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

歡迎大家來坐坐,聊聊
個人資料
悟空孫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讀林雜感(五)——麵子

(2013-05-17 10:50:47) 下一個




中國人講究“麵子”,“麵子”這個概念也是中國人所特有的。林語堂這個語言大師都說很難給“麵子”下定義或者用英文來翻譯,雖然我們能舉出很多有關“麵子”的例子,但是麵子翻譯出來很容易和“榮譽”、“尊嚴”、“自尊”等混淆。

不過,“麵子”的確和“榮譽”、“尊嚴”有關,比如一個人做了偷雞摸狗的事,損害了家族的榮譽,就使得家長很沒有“麵子”。這種“麵子”,不分高低貴賤,人人都有,人人都愛惜。

但是,當麵子“由社會底層升至特權階層”,麵子開始變味兒了,人一旦擁有特權,他就會對“麵子”愛不釋手。

事實上,每個中國成功的革命家的臉上都經曆過這樣的一個轉變。他用自己的鐵蹄踐踏著出版自由,其賣力程度,並不下於他在革命時期譴責過的軍閥們。”

特權階層都有一個“很大的麵子”。他可以淩駕於一般法律和憲法之上,更不用說什麽交通規則、博物館規則之類。

林語堂舉了這樣一個例子:

譬如一個在大城市裏做官的人,能夠以每小時60英裏的速度在街道上疾馳,而交通規則隻允許每小時35英裏。這位當官的是有很大的麵子的。如果他的車撞了一個人,警官來到跟前,他就不聲不響地從皮夾子裏抽出一張名片,有禮貌地笑一笑,車子就揚長而去了,他的麵子比前麵那位還大。然而,如果這位警察不願意給他這個麵子,假裝不認識他,那麽這位官員即刻用“北平官話”問他是否知道他父親,並揮手讓司機開車上路。如果這位固執的警官要將司機帶到局裏去,這時,官員就會向警察局長打電話,後者很快就將司機放走,並下令開除那位“不知道父親是誰”的小警察。這時,官員的臉麵就真真變得樂不可支了。

哇塞!原來這就是“我爸是李剛”的原型啊!陽光底下著實沒啥新鮮事兒。

“麵子”也的確是可以送人的。比如某人回國,老同學是當地警察局長,這位老兄開著警車一路拉著警笛在街道上毫無阻擋橫衝直撞,著實威風!另一位老兄回國做個項目受到當地小官僚宴請,在高級酒家用公款擺上一桌山珍海味茅台五糧……。此二位多有麵子!當然啦,他們回到自由世界後也絕不忘記和他人分享這“麵子”的榮耀,同時不忘抱怨一下國內的空氣多麽糟糕,水質多麽惡劣,腐敗多麽嚴重……。

“麵子”啊“麵子”,“它比命運和恩惠還有力量,比憲法更受人尊敬。中國人正是靠這種虛榮的東西活著。”

靠麵子活著的,當然也會有一些風險,我們常常“為了麵子”而遭受痛苦甚至丟掉性命的例子比比皆是,林語堂最後說了一個故事:

上海有位受過教育的將軍,認為自己的麵子大到可以帶著超重的行李登上飛機,任憑機組人員抗議、規勸與請求,一概無用。不僅如此,他還要求再給點麵子,命令飛行員駕機繞場子一周,給那些前來為他送行的人一飽眼福。因為這位軍人有權有勢,這個麵子他也得到了,然而,駕駛員的精神卻多少有點緊張,飛機起飛後東倒西歪,撞在一棵樹上。將軍最終為自己的麵子丟掉了一條腿。

林先生的結論是:

除非這個國家的每個人都丟掉自己的麵子,否則中國不會成為一個真正的民主國家。在警察局裏,麵子被丟掉時,我們的交通才安全;在法庭上,麵子被丟掉時,我們才有公正的判決;在中央各部,麵子被丟掉,麵子政府被法治政府取代之時,我們才會有真正的共和國。

***************    

後記:

有人說林語堂虛偽,說一套做一套。可不,誰讓林語堂終究是一個中國人呢?虛偽不也是為了麵子的一種表現?

林語堂也是要麵子的,至少在洋人麵前。

一般認為,林語堂對國人的劣根和傳統鞭撻得淋漓盡致,不亞於魯迅。這次重讀林語堂,有幾篇我是中英文對照著讀的,發現兩個版本竟然有明顯的差異。

比如在《茶和交友》中,有這麽一段:

飲茶之時而有兒童在旁哭鬧,或粗蠢婦人在旁大聲說話,或自命通人者在旁高談國事,即十分敗興。

在英文版中,“粗蠢婦人”變成了“loud-voiced women”,而“自命通人”則幹脆簡化成“men”。這自然給了那些粗蠢和自命不凡的人不少麵子。

還有:

和妓女作樂時,當然用酒而不用茶。但一個妓女如有了品茶的資格,則她便可以躋於詩人文士所歡迎的妙人兒之列了。

英文版中的“妓女”成了“sing-song girls” ,難道林語堂不知道“妓女”二字的英文翻譯,還是林語堂要故意給吾國的妓女或文人騷客一點“麵子”?

林語堂在自己人麵前畢竟是一點都不給“麵子”的,他曾說過:“中國人結婚像嫖妓,嫖妓卻像戀愛”。

當頭一棒,無語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