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移民子女在學校“受氣”該怎麽辦?
(2008-11-26 13:05:15)
下一個
移民子女在學校被欺負,北美學校裏專門的詞匯是遇到“Bully”。如何應對Bully,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教育、社會和心理學問題,絕不能用同一個標準來對應所有的情況,有網友拿吳京華的事例來類比更是不恰當的。職場上受到的欺淩,一般是隱藏的,心理上和利益上的衝突,而學校裏孩子們之間則是暴露的,言語和肢體上的衝撞,動機不同,方式不同,處理方式也不同。
就學校而言,孩子被Bully的具體差異很大,簡單來說有如下區分:
1.你的孩子自身的性格如果是膽小,內向,退縮型的,則應該鼓勵他勇敢些,不要一味退讓,至少要用眼光,語言警告Bully,希望他有所收斂。如不奏效,則立刻報告老師。
2.如果孩子的性格是大膽,外向,進攻型的,則要告誡他有所回避,針尖對麥芒的後果往往是不堪設想的,你不希望你的孩子頭破血流的回家,雖然那個Bully斷了一條腿。
3.有的Bully是因為心理疾患而對無辜者發動進攻,從而引起他人注意。兒童中比較常見的是ADHD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對於這類兒童,應該同情他們,盡一切可能避免衝突。在無法回避的情況下,則尋求老師的幫助。
4.心智正常的Bully,則是具有暴力傾向,有潛在犯罪動機的人。在青春期以下的兒童中這類情況不多見,即使有,他們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傷害,還是盡量回避為好。
5.青春期以上的,有暴力犯罪傾向的Bully是危害最大的,最可怕的是這類人兼有某種心理障礙,攻擊性極強。這完全不同於職場,這時,Bully的暴力傾向完全在被欺負者之上,以牙還牙會造成意想不到的悲劇。美國加拿大中學中的槍殺案時有所聞,所以,麵對這類群體,必須讓他們知道:“別來煩我”——Leave Me Alone!絕不要正麵交鋒,否則吃大虧的是自己!
Bully的最大特征是“人來瘋”,你越理睬他們,他們越起勁,這點和網上出言不遜的人十分相似,最好的辦法是不理睬,不回答,連看都不看他們一眼。
本地的教育部門製定了一個反Bully的方案——WIST Program. 其要點是:走開W(Withdraw)、不理睬I(Ignore)、尋求幫助S(Seek Help)、說出來T(Talk about It)。總之,麵對欺淩,用暴力以牙還牙不可取,至少是最後的一招。
以上完全是我個人的一點想法,兒童的個性千差萬別,和網上的許許多多“育兒經”一樣,要“因材施教”,他人經驗隻能做一個參考,千萬不可照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