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

歡迎大家來坐坐,聊聊
個人資料
悟空孫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對聯趣談

(2015-01-10 16:43:25) 下一個

 


對聯是漢語中極具特色的文學形式,中國人自秦漢時起便有掛桃符的習俗,但是真正的對聯/春聯則盛行於明清。

其實,對聯不僅僅是漢語的特色,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的文字都有這種“對偶”形式存在,如法語、意大利語、希伯來語、猶太語、英語、日語等等,其中最為著名的是日語的俳句和英語的對偶。

日本的俳句起始於江戶時代,俳句除了要有固定的字數和押韻外,還要常常加入“季語”,即反映季節的詞語,如初夏秋冬、櫻花、秋蟬等,大自然的美景與人之幽情相結合而產生了一種禪意——秋風寂寥,酒肆吟詩有漁樵。“日本人對於自然美的玩賞,是很有一種微妙的情趣的”(戴季陶語)

自然,日本的俳句來源於中國,唐代詩人王維的“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更能體現一種人與自然和諧之美,也是漢語對聯的經典。

從此句中可以看到,漢語對聯除了講究字數相等,斷句一致外,還要注意詞性相對,平仄相合,而語音上並不要求押韻。虛對虛,實對實,仄起平收,平起仄收是對聯的基本要求——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英語中,對聯形式運用的最多的大概是莎士比亞和喬叟了,莎翁的十四行詩中有大量的對偶句,尤其是結尾,大都以此形式出現:

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
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 (Sonnet 18)

喬叟最著名的The Canterbury Tales 全篇基本上完全用的是押韻的對偶句,比如:

Singing he was, or playing flute all day;
He was as fresh as is the month of May

隨著曆史的發展, 各國的文學形式出現了相互融合相互借鑒的勢態,中西對聯的結合有時也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網上看到一個有趣的Chinglish對聯:

上聯:Eat Well Sleep Well Have Fun Day by Day.
下聯:Study Hard Work Hard Make Money More and More.
橫批:Gelivable!

本人試著翻譯一下:

睡得好吃得香天天有樂
學得勤幹得歡日日得金
給力!

再看:
SubwayRailwayHighwayWay Way to Die
InvestigatorOfficerAnnouncerSir Sir toLie
橫批:Welcome to China

地下路,地上路,高速路,路路都是死路
調查官,警察官,新聞官,官官皆為謊官
中國歡迎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