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

歡迎大家來坐坐,聊聊
個人資料
悟空孫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猴眼看新聞之十九——麵對“春天的味道”,我們何以如此“蛋定”?

(2011-03-11 14:01:55) 下一個



我自己都覺得自己囉嗦了,想克製自己,讓自己“蛋定”,卻做不到。不想討人嫌,隻想發發感慨,算是對開啟民智的一點點貢獻吧。

開春了,東陽街頭常飄著奇怪的味道。東陽人說,這是童子蛋的味道,也是春天的味道。不熟悉內情的人要大跌眼鏡了:童子蛋就是用童子尿煮的雞蛋,一到春天賣童子蛋的小攤遍布東陽大街小巷。一塊五一隻的童子蛋貴過普通的茶葉蛋,可經常賣脫銷。別小看了這一隻童子蛋,它還入選了東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311日《錢江晚報》)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想像力過於豐富,我的眼前浮現出一個畫麵:大街小巷矗立著如同當年大煉鋼鐵時小高爐般的一座座煤球爐,爐火通紅,煮鍋沸騰,金黃的溶液裏一隻隻“蛋”任憑100度高溫,定定地、穩穩地相互挨著,一動不動。人們爭相恐後地遞上一塊五毛,迫不及待地把蛋塞進嘴裏,一閉嘴,咽下去,一張嘴,呼出一口濃烈的氣味——那是春天的氣息!

“人中白”啊,你和“原配蟋蟀”一樣是文化的瑰寶,你滋陰降火,止血治瘀。童子蛋啊,你拉動內需,搞活經濟提高雞的屁。

不知是入庖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還是入幽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反正東陽人太給力了!

作為一個旁觀者,我有幾個問題:

東陽雞蛋一定脫銷了吧?“人中白”不假,如今假雞蛋卻不是什麽新鮮事兒,從“家雞蛋”、“土雞蛋”、“農家雞蛋”到“果凍雞蛋”、“蘇丹紅雞蛋”,就差“野雞蛋”了!

慢,誰敢保證這“人中白”不假?東陽的幾所小學校走廊上大概遍地都是紅色的塑料桶吧?麵對這一桶桶“黃金”,誰有優先權?誰能進入校園?這“黃金”學校也不會白給你吧?至於這裏麵的交易我就不敢用小人之心去揣度了。

我們的法律呢?

還有,誰關心過孩子們的隱私和人格尊嚴?家長們同意嗎?

那麽讓我們來關心一下這“食品”衛生。雖說尿本身無毒,但誰能保證這些孩子個個健康?尿液在露天擺放這麽久會不會發酵變質滋生細菌?

我們不是有食品衛生法嗎?

文化的力量是強大的,看看記者采訪食客們的反應:“很入味,很好吃,就是鹹了點”、“感覺就是皮蛋味加鴨蛋味兒”、“很香,很好吃,一口氣吃三四個”“味道有點像打鹵麵,一個蛋下去,我灌了三杯水”……

說這樣的人“愚民”不為過吧?

這“童子蛋”究竟有沒有養生功能,我不敢肯定,但吃了它“春天不會犯困,夏天不會中暑”是絕對沒有科學根據的。

今年的春天,也是五四一百周年,百年前呼喚的“賽先生”在哪裏?對了,還有“德先生”,人家自願享用童子蛋,你憑什麽說三道四?這是人家的自由——“人家愛吃屎也是人家的自由,隻要不強迫他人吃就行”。

我還真無話可說了。不過我想東陽的大街上一定有“一小撮”人和我一樣不願意看到這樣的遍地“黃金”,不願意聞到這“春天的氣息”,有誰來尊重這“一小撮”人的自由?難道“德先生”就不理會少數人的權利嗎?

這“德”“賽”二先生哪裏懂得中國人的處子情結,再濃烈熏騷的雞蛋,也會自欺欺人的覺得是人間美味。我竟不知道為什麽那滿街的騷味竟一點影響不了食客們的食欲,一群人如果能在排泄物麵前神情自如,而且將其當成上等的美味佳肴時,這群人要麽是超凡脫俗的高人,要麽都是精神病人,他們的嗅覺神經已近辨不出臭味了。

又讓我佩服起魯迅了,覺得人血饅頭能治病的人,其實就是做了一次阿Q式的自慰,“申遺”的成功,無疑就是那高潮了。

高潮時鍋裏的童子蛋還是蛋蛋定定的,不過淡定的不是童子蛋,而是敢於吃這些蛋的人們。

中國人到底還是有些創造力的,隻是我希望創造童子蛋的神人們別再異想天開弄出個什麽“處女肉”來。

東陽人,驕傲吧,不過拜托,千萬別把這“非文化遺產”代表中國申到聯合國去,海外的中國人丟不起這個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