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一個中國,就數上海這個地方奇怪:區區上百年的曆史,可海派文化影響卻不小;上海也沒出過什麽名人,可是上海人作為一個群體,卻老是叫人津津樂道。於是一提起上海或上海人,就讓不少人像吃了興奮劑一樣,或激動,或憤怒……
對於上海,習慣上有兩種說法:對上海表示好感時,便稱它為“大上海”;而要對上海表示不滿時,則稱它為“上海灘”。因為一提起“上海灘”,人們馬上想到的便是流氓、阿飛、小開、妓女、殖民者、暴發戶、青紅幫。人們形成這種概念,不知是因為上海灘原本就是這類人物的世界,還是影視傳媒的著意渲染所使然?大概兩者兼而有之吧。
總之,上海灘的名聲不太好。過去,上海被稱為“十裏洋場”(最早則被稱為“十裏夷場”)、“冒險家的樂園”,此外還有“東方魔都”、“千麵女郎”、“洋場蕩婦”、“鬼蜮世界”,以後又被稱為“資產階級的大染缸”,被看成革命和改造的對象。比起北京的“偉大的首都”、“紅太陽升起的地方”,那名聲可是差遠去了。
上海昔日的輝煌,沒有人記得了,什麽春蕾牌上海牌手表,三五牌座鍾,蝴蝶牌縫紉機,永久鳳凰……;就是今天的給全中國人掙足了麵子的劉翔姚明孫雯,也沒有人提到他們都是上海人……
不過上海灘的惡名,倒是很有些曆史淵源的。早在五四運動前後,陳獨秀就一連發表四篇評論文章,力陳上海社會之醜惡、黑暗、肮髒(《獨秀文存》);傅斯年則說上海臭氣熏天,竟以模仿妓女為能事(《致新潮社》);後來周作人也說上海隻有“買辦流氓與妓女的文化”(《上海氣》);錢鍾書則用挖苦的口氣說,如果上海也能產生藝術和文化,“正像說頭腦以外的手或足或腰腹也會思想一樣的可笑”(《貓》)。
既然上海灘的名聲不太好,上海人也就跟著“觸黴頭”。餘秋雨說:“全國有點離不開上海人,又都討厭著上海人。”(《文化苦旅》)。“上海人”這個稱謂,有時簡直就是諸如小氣、精明、算計、虛榮、市儈、不厚道、趕時髦、耍滑頭、小心眼、難相處等等“毛病”的代名詞。常常會有這樣的情況:當人們議論某某人如何有著上述毛病極難相處時,就會有人總結性地發言說:“上海人嘛!”後麵的話也就不言而喻,而聽眾也就釋然。
上海人似乎天生就得有這些毛病,沒有反倒不正常。你出類拔萃吧,人家說你高傲,目中無人;你頭腦靈活吧,人家說是精明; 你居家過日子吧,人家說你窩囊,你彬彬有禮吧,人家說是娘娘腔……反正橫豎上海人都不是人了。中國人之多,惟獨上海人,是可以肆無忌憚任意加以嘲笑的一群,或者是特別值得笑話的一群。於是,關於上海人的笑話也是五花八門數不勝數。比方說,“上海的男人喝醪糟都上臉”啦,或“上海的女人買牙膏都要磅一磅,看看是買大支的合算,還是買小支的合算”啦等等。有一個小品節目中,一個北方籍的妻子就這樣數落她的上海籍丈夫:“那麽小一塊蛋糕,我睡覺前他就在吃,等我一覺睡醒來,他還在吃。”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上海人的確有著上海人的特性,當然也有他們的缺點,可是這些缺點就像這一小塊蛋糕一樣,吃了一個世紀,現在還在吃!小百姓在吃,文化人也在吃,吃著吃著就一路吃到文學城的文化走廊來了。
網上爭吵幾句其實很自然,可有的網友喜歡上綱上線,那日某君吵著吵著就來了一個高屋建瓴的總結:都是上海人!文人相親!
“文人相親”倒是一句讚美的話,網上都是稱兄道弟的,見了麵,打個招呼,再自然不過了。中國人不都是“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嘛!再說了,“相親”要比“相輕”好多了吧?
我反正好話壞話都當補藥吃。這不昨天又有女網友說我尊重女性,算是個紳士,著實讓我沾沾自喜了好一陣。紳士倒算不上,尊重婦女絕對要得。隻是不知會不會又有人說這不夠男子漢?
怎麽樣的人才能算作“男子漢”呢?
所謂的“男子漢”,我倒是見識過的。當初在大西北,有的家庭女性一律不允許上桌吃飯、全部貓在角落裏扒拉幾口;還有的“爺們”,常常一不順心,反手就會給老婆一記耳光,輕的,也會朝著老婆大吼一聲:“看我一巴掌把你給煽到屋頂上去!”。奇怪的是,有這種氣魄的大老爺們一旦來到上海,隻要找到了上海女朋友,大男人氣概立刻蹤跡全無,幾乎全部變得俯首貼耳,上海女人於是“作”並可愛著。
都說“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但是在上海,這句話恐怕反過來講更合適。有人總把龍應台的經典論文拿出來嘲笑上海男人,殊不知上海男人在上海女人那兒還很搶手呢!“買汰燒”是上海男人的專有名詞,洗老婆內褲?人家老婆心裏愜意得來,隻要沒洗到你老婆那裏,就不要瞎三話四,搞七撚三了吧?
所以,自詡是“男子漢”的人,還是先學學怎麽做個“男人”吧。
其實呢,不管是什麽地方的人,都不要把問題無限放大。做人,塌塌實實的做好本份,該做什麽做什麽,該說什麽說什麽,對別人呢,不要管他從那哪裏來,而是看他做了什麽,為什麽做。中國人啊,做了幾千的散沙還不夠嗎?非要等到外來的侵略者把刀架到脖子上才團結起來啊?
說了這麽老半天,最最關鍵的還是沒說到,究竟什麽樣的人才算是上海人呢?在上海出生?在上海長大?會說上海話?以悟空的火眼金睛還真的看不出誰是上海人。管他三七廿一,今天把有上海人嫌疑的都拿出來曬曬,寧可錯殺一千,也絕不放過一個!
仔細瞅瞅,小小一個文化走廊上活躍的上海人還真不少!難怪,樹大豈不招風?
以姓氏筆畫為序:
醜女的天空——別以為你在澳大利亞悟空就聽不到你說上海閑話!
牛奶瓶——在上海住了四十多年,討了上海老婆,賴勿脫!
東方梢兒dongfangshaoer——喝了幾年黃浦江水吧?敢考別人上海話?
玄淡泊宗——做了皇上還惦記著上海的生煎?陝西路的友聯,九江路的大壺春,石門路上的那家?
托尼福——做夢還常常夢見石庫門吧?
江上一郎——他聲明過他家不是上海人,他自己嘛,地球人都曉得了!
有言——沒有證據,感覺就是,反正可以錯殺一千!
李太太——上海閑話講得清清爽爽,嗲嗲糯糯,還有啥閑話呢?
武生——反正是吳越之人,嫌疑不小!就算錯殺啦!
揮一揮手——迭個老克拉嘛,搗漿糊一隻鼎!
曾寧——上海灘大美女,啥寧勿曉得?
杜馬DUMARTINI——看看伊的全家福,典型的上海小家碧玉!
舞後dancingqueen——就憑伊是舞後,不在上海灘混在啥地方?
聶耳——從雲南跑到上海來了?上海菜燒得正宗!
……
肯定還有漏網之魚,投案自首吧!猴子我自己?家譜在花果山上擱著呢,自己去瞧吧!
把這些上海人都封了,走廊就清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