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

歡迎大家來坐坐,聊聊
個人資料
悟空孫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從《排華法案》到SCA-5

(2014-02-19 14:16:05) 下一個

 

上周二,加拿大聯邦政府宣布:加拿大將一刀切地終止所有投資移民申請,此舉將直接影響到中國大陸5.7萬的申請人,使得他們移民加拿大的夢想成為泡影。

無獨有偶,美國加州有政客提議製定憲法修訂案(SCA5),將使得高等學校以種族為借口限製亞裔學生入學人數的做法合法化。這樣一來,無論亞裔(中國孩子)考試的成就有多麽優秀,那麽亞裔孩子在用完了分配給自己族群的名額後,不得不把錄取名額讓給非裔和西裔孩子。

在不少人看來,美加兩國的這種做法就是直接奔著中國人去的。這不由得讓我想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的排華法案,難道如今又一次排華潮來臨了嗎?

1882年美國第一部《排華法案》生效開始,美國各地的排華浪潮此起彼伏。今天,華裔後代們為我們先輩曾經受到的不公感到恥辱,為美國政府遲遲不向華人做出正式道歉和賠償感到不滿。但是我們卻沒有仔細追究曆史:《排華法案》是怎樣形成的?

如果我們能理性地把感情因素先放在一邊來審視《排華法案》,這一事件還真不簡單。華人不遠萬裏來到美國,為美國人民的建設事業流血流汗,每一根橫穿東西鐵路的枕木下麵都有一個華工的屍骨,華人吃苦耐勞為美國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那麽美國政府為什麽還要排華呢?

其實說這是美國政府的行為,還真是冤枉了政府。今天有些美國媒體隱隱約約地表明當年之所以排華,是因為華人對美國的就業造成了威脅。然而,當年來到美國的華人都是“苦力”,是社會的底層,他們對誰造成了威脅呢?當然是同樣是出於底層的普通其他族裔的勞苦大眾們。說到底,“排華”始於社會底層,而不是來自美國政府。

再往深處看,華工的“威脅”還不是主要原因,當年華工的絕對人口並不算多,為什麽美國人隻排華而不排地位比華人更低下的黑人,印第安人,墨西哥人?為什麽西班牙人,愛爾蘭人,德國人,俄國人沒有對美國的就業造成威脅呢?

18859月,美國懷俄明州甘霖縣石泉城爆發了一次著名的針對華人的大屠殺事件,今天我們常常拿這一事件說事,將原因簡單地歸咎於白人與華人之間的緊張的種族關係,控訴美國排華的醜惡。可是如果我們仔細分析曆史,就會發現屠殺之所以發生,是因為石泉城煤礦的工人為爭取利益罷工,而華工們不但不參與罷工反而接受資本家苛刻的條件,拿低得不能再低的工資繼續沒日沒夜地工作。因此這與其說是“種族”之間的衝突不如說是思想理念和價值觀的衝突,是現代人權文明理念和封建奴性思維的衝突。

中國人來到美國“淘金”,從來沒有將這個新大陸當成自己的家園,他們隻知道沒日沒夜地掙錢,掙了錢全都寄回家鄉,他們既不在美國購置不動產,也絕少在美國社會消費。有耐不住寂寞的就在唐人街的妓院和大煙館裏消磨時間。華工連死後都要將遺骨運回中國“葉落歸根”——我們隻是來淘金的,掙了錢帶回去就好,這裏的一切於我無關。

這幅當年的漫畫可以看出華人的心態:小屋裏的美國男人做著鬼臉,窗台下的通告寫著:沒有投票權的女人和中國人不得入內。然而白人婦女在憤怒地敲門,華人雖然凍得發抖,但是一臉的無奈與無動於衷。

 

可見,當年美國排華的源頭來自民間而不是美國政府,華人對美國的政治與上層的經濟和社會行為沒有絲毫影響,更談不上威脅。

《排華法案》出台之後也就受到了社會各界的支持,其中,加州勞工騎士會(knights of labor)是積極的響應者之一。這個勞工騎士決不是什麽政府組織,而是當年風起雲湧的工人運動最具代表性的組織之一,他們領導了188651日的芝加哥工人大罷工,這才有了今天社會主義國家工人們自己的勞動節。勞工騎士會號召同工同酬,禁止童工,8小時工作製等等現代文明理念,而華工們全然不顧這些,隻要給錢,別人不幹的活我們幹,做牛做馬在所不惜!

華工們不把自己當作這個“新大陸”的一分子,一心想著掙更多的錢帶回“唐山”光宗耀祖,隻顧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也就傷害了別人的利益。 

以下這幅漫畫就說明,當美國政府決定實施排華法的時候,美國的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印度人、甚至黑人和印第安人都那麽興高采烈。



回到今天的加拿大,聯邦政府原來製定的投資移民計劃旨在吸引海外投資,促進本國經濟並增加就業機會。近幾年,來加拿大“投資”的移民絕大多數都是中國大陸的“土豪”,他們在申請過程中提供種種虛假信息,入境之後僅在申請居住地(通常是邊遠省份)呆上幾星期,有的甚至直接去了溫哥華等大城市,所謂的“投資”也子虛烏有,充其量是損失了幾萬元的利息,
就開始享受加國優越的社會福利,僅孩子免費入學和免費醫療兩項的獲益就遠遠超過了其“投資”的代價。據統計,以20年職業生涯計算,投資移民所交個人所得稅比技術工人少約20萬加元,甚至比住家保姆少10萬加元。

更有甚者,有些“投資移民”將財產隱藏在國內,自己在加拿大享受“低收入”待遇,於是就有了開著寶馬領救濟的荒唐場麵。

如今,投資移民政策被哢嚓一刀切了,那些還沒拿到身份的中國富豪們大呼不公,譴責加拿大政府歧視華裔投資移民,可是你們是否意識到自己隻顧自私地撈取加拿大的福利而不為這個社會做出貢獻,如今這一刀下來,與其說是對你們不公,不如說是對其他老老實實正常來投資的移民更不公呢?這一切又是誰造成的?

再說美國的SCA-5憲法修正案,首先,我不認為這一行為是針對華人的歧視,而是對弱勢族群的照顧。類似的做法在其它國家都可以找到例證。加拿大對少數族裔特別是印第安人群在就學就業甚至納稅上都有照顧,甚至中國的少數民族也受到政策的優惠。如今中國城市裏農民工的孩子隻能在各方麵條件都極差的學校裏就讀,是不是就是因為他們成績不好,沒有資格進重點中學?如果政府按農民工子女人口比例在重點中學裏為他們保留一些名額,這是不是就是歧視城市學生呢?

為弱勢群體創造機會本身也是維護公平手段之一,“重視教育”的亞裔在教育上比較容易占據優勢,那麽位其他族裔創造更多的入學機會也是維護公平,考分不應該是唯一衡量入學資格的標杆。這好比高收入者所繳納的所得稅要遠遠高於低收入者,貧困人群不但不交稅,還要享受政府補貼,而這個補貼正是高收入者的勞動所得!這真不公平!憑什麽辛勤勞動憑自己的汗水獲得高收入的人要把自己的勞動所得拱手讓給那些好吃懶做的流浪漢呢?對不起,這正是民主國家的遊戲規則。民主社會不僅僅提倡憑自己的實力去拚搏,還要講妥協,講平衡,講和諧。

同樣的道理,在教育資源上“高收入”的亞裔也應該讓出一部分利益給“低收入”人群,雖然亞裔孩子讀書刻苦成績優越。一個社會裏,公平固然重要,但是多樣化與多元化更為可貴。目前加州有些高校的亞裔學生都接近50%了,如果這個比例以目前的速度繼續上漲,無論對美國整體還是亞裔都不是一件好事,正如眼下乒乓球成了中國人自己的遊戲,有朝一日國際奧委會終究會將乒乓球逐出奧運會。

從華人自身看,有兩點值得我們自己反思。

首先,華人的所謂“重視教育”不應該隻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在美國就是“爬藤”,然後埋頭賺錢,“入主流”,這和100多年前華工的心態沒有本質的區別。有多少華裔父母鼓勵子女服務社會,為華人為美國人爭取權利?我們的眼光除了放在醫生、律師等“高尚職業”上,是否還有普通的同樣為社會做貢獻的職業?我們在重視子女教育的同時是否尊重了孩子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誌向?況且,眾所周知的一個事實是,所謂亞裔孩子成績好,並不真正意味著這些孩子就真的比其它族裔孩子值得培養,我們的孩子的好成績有多少不是靠強行的補習和車輪式的題海戰術得來的?我們的孩子比其它族裔在創造力上是否也像我們的考試成績一樣遠遠領先與別人呢?不客氣的說,正是華人將教育上的這種違背教育學原理的惡性競爭帶到了北美,讓正常自然的教學一點點變異成和中國大陸(包括港台)類似的應試教育。

從這個意義上說,SCA-5是一個不得已的舉措,雖然它多少有些粗糙甚至違背公平的原則,但是麵對“全校盡是黑頭發”的大學校園,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所以,華人眼下維護自身權益的行為不應該一味強調自己遭受不公,而是應該從政治層麵和法律層麵入手,同時切切實實提高考試分數之外的能力和素質。別說什麽有本事拿分數來說話,人家在議會裏的一紙法案勝過你一萬個百分試卷,華裔有本事別上街揮舞國旗,到國會大廈裏和他們辯論啊?在美國這樣的社會,各個族裔從自己的利益出發為自己謀利都沒有錯,華裔當然也可以站出來反對SCA-5,隻是我們的眼光要放遠一點,不要在乎眼下的輸贏,就把這次維權看成是一次政治上的練兵,是團體間的博弈,有據理力爭,也有協商妥協,我們不應獲取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是謀求一個公正的框架,在維護他人利益的同時達到各自利益的均衡。

其次,華人不能每次都等到別人說了一句不中聽的話,立了一條不公平的規矩時才醒過來抗議,華人平時必須除了掙錢買房買車之外,切切實實把自己當成這個新世界的一分子而不是局外人,積極投入到移居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活動中去,隻有像猶太裔那樣,當美國的命脈牢牢抓在自己手裏的時候,華人整體作為美國社會真實的一員,在美國的利益得到保障的同時,華人的利益才有保障。

還有,我們華人骨子裏其實是一個非常歧視的民族,當我們國內的城裏人心安理得地享受著遠遠優越於“鄉下人”的社會福利時,當香港人看到大陸學生不斷湧入香港大學就要驅除“蝗蟲”時,我們在海外的發聲也是沒有底氣的,即便我們一時贏得了某個勝利,隻要華人的一些特有的惡習不除,即便美國政府不再出台歧視華人的法案,那些非華裔的美國人心裏永遠有一部不成文的《排華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6)
評論
沈成涵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redautumnleave' 的評論 :
說得好。華人受腐儒文化熏陶,遇事或摔了跟頭不是爬起來繼續前進,而是要從自身找毛病、找不足,然後換個方向再走。其結果要麽是:思慮過多而失去行動的勇氣;要麽是:哪個方向、那條路都走不遠。
華人一定要學會義無反顧,而不要在反省、反思中逡巡不前。
redautumnleave 回複 悄悄話 來看看加州的所謂的弱勢群體的生活,你就知道什麽叫做enough is enough. 另外,
這裏的大學錄取,成績隻是一部分考量,全麵發展是學校所期待的,這裏華人的孩
子也決不是像你所說的高分低能。
redautumnleave 回複 悄悄話 在美國就是弱肉強食,人家都要合法地欺負你了,你還在拚命地找自己的錯。素質低
的人每個族裔都有,這不是可以被欺負的理由。
tora01 回複 悄悄話 中國高考各地的錄取分數線還不一致呢,公平嗎?誰去上訴了?
happylittlewoman 回複 悄悄話 借用飛花落。。網友的話:
“我們能做什麽呢?不管你是否住在加州,你是否打算讓自己的孩子上加州公立大學,這已經不止在教育範疇了,違反美國憲法,損害華人利益,無視男女平等(不隻是族裔),我想人人有責任敦促阻止立法。請投票發信,貢獻一份力量吧。“

https://www.change.org/petitions/california-state-assembly-vote-no-to-sca-5
http://findyourrep.legislature.ca.gov/
happylittlewoman 回複 悄悄話 “隻顧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也就傷害了別人的利益”這正是排華的起因。當下華人職位財富高了,思想文化差異卻跟120年前差不多, 是應該反思。
同時,我支持抗議抵抗SCA5. 種族膚色不應該是大學錄取的考慮因素。
twbxw 回複 悄悄話 樓主的奇葩言論。不管當年的華人是怎樣的順從和吃苦耐勞,或者你所謂的奴性,都不能成為美國人屠殺華人的理由。其二,華人在政治上的軟弱短視和無能,造成了華人在北美以及世界各地的弱勢地位。中國大陸的華人除外
紐約漢客 回複 悄悄話 請看這篇由“加州SCA5看AA平權法案及亞裔的應對策略”

http://bbs.wenxuecity.com/znjy/2350169.html
雙飛兩日遊 回複 悄悄話 以前華人能吃苦,願意拿低工資幹苦力,所以排華是對的, 現在有很多想做醫生、律師等“高尚職業”,所以受到不平等待遇是活該? 這是什麽邏輯! 我不理解你所謂的"一個公正的框架"是指什麽,我理解的公正的框架是馬丁·路德·金說的那樣,"我夢想有一天,我的四個孩子將在一個不是以他們的膚色,而是以他們的品格優劣來評價他們的國度裏生活。" 不管你覺得華人有多少缺點,我們的孩子不應該因此貼上標簽.
民主絕不是以多數人的名義去欺壓少數人,我相信,總有一天,會有越來越多的華人站在議會為公平和公正而戰,而不是隻在抱怨華人想做"醫生、律師".我實在看不出想做"醫生、律師",想做優秀的工程師何罪之有?
艾凱西 回複 悄悄話 佩服LZ敢於發出微弱聲音的勇氣。不過,事關我們華人的子孫後代,就算LZ心裏不支持,還是要和大家保持一致才對。本人覺得,抗議什麽的不管用,直接上訴聯邦法院才是正道。首先,加州提的這個修正案,有很大的違憲成分。其次,華人盡義務交了這麽多的州稅,當然孩子應該享受進加州大學的權利。我建議大家立刻集體上訴,勝算應該很大。一旦官司被受理,起碼得拖個一兩年甚至幾年,這期間加州議會是不能修憲的。而且幾年後物似人非,人們的認識就會改變了。
WriteItOut 回複 悄悄話 無孔孫 is a better name for you!
Jni88 回複 悄悄話 你所以說的太操蛋。很多華人為美國做了多少科學發眀創造。隻不過他們不是白色,所以沒有名聲。想要發明創造,沒有紮實基礎,你忽悠出來東西。西衣等因他們沒有為他們子女做犧牲。我是說大部分。如果不讓成績好的人去讀,分配去讀。這對美國長遠有好處?不要因為你家裏沒有人能讀書,或者已經讀完了就發表這種高論。
restlessheartusa 回複 悄悄話 其實我也痛恨華人的缺點和沒有公德,但立法限製還是不公平。核心不僅僅是入學本身,而是保證一個公平合理的社會環境。

我不讚成大量華人移民。也覺得華人應該提高自身素養及公德,與其他族裔合作共存,並幫助弱勢族裔。

但這次以法律限製某個族裔,確實過分。
restlessheartusa 回複 悄悄話 其實我也痛恨華人的缺點和沒有公德,但立法限製還是不公平。核心不僅僅是入學本身,而是保證一個公平合理的社會環境。

我不讚成大量華人移民。也覺得華人應該提高自身素養及公德,與其他族裔合作共存,並幫助弱勢族裔。

但這次以法律限製某個族裔,確實過分。
李衛民 回複 悄悄話 罵你的來了。還是晚了一步。瞧你丫那臭德行。
舌尖上的世界 回複 悄悄話 說得好!堅決支持一下,趁罵你的還沒衝上來的時候。:)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