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

歡迎大家來坐坐,聊聊
個人資料
悟空孫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教我如何不想他”

(2008-11-03 13:31:41) 下一個

那天我介紹了華東師大的幾位現代學術“大師”,有網友留言說,自 49 年後,中國的大師們開始消失了。的確,時間讓許多大師湮沒在曆史的長河中,而今天,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位“消失”了的大師——趙元任:今年 11 月 3 日,是他 116 周年誕辰。

我對語言學的興趣和探究從小時候就開始了,所以對於趙元任我是不算陌生的。這種深刻的印象其實並不僅僅在於他對語言學的貢獻,還在與他的“通才”:趙元任早年進入美國康奈爾大學,主修數學和物理學, 1918 年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 1919 年在康奈爾大學教授物理, 1920 年回國任清華學校心理學及物理教授。 1921 年再入哈佛大學任哈佛大學哲學係講師、中文係教授。 1925 年 6 月應聘到清華國學院任導師,指導範圍為“現代方言學”、“中國音韻學”、“普通語言學”等。 1929 年 6 月底國學研究院結束後,被中央研究院聘為曆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兼語言組主任,同時兼任清華中國文學係講師,授“音韻學”等課程。

“理科生”趙元任不知怎麽一不小心變成了“文科生”,他自己說研究語言學是為了“好玩兒”。但是能“玩”到如此登峰造極的地步,全中國大概沒有幾個人吧?

也許隻有當初製訂漢語拚音的那些“語言學家”們和趙元任有一拚:被稱為“漢語拚音之父”的周有光是經濟學家、丁西林是物理學家、林漢達是曆史學家、陸誌韋是心理學家。這四個人之中,兩個江蘇人,兩個浙江人,他們卻製訂出了“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的發音體係。難怪現在有人對現代漢語語法和漢語拚音頗有微詞,原來這些東西都是這些“門外漢”玩出來的啊!

如果趙元任當初務了“正業”,是不是會在物理數學上取得令人刮目的成就?但是他在語言學上玩出的那些花樣,足以叫人“如何不想他”!

那個非常“好玩兒”的《施氏食獅史》,讓所有說漢語的人捧腹、回味。他後來創作的另外兩個“好玩兒”的,知道的人卻不多。

《憶漪姨醫疫》:漪姨悒悒易衣倚椅意疑異疫宜詣醫醫意以蟻胰醫姨疫醫以弋弋億蟻蟻一一殪蟻胰溢醫移蟻胰以醫姨疫姨疫以醫姨怡怡以夷衣貽醫醫亦怡怡噫醫以蟻姨醫漪姨疫亦異已漪姨以夷衣貽醫亦益異已矣

《記饑雞集機脊》:唧唧雞雞唧唧幾雞擠擠集機脊機極疾雞饑極雞冀己技擊及鯽機既濟薊畿雞計疾機激幾鯽機疾極鯽極急急擠集磯級際繼即鯽跡極寂寂繼即幾雞既饑即唧唧

各位誰會斷句、翻譯出來?

趙元任做了一輩子學問,也“玩”了一輩子,所以他在翻譯時,信、達、雅往往突出的是“雅”字。比如他一直將“親愛的”( dear )音譯作“迪呀”,將法語的“你會說法語嗎?”( Plarlez   vous   francaise )音譯成“巴黎夫浪色”。如此自說自話的“雅”玩,往往會曲高和寡,讓他人無法接受。

這不,他太太楊步偉編寫的《中國食譜》( How to Cook and East in Chinese )在美國是頗為暢銷,出版前先由女兒英譯,趙元任嫌譯得太死板,沒有趙氏風格,就接管過來。在“炒雞蛋”這道菜下,他自作主張用英文加了個注:“當兩個蛋碰撞時,由於隻有一個蛋撞碎,因此需要取第七個蛋來敲碎第六個蛋。如果,這也是很可能發生的事,第七個蛋先被敲碎而不是第六個時,最簡便的方法就是用第七個蛋而把第六個蛋放回去。另一個辦法就是先不確認蛋的順序,而是把第五個蛋以後被敲碎的那個蛋定義為第六個蛋。”當然,他這雞蛋炒不成了,也被太太女兒一同炒魷了魚。不過,他創造發明的英文單字“ stirfry ”卻隨著這本書流傳開來。

雖然趙元任通曉多國語言,但是沒有看到他用漢語之外的語言創作過什麽歌曲,更沒聽他演唱過外文歌曲,而時下那些歌星,張嘴就是法文、英文、意大利文,相比之下,這位語言大師倒是相形見拙了。

不過,如果說趙元任是一位音樂家也不為過,他會擺弄多種樂器,畢生都與鋼琴為伴。他一生創作過一百多件音樂作品,包括聲樂和器樂。他為劉半農的詩《教我如何不想他》譜曲並親自演唱的歌曲,更是膾炙人口,家喻戶曉了。

當然,趙元任“玩”的最多,“忽悠”的最好的還是語言。

據《民國那些人》一書介紹,他到法國參加會議。在巴黎車站對行李員講巴黎土語,對方聽了,以為他是土生土長的巴黎人,於是感歎:“你回來了啊,現在可不如從前了,巴黎窮了。”

二戰後,他來到柏林,用帶柏林口音的德語和當地人聊天。一位老頭對他說:“上帝保佑,你躲過了這場災難,平平安安地回來了。”

當年,他為來華巡回講演的羅素當翻譯。每到一個地方,他都用當地的方言來翻譯。許多方言是他臨時抱佛腳學來的。比如他就在去長沙的途中向湖南人學長沙話,等到了那兒,已經能用當地話翻譯了。講演結束後,居然有人跑來和他認老鄉。

趙元任有一個絕活——表演方言 “全國旅行”:從北京南下,經河北到山西、陝西,出潼關,由河南入兩湖、雲、川,再從兩廣繞江西、福建到江蘇、浙江、安徽,由山東過渤海灣入東三省,最後入山海關返京。這樣每“到”一處,就用當地方言土話,介紹名勝古跡和土特產。這樣一口氣表演一個小時!不知現在可有相聲演員能挑戰這一記錄?

上世紀 20 年代,趙元任為商務印書館灌製了推廣“國語”的唱片。有一次他們夫婦到香港,上街購物時用國語和一個店員攀談,無奈店員國語及其糟糕,臨了卻告誡趙元任:“我建議先生買一套國語留聲片聽聽,你的國語實在太差勁了。”

趙元任問:“那你說,誰的國語留聲片最好?”

“自然是趙元任的最好了。”

趙夫人指著先生笑曰:“他就是趙元任。”

店員不以為然:“開玩笑!他的國語講得這麽差,怎麽可能是趙元任?”

好玩的趙元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