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

歡迎大家來坐坐,聊聊
個人資料
悟空孫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讀林雜感(一)

(2013-04-22 12:03:51) 下一個




網絡時代,讀書者成了另類。看著那些從國內帶來的舊書如今都在書架上直挺挺地站著挨灰,有些於心不忍,於是順手抽出幾本放在床頭,臨睡前翻翻以助催眠。

第一本是《林語堂散文》。

林語堂的散文以幽默著稱,然而林先生的文字又不單單是耍嘴皮子說笑話。林語堂和魯迅一樣,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國民性有著深刻的洞悉,有評論說魯迅隻是看到了中國傳統文化和國民性的現象,而林語堂則看到了內在的結構,魯、林二人一表一裏,對我們深入了解中國社會提供了珍貴的參考。

讀林語堂,乃至魯迅,有時候恍惚覺得他們二人所描寫的情景就活生生地發生在眼前。

近日四川地震,中國紅十字會號召捐款,然而響應者寥寥無幾,有募捐單位竟然發表聲明:“本次活動與中國紅十字會無任何關係,請大家放心捐款”。

何以如此?民眾不放心啊,誰還願意讓自己的善款變成郭美美之流手上的驢包呢?

貪汙不是現在才有,隻要是錢財,不管是善款還是公款,隻要經過了我們的手,燕子飛過總要留下幾根毛的。

“染指、中飽、分羹、私肥,還是中國民族亙古以來上自王公大臣下至販夫小卒文武老幼男女賢愚共同擅長的技術。”(林語堂:粘指民族)

 林先生分析說,這種染指是中國人的第二天性,因為中國人手掌上能分泌出一種酸性的粘性液體,而分泌粘液的管道又受視、腦神經控製,隻要一看見金銀銅,視神經立刻通知腦神經,大腦又及時反饋給粘液分泌管,此時手掌上粘液特別豐富,10元到手,必留1元。

中國人畢竟又是愛國的,中國人可以為自由為不作亡國奴,他們可以組成自殺團赴東海自殺,組團必定要有人收款購票,然而這收款購票人必定大搞私吞克扣的勾當,所以到頭來自殺的壯舉也毀在滿是粘液的手中——這便是林語堂的黑色幽默。

“若不染指,非中國人”?!

嗚呼,粘指民族。

為四川同胞祈禱。

--------------------------------------------------------------------------------

 

粘指民族

林語堂

  染指、中飽、分羹、私肥,還是中國民族亙古以來上自王公大臣下至販夫小卒文武老幼男女賢愚共同擅長的技術。根據這技術之普遍性及易學性,我們幾乎可以主觀的演繹的斷定這染指性已是中國人之第二天性了。最近普斯基大學生物學教授摩爾君發明,中國人巴掌上分泌出來一種微有酸味之粘性液質,分泌管之後有腦係膜直通第五脊椎與眼係腦筋聯絡。凡眼簾射到金銀銅時,即引起自然反應作用,分泌額外加多,錢到手時尤甚。此時所發出之泌液特富粘性,特別見於拇指與食指之末,而巴掌正中的一生蒂米突見方亦然。因此銀錢到手,必有一部分膠泥手上,十元過手,必泥一元,乃無可如何之事。故中國人向來認為錢不沾手,違反天性,“糞夫挑糞,亦必醮一醮。”此粘指性,科學名詞名為Agglutindigitalism。最近賑災委員(記不清姓名,但必是慈善家,又必是仁義之徒),以侵水災款而被老蔣槍斃,即粘指性下之冤魂。又本日(一月五日)《福爾摩斯》載《東北捐款七百萬元查無著落》一文,令人想到“若不染指,非中國人”八個大字。因此我們夢想中國自殺團計劃也不能實行了。原來中國人很可以自殺,大規模的相約投入東海,以免身受亡國之痛。但自殺團亦必舉出幾位委員,辦理該團旅行購票事項。然而自殺委員如果是中國人,定必大做其中飽、克扣、私肥、分羹的玩意起來,因此自殺委員之旅費亦無著落,並自殺亦不得。嗚呼,神明帝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板兒牙 回複 悄悄話 依稀記得電影林則徐中有個片斷,一個洋買辦問旁邊人,林則徐是中國人不是,如果是中國人,禁煙就是個笑話,十萬萬人中沒想到還真有一個不愛銀子的,看電影時覺得很提氣,現在想想不免歎氣。
看看當今不論是席近平朱容基的反腐,還是薄西來的打黑,想想林則徐,鄧世昌,讓人歎息,醬缸之中想有作為真是太難。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