬觀眾的頭頂,再聚焦在Mercury揮舞的手臂與充滿張力的麵部表情上。整個體育館群情激蕩山呼海嘯近在眼前,觀眾身臨其境。電影院裏完美的音響效果讓Bohemian Rhapsody這首被譽為最偉大的傳世神作震撼人心。
搖滾為什麽能讓成千上萬的聽眾如癡如醉?他們或癡狂,或大笑或流淚,歌星成了他們心中的神。而西裝革履端坐音樂廳裏欣賞交響樂的人,有多少真正懂得古典音樂,有多少能走進貝多芬莫紮特的內心?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Freddie。在Bohemian Rhapsody問世之初,竟然沒有一家電台願意播放這首曲子,原因竟是它時長6分鍾,超過了三分鍾的慣例。對此,Freddie霸氣的回敬製作人: “I pity your wife if you think 6 minutes is forever。”
至於Green Book所揭示的種族歧視,也並非是近代才有的現象。人類種族之間的爭鬥是我們DNA帶來的罪惡。人類祖先自走出非洲之後,智人就開始歧視屠殺其他的人種,將佛洛勒斯人、尼安德特人斬盡殺絕,今天人類恐怕是唯一一個隻有一個屬種的生物了。人類的曆史就是一個種族之間相互歧視相互殺戮的曆史,信奉眾生平等的民族也念念不忘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高喊“生而平等”(其實是被創造而平等)的,也無奈於猶太民族成為創造者唯一的選民,曆史的輪回又讓猶太人在二戰中飽受蹂躪……
矯枉過正,當前的政治正確讓種族歧視變得過於敏感,Green Book中的Don Shirley是有教養,有才能,風度翩翩的紳士,而幾乎所有的白人都顯得粗俗無禮且傲慢自大。好在兩位主角的交往加上Tony妻子的善意和友好,讓這部影片充滿了感人的溫情。
值得一提的是,這三部影片都不約而同的展現了人性共同的灰暗麵——孤獨。
Freddie無疑是孤獨的,他雖然有一個初戀女友加5個同性伴侶,但是他的靈魂高高在上不甚寒冷。他隻能借助毫無節製的狂歡來取樂自我麻醉,他與夥伴們爭吵: “我們不是一家人,你們有老婆有孩子,我呢?我什麽都沒有”。 “Mama, I don’t wanna die” 膾炙人口的旋律與歌詞同時也表達了Freddie內心害怕秘密被知曉的擔心與困擾,自己何去何從的憂慮恐慌。
Is this the real life?
Is this just fantasy?
Caught in a landslide,
No escape from reality.
Nothing really matters......
孤獨也讓一個人堅強,Freddie艾滋病發作最後已經衰弱到幾乎無法走路,他在錄製自己人生中最後一張專輯的時候,吉他手Brian擔心Mercury太過虛弱無法唱出高音。Mercury隻回了一句“I'll fucking do it, darling”,然後喝幹一大杯伏特加,完成了樂隊曆史上最完美的一次錄音。
Free Solo本身就是一個孤獨的運動,一個人隻身麵對冰冷的岩石,耳邊隻有山風的呼嘯眼下是萬丈深淵,Alex兒時由於家庭缺少溫暖,心理出現了極度的害羞、自閉、叛逆等一係列的人格障礙,他幾乎沒有朋友。在伯克利大學上了一年之後就退學,獨自住在一個Van裏,是徹底的素食主義者,像一個修道士和苦行僧一樣的生活,他寧願用生命去征服山峰也不願意麵對他人。雖然他出名之後在售書簽名時認識了一個女友,但大家都不怎麽看好他倆的關係,畢竟,與這樣的人生活不是容易的事情。Alex攀登酋長岩的當天,女友根本無法忍受煎熬,早早的駕車離開……。
Don Shirley是最孤獨的一個人,忍受著多重的孤獨。他自己是受過良好教育有天賦的藝術家,自然與周圍的黑人格格不入,雖然旅行時隻能住專門供黑人住宿的小旅店,可是其他黑人在打鬧玩耍時,他隻能默默的坐在一旁喝悶酒。作為一個頂級的鋼琴家,住在卡耐基音樂廳頂樓的豪華套房內,有專職傭人伺候著,幾乎與世隔絕。最可怕的是,雖然出入白人社交圈,為白人演奏,但是在白人眼裏,他隻是一個藝人戲子,即便一小時後要在酒店裏演出,但是決不能在酒店裏就餐。他渴望被認可被接受,他非斯坦威鋼琴不彈,他堅持要別人稱他為博士,盡管他沒有正式的博士學位。他絕望的對Tony叫喊:我不夠黑,我也不夠白,而我又不夠男人,你告訴我,我到底是誰?!
是的,Don Shirley也不夠男人。影片毫不回避的描述了他因同性戀行為被警察逮捕的尷尬經曆。雖然他有過短暫的婚姻,雖然他從未公開過自己的性取向。
真實的人生往往就是有許多不那麽光鮮不那麽高大上的一麵,Freddie身染艾滋,Alex的性格缺陷和Don Shirley紳士光環下的灰暗,都是真實的人性。真實才讓乏味的人生更可愛,讓五彩的世界更精彩。
高朋滿座、觥籌交錯固然是生活的樂趣,然而學會獨處,欣賞孤獨才能讓靈魂得到成長,才能真正成為自己。讓心自由的攀登靈魂的高峰,這正是“free solo”的最高境界。
----------------
Alone but not lonely
上月在中國看的Green Book。 在群裏向大家推薦, 結果為兄看了, 寫了很好的影評。
這兩個電影很打動我的心情, 是近年難得的好電影。
悟空兄好文!
人類的反抗很多時候造就了更多的隔膜疏離和痛苦。
can it at least have the decency not to tell me what is 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