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

歡迎大家來坐坐,聊聊
個人資料
悟空孫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談一談王金平關說案

(2013-09-12 11:32:02) 下一個

 

王金平關說案,無疑是台灣政壇的一顆炸彈。其實,王馬之間的明爭暗鬥已有時日,關說案不是一個偶然事件。

王金平最終栽在了監聽上。沒錯,特偵組監聽的是涉及高等法院法官集體受賄的柯建銘,這是事實,據說特偵組有台北地方法院的監聽許可,但是有部分台灣民眾質疑法院許可的真實性。

更值得注意的是,法官集體受賄案在20117月和20128月就作出了一審和二審判決,為何到了20136月監聽還在繼續?台灣前法務部次長李進勇質疑:依照法院組織法,柯建銘案並非特偵組的職權管轄範圍,特偵組卻執意偵辦還搞監聽,明顯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更何況,當特偵組確認柯建銘和受賄案無關後,應立即停止監聽,並向法院說明,特偵組繼續監聽,到底要收集什麽資料?

就算這一切都無可非議,問題是:

1.      懷疑柯建銘受賄,為什麽不用正常的調查取證方法,偏要“監聽”,說白了不就是偷聽嗎?有法院許可是否一定合法?法院是否執法犯法?

2.      正如台灣真理大學法律係主任吳景欽所說,特偵組以調查A案(柯涉嫌貪汙)為名,但真正的目的卻是B案,是借A案之偷聽,行B案之打擊,是挾怨報複的工具,他呼籲台灣借此廢除特偵組。

3.      李進勇認為,檢查總長黃世銘得到監聽錄音後向首先私自報告馬英九,這種做法違法在先。馬英九召開記者會也是染指司法,更有涉及洩密和違反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監聽內容與目的不符者應銷毀)。

4.      我們暫且認同以調查A案劍指B案成立,發現了王金平的問題,為何在沒有通知當事人的情況下,“碰巧”在當事人出國的當口,由總統馬英九親自出麵急不可耐地宣布撤消王的黨籍?王一丟黨籍,即丟了官銜,這一招實在是高!

5.      王金平是國民黨黨員,黨內處理。這話聽起來蠻有道理。但是,僅僅憑監聽得到的消息就可以用“黨紀”處罰,先黨紀後國法,與海峽對岸是否有一拚?

或許,由於種種原因我的確在看待台灣社會的時候缺乏“公正”,但是我力求觀察事實的全部,盡量避免“愛屋及烏”——並非因為台灣實施了民主製度一切都順理成章。台灣的製度上是三權分立,難道就不會有人為了權力破壞這種製度嗎?況且,台灣的“民主”(對不起我又要給台灣的民主打引號了)還是有汙點的民主(在國際民主排行榜上台灣這幾年都屬於flawed democracy, 與博茨瓦納,埃斯托尼亞,智利等國為鄰)。

何況,任何一個具有民主素養的人理應對任何一個政府都保持警惕,不能因為它實行了三權分立就萬事大吉,隻有保持警惕,保持一個批判的眼光才能將政府關在籠子裏。我不明白的是為什麽有些人對待大陸和台灣總是雙重標準,比如對大陸的食品問題就上升到體製製度,而對台灣同樣觸目驚心的食品安全問題卻視而不見一字不提。

雖然台灣的民主程度超過大陸4倍(今年大陸排名142),但是台灣離開健全的民主還有相當的距離,台灣民主旗幟上的“汙點”隨處可見。

此次事件中,馬英九一口一個“黨的團結”“黨的從政道德”,而王金平更搞笑:“黨就像自己的母親……”,黨啊親愛的黨啊,你在中國大地上咋就陰魂不散呢?!

好在台灣還有警覺的人,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柯文哲直言:“馬英九瘋了!這是自走炮政府。政治鬥爭的手法用來越粗糙,連監聽都用上。政治鬥爭不要砍到刀刀見骨、搞到人性都沒有了。”他還諷刺馬英九把政務官當衛生紙用。

政治評論家南方朔指出,透過監聽,逮到了用關說這個道德罪名鬥死王金平,說明馬英九為了大權獨攬,已開始展開整肅式的鬥爭,馬鬥王隻是個開始。

台灣時報今日社論:“按照大法官解釋,國會行使立法權之程序得依自行訂定之議事規範為之,議事規範如何踐行為國會內部事項,行政、司法或其他國家機關均應予以尊重。依照憲法規定,國會議長必須保持政黨中立,因其身分特殊,不能隻憑黨紀處分使其喪失議長地位,否則借黨紀控製國會,議長的中立性及國會的自主性如何維係?誰能抗衡日趨專斷蠻橫的馬政府?”

台灣智庫民調顯示:特偵組調查關說案以及馬英九的處理方式,讓他的不滿意度達71.4%,創下曆次調查的新低紀錄。反觀王金平獲得60.5%的民眾支持。有關王金平涉嫌關說部分,49.9%的民眾認為檢察總長黃世銘涉嫌違反監聽、還將監聽資料交給總統,已涉嫌泄密。高達72.6%的民眾認為特偵組本次作為,將對司法帶來嚴重傷害。最後有53.5%認為特偵組已不是一個公正司法機關,其中有51.1%認為應該廢除。50.7%民眾認為馬英九換掉王金平用意是想掌控立院。70.3%民眾認為馬英九沒有遵守“任內不作政治偵防與非法監聽”的承諾,經過本次事件,有45.7 %民眾擔心自己、親友,也可能被司法機關監聽。

好了,無論如何,台灣是大陸的一麵鏡子,雖然我們每個人都處於自身的觀點帶著眼鏡看鏡子裏的西洋景。對於我,雖然一時難以摘下有色眼鏡,但我希望自己盡量不要盯著鏡子裏的某一個點。

其實還是老驢說的對,人們的愛和恨往往隻取決於一點,而我卻一點又一點,還要來個半點,真是吃飽了撐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忽然俺有很強的預感 回複 悄悄話 有一點,台灣是五權分立,不是三權分立。很怪異的民主。還有ls的,馬開除王不是基於王幹預司法,本質是為獨攬大權掃除障礙。別把馬想得太高尚,他的子弟兵,甚至和他關係微妙曖昧的前總統李登輝,都有幹預司法或者更嚴重的違法,也不見他說一個字。而且他自己本人也關說。當然我不是支持關說,而是說明一個實際情況,就是:台灣的權貴們在關說問題上,沒有一個是幹淨的,包括自封廉潔高尚的馬英九自己。所以,馬王之爭,從本質上說,是權力鬥爭。我觀察馬英九有十五年了。越來越覺得他像嶽不群。也許他曾經高尚過,正直過,在白曉燕綁架案之後辭職,甘願艱難地去找一個大學副教授的位子(因為回台從政後,他沒有出過論文,所以找大學教職是比較困哪的)。隻是因為“不知為何而戰”,“不知為誰而戰”。令人欽佩動容。但是在政治生涯的上升過程中,對權力的欲望早已經腐蝕了他,現在的他和別的政客沒什麽分別。甚至比陳水扁更加獨裁,和李登輝有得一拚。
Wchy52 回複 悄悄話 此文看似很熟悉台灣的政治,馬開除王黨是基於王幹預司法,支持!堅決支持!本文反映程序正義性可鑒,民調是否屬實可考。台灣的民主是不完善,但是中國人自己開創的樣板,共產黨執政者更應該學習!!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