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11)
2008 (219)
2009 (121)
2010 (101)
2011 (161)
2012 (183)
2013 (99)
2023 (1)
2024 (1)
照片上的這兩人,既不是夫妻,也不是朋友,當然,現在他們是最好的朋友。
這裏麵,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2006年,Debbie Pemberton 的侄兒不幸在一次車禍中喪身,家人將死者的5隻器官捐獻給了5個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
過後不久,受捐贈者紛紛給Debbie家人寄來感謝卡,其中一段寫道:“我猶豫了好久才提筆,我不想引起你們失去親人的傷感,你們珍貴的禮物改變了我的生命,給我和我的家庭帶來了歡樂和希望。”
看著這溫暖的話語,Debbie暗暗下了決心:以後誰需要腎髒,我一定把自己的一隻捐出去。
Mark White 是一位患有家族遺傳性腎髒衰竭的病人,已靠透析生活了4年,非常痛苦,但是按照正常的排隊等待,機會遙遙無期,他的時間不多了。
Debbie偶然得知這一情況,雖然和Mark互不相識,但是毅然決定為Mark捐腎。
2011年9月26日,Mark 和Debbie 被同時推進了溫哥華聖保羅醫院的手術室,一隊外科醫生首先為Debbie實行活體摘取手術,當一切順利,確認Debbie安全無恙後,主刀醫生給另一個團隊發出OK信號,Mark的手術也開始了。
一切順利,Mark獲得了新生,Debbie也圓了自己對自己的承諾。
偉大的人格,高尚的博愛!這是人性中自然而然萌發出來的光輝而絕不是那個“黨”的教育,反之亦然。
一個社會,正是需要有更多這樣無私的精神,這個社會才會有活力,這個民族才會不斷進取向上。由此想到在某個國度裏慘死在車輪下的女娃娃,那20個冷血的旁觀者,我的心在流血。
我又不禁產生一些也許是不必要的聯想:中國的慈善事業何以起步艱難?難道“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隻是一個美麗的傳說?別說為毫不相識的人活體捐獻器官,連死後的器官捐贈又有多少中國人願意?甚至連完全義務的獻血在中國都困難重重。
為什麽?難道是“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這樣的“祖訓”?
我也早已在駕照上留下捐獻器官的意願,這是最容易從身邊做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