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

歡迎大家來坐坐,聊聊
個人資料
悟空孫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請別忘了每一塊金牌後麵的辛酸

(2008-08-22 13:29:32) 下一個


中國在本屆奧運會上的金牌總數名列第一,已經成為不可改變的事實。雖然國際奧委會並不正式承認以獎牌數來為世界各國排名,但是這畢竟是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站在世界前列,讓國人驕傲了一把,也讓世人刮目相看了。

必須承認,中國運動員所得到的每一塊金牌,都浸透了運動員大量的心血與汗水。升國旗,奏國歌,鮮花,掌聲,在百姓眼中,運動員尤其是取得過世界冠軍的運動員身上永遠籠罩著一層光環,他們是人們心目中的英雄,追隨的榜樣。可是,如果金牌獲得者是英雄的話,請別忘了那些沒有獲得金牌的“失敗者”,甚至與奧運“無關”的,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默默無聞的百姓,是他們的犧牲和奉獻,才能使得一個並不富裕的國家贏得數十枚代價為數億元一枚的金牌!

沉重的金牌,不但屬於領獎台上的冠軍,也屬於曾睡在露天的鳥巢的建設者們,也屬於看不起病的退休職工,也屬於上不起學的孩子!

我們的職業運動員從小進入業餘體校訓練。普遍的信念和動力是,隻要刻苦訓練,將來拿世界冠軍,一生就會有個依靠。體校雖然還有文化課學習,但基本上等於形同虛設。專業體校裏的運動員,隻有一個人生目標——拿金牌。實際上,往往是幾千人才能出一個世界冠軍!

於是,在中國龐大的培養精英運動員的體係中,每一個勝利的(得獎)運動員身後,都有成千上萬的“失敗者”。許多運動員退役後基本上成了“廢人”――沒有文化知識,不了解社會,四處碰壁。於是很多人離開了體校就失去了生活的保障,由於沒有起碼的生存技能,為了生存,化妝品推銷、賣服裝、賣豆腐、搓澡、當保安看大門、給公司打雜的工作都有人在做。更為悲慘的是,金牌戰略使一些教練員在訓練時往往不顧科學規律,超強度訓練,使很多運動員傷病纏身。在成了“文化知識廢人”的同時也成了“身體的廢人”。許多退役運動員都一身傷病,無錢醫治,承受著身體和心理上的雙重折磨,

讓我們一起來關注他們:

自行車冠軍李冬梅透露說:“為了出成績,訓練時,常常不計後果,超負荷訓練。在獲得好成績的同時也得了足以影響終身的疾病。”

今年5月突然死亡的亞洲舉重重量級冠軍才力患肥胖症,才力本來分配到沈陽市交通局,當看到疾病纏身的才力後,沈陽市交通局斷然將才力退回到遼寧體育運動技術學院。沒有辦法,學院隻好安排才力做保衛幹部,實際是看大門,最後終於抵不住疾病不幸英年早逝。

奧運會獎牌獲得者、自行車運動員王豔早在1999年就患有重症肌無力,這種病無法根治,而就在這種情況下,目前王豔還在堅持訓練甚至比賽。柔道亞洲冠軍潘鬆身高1.90米,看起來很強壯,20多歲的他已患有糖尿病,並還在堅持訓練……

輝煌一時的馬家軍,退役後的運動員,除了王軍霞、曲雲霞、薑波等少數幾個在社會上名氣很大的隊員境遇不錯外,其他大部分都處在待業狀態。馬家軍中第一個拿到世界冠軍的劉麗和愛人都沒有固定工作,一家三口住在一套月租300元的一室房子。她說:“壓抑了6年,我的脾氣變得很壞,是變本加厲的那種壞。”就在馬家軍當年正輝煌的時候,一名從馬家軍退役並分到沈陽公安局派出所工作的隊員,工作不長時間就自殺身亡了。

劉菲,世界技巧錦標賽冠軍。退役後一直沒有正式工作。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現在真是後悔走上體育這條路。鮮花、掌聲、鮮豔的紅旗已經離我遠去。站在世界冠軍領獎台上的時候,我怎麽也沒有想到,當我退役的那天,就是我艱難生活的開始。我沒有房子住,沒有工作幹,沒有基本的生活費,甚至連戶口都不知道該放到哪……”

前國際馬拉鬆賽冠軍艾冬梅一家三口來到北京打官司。昔日教練王德顯侵吞工資和獎金。同時,向媒體披露自己在訓練時曾遭嚴厲的體罰,因訓練不科學導致雙腳嚴重畸形,為生計,她不得不在通州擺地攤,並欲將10餘枚獎牌出售。

澡堂當搓澡工的前舉重冠軍鄒春蘭給艾冬梅打來電話,稱金牌是辛苦換來的榮譽,不能賣。

……

我們的體製隻盯著眼前的金牌,忽略了最根本的東西——人。試想,我們連郎平這樣的優秀人才都留不住,還能怎樣指望其它普通運動員得到妥善的安置呢?難怪葉喬波在全國政協會議中說:“希望大家在關注奧運會成績的同時,還要想到有比金牌更為重要的事情(關注退役和沒有出成績的運動員)”

以人為本,讓體育為人類的幸福服務。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