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

歡迎大家來坐坐,聊聊
個人資料
悟空孫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四部曲”該怎麽個唱法?

(2012-01-13 15:54:21) 下一個



部分網友對拙作《 中國民主四部曲 提出了一些疑問,促使悟空繼續就這個議題思考下去,這裏,簡要回答兩個具有代表性的問題:

1. 四部曲為什麽是這樣一個順序?

這是一個好問題,也是四部曲得以實施的一個重要環節,怪我匆忙落筆疏忽了。

新聞自由,之所以我把它列在第一位,首先是因為這是相對最容易實現的;其次,自由是一切文明進步的基礎,沒有自由寬鬆的環境,一切都是夢幻。

隻要我們不戴著有色眼鏡公平地看,目前中國的新聞自由度,是自 49 年以來最好寬鬆的,進步不可謂不大,從某種意義上說,新聞自由已經實現了一半。

不錯,政府對於印刷媒體的控製還很嚴,但是別忘了當今的時代是電子時代,互聯網一旦打開是禁不住的,眼下的實際情況是:印刷媒體是共產黨的喉舌,而互聯網則是老百姓的喉舌,封殺是不管用的,一篇文字隻要在互聯網上留下痕跡,封了也是很容易被挖出來的,況且現在翻牆也不是一個技術性很高的事了。不用多久,新的網絡技術會讓“綠霸”形同虛設。

至於出版業,韓寒許諾:“如果兩三年以後,情況一直沒有改善,在每一屆的作協或者文聯全國大會時,我將都親臨現場或門口,進行旁聽和抗議”。我相信,到時會有更多的韓寒加入這一行列,中國的新聞出版封鎖維持不了多久了。

有了新聞和出版自由之後,民眾會得到一個有力的武器監督執政黨,即使目前有限的網絡媒體也在反腐上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再進一步,自然就是爭取平等的時候了。

平等,需要法律的保障,也就是法律麵前人人平等。

有了法律的保障,當法律麵前人人平等深入人心,黨不能淩駕於法之上後,憲法的修改也就順理成章了。這樣,軍隊脫離黨的領導也是勢在必行。

有了這前三項,民主就成功了一大半。目前看來最困難的自由組黨問題也將水到渠成。無論如何,這樣的順序是符合由易到難的實際情況的,目前就要一人一票根本是緣木求魚。至於推翻共產黨是萬萬不可的,即使中國邁入民主的一天,共產黨也不能走,中國需要共產黨(這個,容我以後再議)。

2. 我們該怎麽做?

空談誰都會,我們具體該怎麽做呢?我其實也說不好,還是拋磚引玉吧。

新聞自由的目的是讓民眾了解事實和真相,國內的人,其實不需要刻意做什麽,真相是掩蓋不住的,隻要我們留意,用思考去辨別是非。當然,也有韓寒,李承鵬這樣的人在不斷挑戰底線,或向《南方都市》那樣打擦邊球,而國內網上言論的開放,更是比海外有過之無不及。至於海外,我們與其整天隔海罵共產黨,不如去國內網站開一個博客或參與論壇微薄討論,將海外的信息帶到國內。隻要我們有耐心,有信心,信息的封鎖終將潰敗。

法律上,目前的問題不是沒有法律,而是沒有法製,就是有法不依的問題。

這,固然有執政黨“刑不上大夫”的問題,幾千年“人治”的理念也在民眾心理上造成了巨大的慣性。即使你是一個小市民,和“黨員”“幹部”八竿子打不著,但是如果你“犯了事”,隻要你在公安局有關係有熟人,還不是先揣著紅包去“通路子”?

沒有任何“路子”的人,為什麽有不屈不饒上訪的勁頭而不把法院的門檻踏扁呢?如果有在自己家門前自焚的勁頭,去法院門口自焚,意義和結果就完全不同了。當然我決不提倡犧牲任何人的生命。

法製的實現不僅僅是製度的改革,更是民眾觀念的革新。

平心而論,目前中國的法律和相關的製度,也是自 49 年以來最完善的。中國正在走上法製之路,共產黨也提倡依法治國,雖然是口號,但我們何不順水推舟,隻要不提打倒共產黨,在媒體的監督下推動法製,應該是一條可以漸進的改良之路。

法律的武器已經放在那裏,就看民眾有沒有智慧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了。可喜的是,我們也看到有不少民告官成功的案例。

隻要法律真正起到了它應有的作用並取得一個牢固的社會地位,司法的獨立就不是天方夜譚。

好了,有了新聞的監督和司法獨立,其它的,不管是軍隊國有還是一人一票都將是水到渠成。

總之,民主的實現是全民共同努力的結果,決不是上天的恩賜也不是一兩個精英的打拚。民主的實現還要靠大家的智慧和妥協協商的精神,避免衝動的革命和冒險。

從曆史上看,我們的教訓也不少。

戊戌變法,君主立憲是改良,可有人硬要革命,推翻皇帝。結果怎樣?一個皇帝下台了,更大的皇帝三三兩兩登場。

六四是中國人永遠的痛,但是當初如果學生懂得妥協,及時從廣場撤走,將反腐的種子帶回學校,帶到社會,今天的中國社會不知墮落到如此境地吧?如果趙紫陽不受牽連下台,中國的政治改革會不會像前邁進一大步?

當然,曆史不能假設,我們隻能認真吸取教訓。當前我們最需要做的是“不折騰”,“不折騰”,意味著我們既不拔苗助長,也不螳臂當車——不盲目冒進,整天惦念著“打倒”“推翻”,也不必為“文化安全”杞人憂天,腐朽落後的東西,就讓他和泥沙一樣隨曆史的大潮遠去吧。

我們要讓曆史沿著它的軌跡向前,雖然我們無法預測人類的未來究竟走向何方,但是阻擋曆史的車輪終究是要被曆史淘汰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