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

歡迎大家來坐坐,聊聊
個人資料
悟空孫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洛磯山遊記(七)遊仙境歎自然鬼斧神工 觀大壩讚人類智慧無窮

(2007-08-26 11:55:07) 下一個


話說悟空一行穿過灌木林,來到一片開闊地帶。放眼一望,這等去處比我花果山不差分毫!隻見一潭綠水掩映在青山之間,水邊綠草茵茵,山花爛漫,更有遠處的群山層層疊疊,倒映在平滑如鏡的水麵。這裏便是我們今夜歇息的山間別墅。

 



泛舟湖上,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凝望著這靜靜的湖水,想起這一路走來,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竟也能震撼人心,使人遐想,教人思考。

大自然滄海桑田,變幻莫測,自然界神奇的力量如鬼斧神工,把每一塊山石,每一寸草木都雕琢得精致動人而又氣勢磅礴,同時也賦予了它們鮮活的生命力。如今這種原始的自然景觀越來越少了,人類還有什麽理由踐踏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呢? 

這樣胡亂想著,竟也睡著了。 

一覺醒來,按原定計劃前去Revelstoke 水壩參觀。 

建成於1984年的Revelstoke 水壩橫跨哥倫比亞河,它高175米,總發電量為2700兆瓦,超過了著名的埃及阿斯旺水壩(2100兆瓦)。當然,比起三峽大壩來(18000兆瓦),它又是一個毫不起眼的小矮子了。不過,在三峽大壩論證的論證期間,中國工程技術人員曾來此考察過。不知哪一天有機會親臨三峽大壩一睹其風采? 

大自然給人類帶來美麗的風景,同時也帶來了無盡的資源,人類用自己的智慧,和平理性地運用這些資源,才能為自己創造美好的生活。應該說,人類是從認識並利用電能之後,才真正走出黑暗,看到了文明的曙光。 

 繼續沿一號公路朝南開去,公路時常與一條鐵路線相伴而行。這便是橫穿加拿大的鐵路大動脈,也就在這裏,1885117日,東西鐵路接駁,Donald Smith 釘上了最後一顆路釘。 

圖片摘自“維基百科”

看著這在山穀中穿行的鐵路線,不由得想起那些在建設鐵路中獻身的勞工,其中有許許多多遠渡重洋的我們的先輩。長眠於他鄉的華工們,向你們致敬! 

鐵路的建成,才使得蒸汽機變成了有價值的發明。人類日行千裏的夢想終於成為現實! 

 

這一段的一號公路,盤山而建,不時要穿過一個個隧道。公路的一邊是聳立的山峰,另一邊是陡峭的峽穀,穀底河流湍急。在這樣的路況中駕駛,又要保持一百公裏以上的時速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緊趕慢趕,終於在傍晚時分到達溫哥華,並在天黑之前擠上了回溫哥華島的渡船。這一天之中,我們經過了高原盆地、丘陵平川,此刻又航行在海麵上,眺望一抹晚霞,心緒難平:Life Is Wonderful! 


全文完。
 

感謝悟空嫂一路照料飲食起居並拍攝了本文所用的大量照片,感謝股市神人犧牲股市盈利,諸事相助,感謝孩子們聽從指揮守紀律,感謝大自然的恩賜,更要感謝各位讀者的鼓勵和支持!
****************************************
 

一點感受:剛來北美時,看見老外拖家帶小,開個旅行車(RV)一頭紮進深山老林,風餐露宿大為不解。如今體會到,咱們的旅遊文化是不是也要“與時俱進”?與其“到此一遊”,拍幾張照片,再匆匆趕場子般地衝向下一個景點,好回來炫耀自己遊過多少地方,所謂“開車睡覺,停車撒尿,下車拍照”,不如靜下心來,在一個地方小住一兩日,哪怕麵對自然美景,坐上一兩小時發發呆也好! 

旅遊是為自己放鬆心境,修身養性,旅遊途中就要忘卻投資的漲落,股票的沉浮,如果麵對如詩如畫的美景還要身在曹營心在漢的話,那是浪費錢財,浪費生命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回憶小時候的晴天 回複 悄悄話 I love the way you write!! Thanks for sharing your trip with us!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