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11)
2008 (219)
2009 (121)
2010 (101)
2011 (161)
2012 (183)
2013 (99)
2023 (1)
2024 (1)
當然如果我也生活在加州,我也有即將升學的孩子,我斷然是會和大多數人一樣抗議SCA5的。人都是被自己的情緒和利益所左右的。
但是老話又說,旁觀者清,作為旁觀者,不但看得清,更能冷靜清晰地看問題。不識SCA5真麵目,隻緣身在SCA5之中。
SCA5究竟是啥?它傷害了華人的利益嗎?當然!
憑什麽我孩子的考試成績比老墨的孩子好,他能進UCLA我孩子不行?就因為他孩子姓José,我的孩子姓Zhang? 這不是歧視嗎?
這的確是一個令華人不爽的問題,但還算不上歧視。
如果有這麽一個規定:華裔孩子都不能上大學,就像以前華人和黑人和婦女沒有投票權一樣,那才是不折不扣的歧視。按人口比例分配入學名額公平嗎?如果以“分數麵前人人平等”的標準來看,當然不公平,但是如果各個種族都以其在總人口的比例作為入學比例,那就不能說是歧視,除非別人是按人口比例入學,華人入學的比例遠遠小於其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例。
因此,按人口比例分配招生名額是一個合理不合理的問題,別用“種族歧視”這樣駭人聽聞的大帽子,華人應就事論事地維護自己的利益,否則亂打種族牌效果會適得其反。
不可否認,世界上沒有絕對公平的事,我辛辛苦苦工作,掙的錢還要交稅去養活那些遊手好閑的懶漢,公平嗎?不公平!但是這是遊戲規則的一部分。當然,任何做法要有一個合理的限度,如果我的所得稅比例上升到50%,我是斷然不會接受的。
那麽華人孩子刻苦讀書,成績好,是不是就成了進名校的充分必要條件呢?
有網友提到“加州大學培養出來的工程師是要和其他州的工程師競爭的,不能因為有的族裔曆史上受過歧視就讓加州的工程師把車設計成三個半軲轆的。如果拉丁裔必須同額上大學,那亞裔也該在州立大學的美式足球隊裏有15%球員才成,如此就是陳永貴去批文件而聶衛平去種地。”
不錯,大學是要培養工程師的,但是誰敢肯定中學成績優異的學生將來一定是出色的工程師?曆史上偉大的科學家有幾個在中學階段的成績是出類拔萃的?相反,許多中學時期“不務正業”,成績平平但勇於挑戰傳統的孩子以後都有了大出息。比爾蓋茨中學時除了數學課,其它科目成績簡直拿不出手,放到今天的加州他是沒資格上名校的。相反,那些循規蹈矩把書本上的知識背得滾瓜爛熟的好學生倒是有可能把汽車設計成三個軲轆的。陳永貴正是小時候沒有機會上學,如果給了他機會,誰難保證他批文件及不上王洪文?如果聶衛平出生在眼下的加州,如果老聶有個虎媽,憑他的聰明,老聶一定能考上UCLA,但是美國充其量多了一個IT精英,但地球上就少了一個圍棋天才——這,正是中國試教育的悲哀!
考試,不應該,也不能成為衡量學生能力的唯一標識。在現代教育測量技術還沒有辦法將一個人的能力(包括潛能)客觀量化的時候,考試成績並不能完全說明一個學生真正的學業水平和未來潛質,目前的考試手段最客觀的結果也是在沒有過多地讓學生操練習題,傳授“秘籍”以及大量補習的前提下才能實現的。然而華人社區的“推媽”“推爸”“虎媽”“狼爸”們全然不顧教育的客觀規律,將考試分數看成一個最重要的衡量指標,使得華人社區孩子的考試分數越來越高,競爭也就越來越激烈,海外隻要華人集中的地區,進“名校”的難度也就越來越大。這不是因為華人孩子天生就比別人聰明,考試成績好,而是我們打破了正常的學習和成長的規律,破壞了遊戲規則,那麽當別人的利益受到傷害,華人就必然被別人報複。
遭到報複當然不是一件好事,但是華人似乎總不吸取教訓。昨天我把幾件看似不相關的例子放在一起無非是想說明一個道理:華人自身的與所在國價值觀不相容的習俗正是造成這一個個衝突的根源。我們不應該要求別人來適應我們的文化,當然也不是說我們就一味遷就去迎合別人。
華人要真正維護自己的權益,首先必須改變自己,要懂得在西方用何種手段才是站穩腳跟的最佳方法。如果我們還是隻注意把自己關在自己文化和人群的小圈子裏,隻是每當災難降臨才被動的發聲,那即使我們解決了一個問題,下一個問題又接踵而至了。
眼下這個SCA5其實去年就有苗頭了,可是有多少華人關心美國的社會政治,多少華人會及時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好了,現在輪到自己孩子的利益的才急得跳腳。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似乎是一個傳統,前一陣ABC辱華事件發生,這裏有人對華人的抗議冷嘲熱諷,說別人“生活在恐懼中,大禍臨頭不得安生似的”,這不一步步來了嗎?牽涉到自己利益了才大呼小叫的,不是“居安思危”了嗎?
所以,生活在一個國家,就要關心,投入到這個國家的政治文化中,中國發生了小悅悅事件值得關注,但是美國接二連三的槍殺案爆炸案不更值得聯係社會和製度的弊端大聲疾呼嗎?不隻有這樣才能讓美國社會更美好嗎?在風平浪靜的時候華人也要關心所在國的政治,更要積極從政,一個華人議員在議會中的聲音,比1000個人上街敲鑼打鼓弄出120分貝的噪音都管用。
其實,SCA5並不可怕,如果它違反了美國憲法,根本不會通過,如果是退回到AA,對華人也是有利有弊,我們不能既要享受招工上對少數族裔的照顧,又要在招生上憑分數說話。畢竟,民主社會也是要講和諧的,平衡,妥協更是民主不可缺少的元素。
再讓我們換位思考一下,如果美國的學生大批進入中國,占領了清華北大的50%,中國人怎麽反應?如果美國的失業教師都到中國教英語,中國本土教師都沒了飯碗,中國政府會如何反映?我們還能堅持“在能力麵前人人平等”嗎?
無論如何,SCA5和歧視不相幹,我想,如果各大學畫出一條標準線,隻有通過這條線(考試成績)的學生才有資格申請,接下來再考慮族裔分配,讓處於劣勢的族群也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這樣的社會才是一個健康的社會。任何一個族群一統天下在一個多元化社會都不是一個健康的現象。
最後,感謝網友們參與討論。我們既然身處民主社會擁護民主,就應該允許不同的聲音,甚至我這樣的“奇葩”雜音。如果你連這樣的聲音都不能容許,動輒以人身攻擊的語言諷刺謾罵,那麽華裔的處境也就沒希望了。
這樣的提案不叫歧視???既使這個提案是針對別的族裔,我也會堅決反對。順便也告訴你,我的孩子和我們家長都不會選擇在加州上大學。
比起二十五年前,中國人擁護民主的是多了還是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