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

歡迎大家來坐坐,聊聊
個人資料
悟空孫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從一則超強的招生方案說起

(2010-12-08 14:54:50) 下一個




2010年上海市七寶中學“提前錄取”招生方案

  (一)招生要求

  1.綜合素質評定為優良且學習成績名列年級前茅;

  2.初中階段曾獲得市(區)級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稱號;

  3.初中階段曾獲得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舉辦的各類學科競賽等第獎;

  4.在某一學科領域有一定研究,獲得國家專利,出版發行專著或在區級以上學術刊物上發表獨著論文;

5.由校長特別推薦,在科技創新、文學創作等方麵有突出特長和良好培養潛能(以近三年市、區級獲獎證書或成果鑒定證書為準)

************************

以上這則招生方案,如果不看標題,我還以為是招大學教授呢(看第四條)!原來不過是高中生!這七寶中學是上海著名的“重點中學”,門檻如此之高,難怪昨天公布的上海學生PISA成績遠遠領先所有其它國家和地區。

PISA結果一公布,國內不少媒體就在第一時間做出了報道,《東方早報》更是冠以標題:“上海孩子學習素養全球第一”。

本來是很平常的一個新聞,被如此誤讀,本人覺得有必要做幾點補充:

1. 關於樣本。

加拿大按PISA規定,嚴格實行隨機抽樣,電腦根據學號抽取,沒有重點非重點之分,23207份樣本應該說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 

上海供抽取5115份樣本,以七寶教育集團屬下學校構成,這樣的樣本是否有代表性值得商榷。

中國是第一次參加PISA項目,幾年前就有所準備,和應付其它考試一樣,PISA試題案例分析、PISA測試講稿、PISA試題選摘、PISA閱讀試題舉例等文件就在學校和學生中間流傳了。而加拿大的學校和學生都對此沒有興趣,臨考試才被召集起來,基本上是“應付”一下。

再者,中國隻有上海一個地區(除港澳台)參加,其實就像有網友說的,隨便拿一個大城市都能第一。所以“上海孩子學習素養全球第一”的結論是毫無科學依據的大忽悠。

2. 關於PISA

PISA是一個對經合組織成員國15歲孩子在數學、科學和閱讀技能上的綜合調查。每次隻側重一個方麵,2009年的調查重點在閱讀。除了測試,PISA還對各國教育在社會文化經濟各方麵做了詳細的調查,由此產生了近500百項研究報告,各國排名隻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個方麵。其它研究包括:學生的知識與能力;社會背景;學習方法和習慣、學校的資源、政策和實踐;對比2000年的變化等。 

3. 關於數據的可靠性。 

我們沒有理由懷疑上海學生的考試成績。對於在應試環境下成長的孩子,PISA試題就是“一塊蛋糕”。但是,PISA研究中還包括了許多由政府、學校和學生本人提供的數據,這就讓不懂得中國“國情”的老外摸不著頭腦了。 

舉幾個例子:

關於學生課外輔導,數據顯示各國學生在數學、科學和閱讀以及其它科目每周參加4小時以上輔導的人數(百分比):

                閱讀:

加拿大(從不:90.76;少於4小時:6.9;多於4小時:2.3

美國(從不:85.69;少於4小時:10.2;多於4小時:4.02

上海(從不:45.76;少於4小時:39.55;多於4小時:14.69

數學:

加拿大(從不:81.54;少於4小時:14.92;多於4小時:3.54

美國(從不:76.6;少於4小時:16.3;多於4小時:5.10

上海(從不:28.99;少於4小時:47.44;多於4小時:23.57

科學:

加拿大(從不:89.43;少於4小時:7.97;多於4小時:2.6

美國(從不:83.29;少於4小時:12.26;多於4小時:4.45

上海(從不:71.22;少於4小時:22.31;多於4小時:6.46

其它科目:

加拿大(從不:86.98;少於4小時:9.38;多於4小時:3.65

美國(從不:79.58;少於4小時:13.07;多於4小時:7.35

上海(從不:38.11;少於4小時:43.02;多於4小時:18.87 

上海有那麽多學生“從不”參加課外輔導?不可思議!

再有:各國學生課外閱讀小說和漫畫書的比例:

加拿大:8.2% 美國:5.9% 上海:21.8%

據我所知,上海15歲的孩子正在為備戰中考忙得不可開交,近三分之一的人還有閑心看小說漫畫?

關於各國政府教育投資:

6歲到15歲政府在每一個孩子身上所累積花費的金額(2007年數據,折合成美元):

澳大利亞:72385.9

奧地利:97788.6                                            

加拿大:80451.2

日本: 77681.2

韓國      61104

英國: 84899.3

美國: 105751.8

上海      42063.6                                

台灣: 18370.2

如果上海的數據不包括家長在孩子身上的花費的話,這個數據是難以令人相信的。

總之,中國第一次派上海參加PISA研究是一個積極的舉措,但對於調查結果我們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畢竟這隻是一個局部的嚐試,不可盲目自信。且不說PISA成績和學習素養有多大關係,上海能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中國,就算中國學生全麵參加並獲得第一,也好比我們拿了奧運金牌第一,不說明中國人的身體素質就全球第一,同理,中國學生的托福成績第一,甚至超過美國學生,並不說明中國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第一。

總體而言,中國的教育之路還很漫長,少沉醉在成就中,多解決些實際問題才是上策。至於PISA,排名隻是表麵現象,深層的含義還是應該從專業的角度全麵分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