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11)
2008 (219)
2009 (121)
2010 (101)
2011 (161)
2012 (183)
2013 (99)
2023 (1)
2024 (1)
2012年4月13日至17日,一萬多名世界各地的教育工作者聚集在加拿大的溫哥華,參加全美教育研究年會。與會者們就當今教育界麵臨的問題廣泛地進行了深度的探討。
當人類進入21世紀的時候,教育界的學者們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我們沿用了幾百年的教育製度和教育方法已經不能適應21世紀的挑戰了,傳統的知識和教學方法在這樣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早已跟不上腳步,21世紀的教育何去何從?
傳統的教育以灌輸知識為主,一個人知識的多寡往往決定了他/她的地位和學識,然而,21世紀的知識已不局限於課本和課堂,人們獲取知識的渠道五花八門,課堂上學生的知識超越老師也是正常不過的事情。
知識的多寡已越來越不重要,而知道如何獲取知識,如何運用知識,通過知識我們能做什麽這樣一係列問題擺在了教育工作者的麵前。
21世紀的教育是一個個性化的教育(personalized learning),也是全世界教育界目前重點研究的問題。
早在上世紀50年代,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布盧姆(Benjamin S Bloom)就提出了教育目標分類學說,他將教育目標分成6大類:知識、理解、運用、分析、綜合與評價。這一開創性的學說讓教育初步擺脫了純知識的灌輸,但是對於知識的運用和學生個性的發展仍然有許多模糊的認識。
人類進入21世紀,如何界定一個人的成功?21世紀的社會又需要什麽樣的人才?在這個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的時代,一個科技產品日新月異,且把個人看得越來越傻,掌握新技術越來越機械,越來越簡單的時代,每一個人還有必要學習相同的知識,深度難度整齊劃一才算“不掉隊”嗎?如果每一個孩子在相同的起跑線上開始,是不是隻能往一個終點衝刺?你的目的是手術刀,她的目的是鋼琴,他的目的是籃球,難道不可以嗎?
成功是否還隻是依賴於一個人的智商?情商和廣義上的交際能力,組織能力,合作能力及領導能力在一個人的成功道路上究竟扮演了什麽角色?
新的科技給人帶來了便利,同時也帶來了新的社會問題。電腦和互聯網是一次革命,人類生活已離不開電腦,但是電腦給我們下一代帶來了什麽?過分的依賴電腦造成了人們交際能力的下降,甚至損害了健康和家庭關係。人類如何麵對新的挑戰?
麵對挑戰,芬蘭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一個從前名不見經傳的小國,如今已成了國際教育界的領頭羊,西方各國都在反思自己的教育體係。
首先我們需要弄明白的是:21世界的學生需要什麽樣的知識與技能?
當世界先進國家在思考決定一個國家未來的問題的時候,中國教育界還在為如何開展素質教育,如何應對功利教育和應試教育爭論不休,而學生們更是熱衷於名牌大學、托福、奧數忙得不可開交。
21世紀的孩子們,你們該學習什麽?
雖然對於21世紀的教育結構目前還沒有一致公認的結論,各國的教育界已經有了一些基本的共識,並製定了一些基本的教育模式和結構,以下這個模型比較具有代表性:
可見,21世紀的學習者,必須同時扮演三個基本的角色:一個交流者,一個合作者和一個創造者。
要做到這些,每一個學生又必須掌握一定的概念和技能,並具有正確的態度和行為方式。在此基礎上,我們方能培養出具有創造性,能批判思維(critical thinking),能積極合作,充分交流的適應新世紀的人才。
除此之外,現代社會還要求一個人能擔負起一個公民的責任,對社會有所貢獻,對自己的生活和身心健康負責,做一個合格的地球公民(global citizen)。
回到華人身上,長期困擾我們的“素質教育”究竟是什麽?“素質”,說到底就是上麵所說的那些行為和能力,而不是簡單的學學棋琴書畫。
如果我們的學校還認為讓幼兒園學四則運算,小學學三角函數,中學學微積分才不輸在起跑線上的話,恐怕我們連21世紀的起跑線在哪裏都不知道了!
華人家長也應該明白,21世紀教育不單單是學校的問題,這是一個全社會的問題。家長該起一個什麽樣的作用?我們不能一味把孩子送進奧數班,到頭來即時拿了金牌還不知道如何處理簡單的人際關係(中國學生參加奧數賽曝禮儀差距尷尬回贈人民幣)。這樣的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決不是我們傳統文化中的“做人”,新時代的任期關係是在平等的基礎上相互的合作相互的尊重。
無疑我們缺乏一個整體意識也就沒有真正的團隊精神。有人建議中國男籃引進林書豪,我覺得這是扼殺了林書豪的天賦,因為在一個缺乏合作精神的“團隊”裏,林書豪再有能力,也是離開水的一條死魚。中國許多優秀的人才在國外大企業中不能發揮作用,得不到提升不也正是缺乏合作精神嗎?
說到奧數,不禁讓人感歎,我們自己培養出了無數多的奧林匹克數學、物理、化學競賽的金牌得主,可至今沒有一個自然科學的諾貝爾獎,甚至連一個科學界的權威都沒有。那些金牌得主許多甚至不願意繼續從事科學事業,這是為什麽呢?
原因就在於,我們教育體係下培養的人,固然有一大堆知識,知道如何解題,卻無法著手解決實際的問題,更別提什麽批判思維和創造力了。我們的名牌大學裏雖然“人才濟濟”,可不少“天之驕子”還要讓母親來疊被子,洗內褲襪子,碰見一點挫折不是去殺別人就是自己跳樓……。
我曾參觀過許多中國的一流中學,校方會自豪地向你介紹,我們向哪些名牌大學輸送了多少畢業生,有多少被哈佛耶魯錄取,可這些學校從來沒有出現過一個真正對人類有所貢獻的人才。可是,在加拿大一個人口僅30萬的小城的普通中學裏,人家的“光榮冊”上沒有任何的“升學率”,也不顯擺有多少人進了名牌大學,可是那裏你能看到Steve Nash Nelly Furtado 往日的身影。
21世紀的教育讓我們明白:別老盯著孩子問:你學了什麽?而是多問問孩子,你喜歡做什麽,想做什麽又能做什麽?
聯想到近日美國高校對於亞裔入學的歧視,許多華人不免耿耿於懷。其實我們應該換一個角度用不同的眼光看待這個事件,與其視其為歧視,不如看成挑戰。
美國高校提高白人和亞裔的入學標準,從另一個角度看是降低了非裔和拉美裔學生的入學標準,這從照顧弱勢群體的角度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如果完全按考分一視同仁,那美國大學將完全是白人和亞裔人士的天下,這對於美國社會的總體發展並不是一件有益的事。
更為重要的是,現行的考試製度存在著極大的缺陷,以定量的考分來衡量一個人的學業能力存在著極大的偏差,主要是因為目前的書麵考試很難完整反映一個人的綜合能力,尤其無法反映交際能力、合作能力和創造能力。書麵考試很容易被當成教學目標,學生為考分而學,教師為考分而教,尤其是擅長考試的亞裔學生,隻要掌握了一定的應試技巧,高分並不反映真實的學習狀況。
所幸的是,對於這種考試方法的改革是21世紀教育的一個重點,隨著當代電腦科學,心理學和教育測量學的發展,新型的考試理論和方法正在逐漸形成,考試的重點也從傳統的知識逐漸偏向於各種技能和潛力,各種不同的方法也應運而生。比如computer-adaptive testing ( 電腦適應性考試)就不再是一種固定的書麵標準試題測驗,而是電腦根據考生上一題的回答情況,對其能力作出判斷從而決定他/她下一題回答什麽樣的問題。這樣的“考卷”千變萬化,每一個考生的情況都不一樣,學生幾乎無法準備,所以我們亞裔的“傳統優勢”將不複存在。
亞裔如果失去了“應試”的優勢,如何麵對21世紀的教育?大家如果能認真思考這個問題,就不會在今後的教育競賽中再次輸在起跑線上。
給孩子創造最好的環境,讓他們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創造力得到充分的發展,培養其個性與專長,並鼓勵他們彼此合作,相互交流,做一個團隊裏積極進取的一員,做一個融入社會,身心健康的21世紀公民。
經常看你的文章,非常喜歡!
我來自德國。我們在德國的老留學生成立了一個跨文化交流協會,正在籌備一份華文教育電子刊物,很想選用你的文章,希望得到您的許可。
聯係地址 hzhu@gmx.de
麻煩您了!
那張圖表上的東西和我孩子們 20多年前所學的是一樣的,...
那些教育大國,如: 英國,德國,日本,美國,俄國,以色列...他們把真東西亮出來了嗎???...哈哈哈!!!
文革後,受到毀滅性打擊的中國教育體係,經過差不多10年時間才逐漸恢複和穩定下來。換句話來說,中國現行教育體製培養出來的人(包括您提到的奧林匹克數學、物理、化學競賽金牌得主),目前大部分年齡在40歲以下。放眼全球,請問40歲以下的自然科學的諾貝爾獎,或者科學界的權威,又有幾個?況且,諾貝爾獎或者科學界的權威,並不僅僅由教育製度決定。還深受曆史原因造成的國家科技水平,科研環境和社會製度等因素的影響和製約。中國本土沒有產生自然科學諾貝爾獎,把板子打到中國教育體係的屁股上,借此否定整個教育體係,是極為不妥的。
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製度對個人和社會發展的影響,不可能是立竿見影的。對教育體係和製度的客觀評價,一定需要等受教育的人成長起來之後才能夠達到。中國現有應試教育體製的優劣,也必須交給曆史來檢驗。
教育製度要有前瞻性和穩定性,不能朝令夕改。為了改革而改革,則欲速而不達。看看日本5年所謂“悠閑教育”的失敗,殷鑒不遠。
放心吧,“亞裔” 永遠不會失去應考優勢,什麽樣的考試都能有相應的培訓班。
=============================
首先是家長要轉變觀念,把存留的死讀書,讀死書的慣性刹住車。如果家長兩眼隻盯分數,孩子自然也是考試奴隸。
關於電腦適應性考試, 嘿嘿, 有人煙的地方就有中餐館, 有考試的地方就有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