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
洋涇浜,又不得不提上海話了。
我這個人就是不長記性,為上海話
上海話說了幾次公道話就被砸得傷痕累累,但是一提起上海話還是意猶未盡,雖然我是談戀愛時才正兒八經地學起了上海話。
上海話是蘇州話、寧波話等幾種代表性吳語的混合體。蘇州話太軟,寧波話太硬,上海話則不弱不硬,恰到好處,加之上海地區經濟發達,滬語使用人數眾多,所以是最具代表性的吳語。上海話既能讓嗲妹妹說得千回百轉,也能讓精明的老板娘說得斬釘截鐵,落地有聲。
不要以為說上海話的男人都是娘娘腔,當今體壇豪傑劉翔和姚明,哪個不是虎虎有生氣地用上海話向家鄉人民問好?80年代後的新人類可能都不知道,中國的第一個田徑世界冠軍是誰?上海好男兒——朱建華!至於全國各地說上海話的專家學者就更是不勝枚舉了。
上海話對上海人來說是根,是魂,更是一種內在的信仰。難怪那種從骨子裏透露出來的自信是一種不會改變的驕傲。
作為吳語的代表,上海話有什麽值得驕傲的呢?
中國早期文明雖以北方為主,但北方文化事業屢遭戰亂破壞,大量知識分子因避戰亂南遷,包括王羲之、辛棄疾等。自東晉以來,中國文化中心就開始逐漸南移,南宋以後的中國文學創作主要是在吳方言地區完成的。以四大名著為代表的大量名著是江浙人寫的。施耐庵、羅貫中、毛宗崗等本是說書藝人,馮夢龍、金聖歎等是蘇州才子,大多數名著原來是蘇州評書的腳本。僅《水滸全傳》中吳語詞匯就不下兩百多,了解這些詞匯可提高對作品的理解層次。
從某種意義上說吳語是一種高雅的文化語言,官話則僅是一種政治語言。
語言做為文化的載體,其價值往往體現在文學的繁榮程度上。以近代而言,從馮夢龍的《山歌》,到韓邦慶的《海上花列傳》,再到現代的一大批海派作家,吳語的文化價值盡顯無疑,現在普通話中的常用詞如“尷尬”、“煞有介事”、“齷齪”、“愜意”等等,甚至連佳句如“月亮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都來自江浙一帶的吳語。我們今天使用的大量成語來自馮夢龍修訂的《東周列國誌》,而當時不帶入聲調的北方話還沒完全形成。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吳語是中國文化價值最高的方言。
和上海話有較多相同音素和發音習慣的法語在歐洲是被認為有很高地位的貴族語言。法國人認為法語開口小,輕巧是貴族語言的特征,這也是上海話特征。
可惜的是,一場推廣普通話運動走入了極端,“人人會說普通話”的推普目標,變成了“人人隻說普通話”,使得當今的上海兒童都不會說上海話了。其實,我們的學生負擔已經夠重了,何必再要他們花時間死板地記住哪個字翹舌,哪個字不翹舌,哪個是前鼻音,哪個是後鼻音呢?語言的發展應該順應經濟文化的發展,不應該是由一紙公文通令全國,這樣的做法是否極左了一點?
語言是工具,吳語也不是“四舊”。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吳語的滅亡勢必導致昆曲、評彈、越劇等藝術形式的滅亡。所以,限製上海話(方言)更不是對待文化發展的明智之舉。
現在的普通話其實是滿人鸚鵡學舌的漢語,所以“普通話”對漢語的發音、詞匯、語法等方麵都造成了一定的破壞。普通話讓真正的漢語變成了古漢語,但是這種“古漢語”還是活生生地體現在許多方言中。
至於說推廣普通話可以“促進經濟、增加交流”,實在不敢苟同。廣東、上海許多人隻會說方言,北方許多人隻會說接近普通話的當地話,哪裏的經濟更好些呢?可見經濟是要靠體製、靠管理,而不是簡單地統一語言就能了事的。
盡管如此,上海話還是常常被認為是小市民的語言,其實這是對吳語缺乏正確認識造成的誤解。 比如:江浙人“黃、王”不分,平翹、前後鼻音不分,似乎同音字問題嚴重;其實吳語中結構最簡單的上海話,單音素也有50個,普通話僅37個,粵語不足33個(但聲調9個),普通話清濁聲母不分,故“弟、帝”、“定、訂”不分;舒促聲調不分,故“一、衣”、“做、作”不分;“w、v”聲母不分,故“萬、腕”、“紊、穩”不分;以及“菜、蔡”不分等等。普通話的同音字問題並不比吳語好。
又如:上海話“燒飯”不合詞法,北方話“打飯”更莫名其妙;上海話“瞎開心”讓人看不懂,其實是“赫”誤為“瞎”,北方話“氣煞”愣說成“氣死”,實乃言過其實。
又有人說吳語許多詞匯不能寫,其實絕大多數情況是我們不熟悉其寫法。“浙江話不能入文”的說法實在有失偏頗。事實上,昆劇為百戲之祖,評彈乃明清小說的溫床,吳語不僅可以寫作,而且更是一種優美的文學語言。和粵語一樣,滬語也有很多專用的漢字,比如“藏”作“囥”、“都”作“儕”、還有“甴曱”等隻是幾個常用的例子罷了。
當然,推廣普通話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但是如果推普要以消滅方言為代價的話,不能不說是對中華文化的慢性自殺。普通話和吳語應該是瑜亮同生的。很難想象,隻有京劇、沒有昆曲、評彈,隻有鐵馬鋼河的《黃河》,沒有杏花春雨的《梁祝》、《二泉映月》及暖氣熏人的《阿西跳月》、《步步高》的中國是什麽樣。
普通話要推廣,普通話同時也應該借鑒吳語加以改革。
首先,吳語是漢語中無以比擬的語音工具。唐玄奘選用吳音譯注佛經,因為隻有吳音才能譯音準確。吳語有最完善的語音體係,且音素都較實用,上海話音素幾乎每個都在常見外語中得到使用。而沒短音、音素少、無濁音、大量音素除了說北方話以外幾乎沒什麽用處(包括翹舌音等)的普通話,為外來詞譯音常是趕鴨子上架——勉為其難,譯音也多不準確。常見的外語中,吳語對得上號的音素常比普通話、粵語等多一倍;法語三十五音標中,有三十餘個和上海話中相應音素一致,普通話不及其半;日語片假名基本可以用吳語讀準,北方話是萬萬不能的;英語等其它外語情況也大致如此。比如:“VCD”三字母,相當上海話“微西地”(visidi)‘西’是尖音,北京人多讀為普通話的“微西地”‘西’是團音。
其次,吳語是學習漢語文學的工具。大量古詩詞用普通話讀不出韻腳、韻律,影響賞析。曆史上中國北方長期淪為異族統治。北方遊牧民族多學漢語,部分融入漢族。他們講的漢語自然不太正宗。首先是入聲丟失,“v”並入“w”,濁音音低,傳不遠,而入聲音短,托不長,皆不方便在草原上遠距離對話,所以北方遊牧民族發不出這些音素,入主中原後學漢語時,也就沒學好這些音。就好像今天的北方人講英語時,常發不好短音和濁音,把“v”讀成“w”。另外,由於他們發不出“fong”,“vong”等音節,“東、冬”韻的“風、鳳”等就歸入了“eng”韻;發不出“vi”,“微、維”等字就改為“wei”音。翹舌音也非古漢語固有音素,語音史上有古無舌上音之說,其出現在唐朝中期的北方,可能和先期融入漢族的南匈奴、東突厥等有關。北方話是吳、粵、閩、客、官五大方言中不規則變化最多的,有大量半字先生讀法,可能和早期北方少數民族漢語水平不高有關。因此,今日北方話曾被章太炎先生稱為“金元虜語”即滿蒙人的異族語言。
唐宋詩詞用吳語朗誦自然是圓潤優美,即便是過去上海流行的童謠,現在讀來也是那麽溫馨舒適:
1) 小三子, 拉車子, 一拉拉到陸家嘴。 拾著一包香瓜子, 炒炒一鍋子, 吃吃一肚子, 拆拆一褲子, 到黃浦江邊解褲子, 畀了紅頭阿三看見仔, 拖到巡捕行裏罰角子。
2) 山裏有隻廟, 廟裏有隻缸, 缸裏有隻碗, 碗裏有隻蛋, 蛋裏有個小和尚, 嗯呀嗯呀要吃綠豆湯。
3 山啷有隻老虎, 老虎要吃人, 拿伊關垃籠子裏。 籠子壞脫, 老虎逃脫, 逃到南京,逃到北京, 買包糖精, 擺垃水裏浸一浸, 密西密西拉胡琴。
4) 啷啷啷,騎馬到鬆江, 搖搖搖,搖到外婆橋, 外婆叫我好寶寶。 月亮亮,家家小囡出來白相相……
5) 本來要打千千萬萬記,現在辰光來不及,馬馬虎虎打十記,一、二、三、四……
6) 篤篤篤,賣糖粥,三斤蒲桃四斤殼。張家老伯伯垃拉坐,,問儂討隻小花狗。
7) 一歇哭,一歇笑,兩隻眼睛開大炮。一開開到城隍廟,城隍老爺哈哈笑。
8)賴學精,白相精,書包摜垃屋頭頂,看見先生難為情!
9) 湯司令到, 機關槍掃, 熱水瓶爆, 癩蛤巴跳。
10)我的一個臭屁, 震動了大地。 大地的人民, 拿起了武器, 趕走了美帝。
11) 同誌們──捉牢伊——, 投機倒把販賣洋山芋。
12)落雨了,打烊了,小八臘子開會了……”
百年童謠之最的《搖啊搖》,誕生與江浙鄉鎮中,流行與上海弄堂裏,它有三個不同版本:
第一首: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叫我好寶寶。 糖一包,果一包,外婆買條魚來燒。 頭不熟,尾巴焦,盛在碗裏吱吱叫,吃了肚裏豁虎跳。 跳啊跳,一跳跳到賣魚橋,寶寶樂得哈哈笑。
第二首: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叫我好寶寶。 請吃糖,請吃糕,糖啊糕啊莫吃飽。 少吃滋味多,多吃滋味少。
第三首: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叫我好寶寶, 我叫外婆洋泡泡,外婆罵我小赤佬!
現在的上海小赤佬啊,你們是否還能把上海話這艘破船繼續搖下去呢?
唉!中國的文化,就是權力至上嘛!有什麽辦法!
上海話有什麽值得驕傲的?
儂格個語言專家呐能忙記忒了?上海滑稽戲!老開心咯,阿拉頂頂歡喜~~
Absolutely nonsense
篤篤篤,賣糖粥,三斤蒲桃四斤殼。吃儂肉還儂殼,張家老伯伯,問儂討隻小花狗。
幾年前回到上海聽到外甥滿口普通話,真想嗬斥他,但一個5歲的小孩怎會理解我千裏迢迢飛回去,就是想重溫那“阿拉,伊拉”的氛圍。更不要說舉目看去周圍的一切都變得不認識了,真是無比傷感。
京腔粗魯,難聽。
一)鄉下人,到上海,上海閑話講不來,米西米西炒鹹菜。
二)老頭梆,修棕棚,一修修到肇嘉浜。
哈哈!!
好想自1911年起至今,政府最高領導層當中(無論國共)從來都是南方人站多數???而台灣的"國語"也是以北京腔為基礎?
從你的評論中濃鬱的對"北方"的情緒,及樓主的不以置評的態度,可以看出:所謂"南方人"的小肚雞腸...
歎...
謝謝樓主分享和對上海話的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實在值得保護。
我還認為上海話沒有發揚光大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缺少書麵文字的普及。
排排坐﹐吃果果。果果香﹐果果甜﹐果果不要錢。
阿西跳月,應是阿細跳月。好像是彝家舞蹈?
喜歡搖啊搖的(3).
北方"打飯"的打字,是買,盛的意思,而且似乎是到一個地方買散裝的東西.除了在食堂"打飯"外,還有到商店"打醬油,醋,黃醬..."我懷疑是"打理"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