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

歡迎大家來坐坐,聊聊
個人資料
悟空孫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故鄉行雜七雜八之流水帳(六)皇城根下紫禁城 (圖)

(2007-05-11 00:17:04) 下一個


又是一個多小時的飛行,從上海來到了北方的大都市北京。

八十年代末來過北京,一晃二十年了。北京也在變,但與上海相比,北京無論如何都保留了它曆史和文化的積澱,它總是顯現出百年古都的威嚴與莊重,沉穩與肅穆。

一下飛機,立刻就感受到了濃濃的奧運氛圍。大大小小的廣告牌,無處不見的奧運標記和福娃的身影時時刻刻在提醒每一個到訪北京的人: 2008 、北京、奧運——“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

 

臨行之前,有不少朋友建議我去參觀新建的奧運場館,如水立方和鳥巢什麽的,但是我心裏總有一個難解的中國體育情結:政府置公眾健康於不顧,勞民傷財地培養尖子運動員,大興土木辦奧運,這似乎與一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家的財力不甚相稱。

還是暫時忘了奧運。一覺醒來直奔天安門廣場。

一路上,注意到北京的街道十分的幹淨整潔,出租司機說,現在連賣盜版光碟的小販也看不見了。這倒要感謝奧運,看來打擊盜版也不難那!可是司機又說,這些小販隻是到郊區或周邊地區打遊擊去了。我天真地說,那幹脆從根本上入手,把製造和策劃盜版的人一鍋端了!那北京漢子嘴角露出一絲苦笑說道:“哥們兒,你敢嗎?誰敢查到根本上去呀!” 嘿,北京人就是不一樣,連的哥的政治眼光都那麽敏銳,一語中的!

和司機還未聊得盡興,目的地到了。一出車門,就看見遠處的天安門在藍天的襯托之下顯得格外雄偉壯麗,那畢竟是“祖國各族人民向往的地方”,一時間,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照相的時候,突然發現四周停著好幾輛警車,而且三步一崗五步一哨,隻要見到三五成群的外地來客就上看盤查,生怕他們從包包裏抖出一條橫幅什麽的。這裏又不是飛機場,怎麽連警犬都用上了呢?今天是什麽日子呀,至於嗎?

廣場上遊人並不算多,這本來是應該讓人們放鬆隨意漫步的地方,現今弄得像一個軍事要塞似的,連人民英雄紀念碑都被鐵欄杆圍了個嚴嚴實實,還弄幾個少先隊員站在寒風中站崗。何苦呢?

在南京你可以撫摸刻有陣亡將士的石碑,在阿靈頓公墓可以和無名將士的靈魂對話,為什麽這裏要弄得壁壘森嚴呢?毛主席紀念堂還是三十年前的模樣,可誰來為中國人民心中真正的英雄獻上一束鮮花?我們憎恨日本的靖國神社,我們自己何不也建一個呢?

跨過金水橋,穿過天安門,花十五塊錢買張門票,再寄好隨身的背包,通過安檢,就可以登上毛主席莊嚴宣布“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的地方。這真是一個奇妙的場所,雖然不算怎麽高,可居高臨下你馬上會感受到一種帝王的氣概,俯瞰四周,“一覽眾山小”。不過,城樓最前端每隔五六米就站著一名便衣,虎視眈眈地盯著每一位遊人,不免大煞風景。原想揮一揮手,體驗一下領袖的風彩,忽然間這種欲望也蕩然無存了。
 

不好,那是什麽呀?對,就是在人民大會堂後麵的那個圓形龐然大物!是天外來客的飛碟?當然不是,那就是被人戲稱為“鴨蛋”的國家大劇院。

天哪,這玩意兒怎麽看怎麽和歌劇藝術不著邊啊!難怪網上已經惡評如潮了,咱就不多說了。沒辦法, “楚王好細腰”嘛!

興衝衝地登上天安門,卻又鬱悶而返。

在天安門與午門之間兩邊的平房裏,開辟了好多個以宮廷生活為主題的展覽,什麽宮女服飾展、太監生活展,皇室後宮生活展、中國曆代皇帝大型展,等等。小小一間平房何來“曆代”,“大型”之說?竟然還能容得下兵馬俑?純粹是個大型“忽悠”,“斬”你沒商量罷了!

沒想到,赫赫有名的國旗護衛隊也駐紮在這一片低矮的平房中。好像與周圍的氣氛格格不入,但這也許是一種平衡吧?看他們訓練一招一式都那麽認真,打心眼裏喜歡這種精神。

不過,又要不過了,我腦子裏的反骨又在作怪了:每天就升那麽一次旗,有必要養這麽一大隊人,搞這個排場嗎?當然,升旗儀式之莊嚴肅穆,儀仗隊之威武雄壯的確讓人精神為之一振,為有一個強盛的中國而自豪。

但是如果人們看了升旗儀式之後將垃圾隨手亂扔,甚至連國旗都被隨意踐踏,愛國主義教育不就隻是個形式了嗎?

四十元的故宮門票並不算貴,但是進去一看,才知道裏麵在大修,太和殿等重要景點都被腳手架遮得密不透風,見不到半點昔日的風采和雄姿。

當然,古跡的修繕迫在眉睫,隻怪自己這次的運氣不好。所幸的是,這幾日北京晴空萬裏,藍天白雲襯托著金色的琉璃屋頂,將皇家的威嚴與尊貴展現無疑。

瞧這修繕工作也真不容易,工人們把一塊塊的琉璃瓦拆下來清理編號,還要一塊塊照原樣放回原處,至於建築內部的修理就更可想而知了,可謂工程浩大。

有誰知道,數百年前的工匠們又是如何一磚一瓦地讓一座紫禁城平地而起的呢?在這座見證了中國近代曆史章章節節的院子裏,每一塊磚,每一片瓦都記載了一個個驚天地泣鬼神的故事。曆史又有著令人驚訝的相似之處,今天的疑問,也許能從這裏的某一間屋子,甚至某一本落滿灰塵本本上找到答案……

庋???刈咦牛?蛔瘧嘸實叵胱牛?鋈豢吹揭歡雍諞氯舜賾底偶父鮁筧舜友矍捌?歡????吆艉艫匾徽蠓縵歟?路鶘砹儻湎佬∷抵械某【啊6ㄉ褚豢矗?嵌雍諞氯艘押衾參С梢桓鋈Γ?蜒筧宋г諡醒耄??骷??熗紛ㄒ怠?

有幾個不知趣的魯莽小子想靠近看個究竟,剛一探身就被黑衣人用手一推,高出半個頭的漢子立馬一個趔趄。明白了,這不是一般的保鏢,那洋人也不是無名之輩。我這等身材還是後退幾步吧,免得一個九陰八卦掌過來,咱可就因公殉職了。

偌大一個紫禁城,隻看了不到三分之二,天色就晚了。在珍寶館裏又碰見一個推銷貔貅和乾隆字畫的,沒辦法,市場經濟讓這些工作人員忙著掙錢,連展品上的灰塵都懶得擦拭。據說如今經商的都要佩戴貔貅飾件以辟邪招財,不過咱從來沒有生意頭腦,好歹掙不了錢,就推脫了。

倒是這些售貨員用英語和洋人交流的本領讓人刮目相看,看來北京全民學英語迎奧運還真有成效。不過那些英文招貼廣告多數讓人不知所雲。想想也是,外語哪是一朝一夕學得會的呀?憑什麽讓六、七十歲的大爺大娘學那勞什子的英文?你洋人一頭霧水是不是也該學學中文了?
 

走出故宮,夕陽的餘輝灑在景山頂上萬春亭的琉璃瓦片上,金光燦燦,初春的樹木已是鬱鬱蔥蔥,一派生機。當年溥儀離開紫禁城的時候該不是這番光景吧?

休整一晚,第二天一早直奔天壇。北京的古建築中,我偏愛天壇的祈年殿和圜丘。這裏總有一種神秘的宗教氛圍,置身於此,人與天是那麽的近,宇宙又是那麽浩瀚,真是天圓地方,蒼穹無垠,難怪連皇帝老兒到了這裏都要下跪頂禮膜拜!

天壇的主體建築是祈年殿,每年皇帝都在這裏舉行祭天儀式,祈禱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殿高九丈,取“九九”陽極數之意。殿頂周長三十丈,表示一個月有 30 天。大殿中部有四根通天柱,又稱龍井柱,是一年有四季的象征。中層金柱十二根,象征一年 12 個月,外層有簷柱十二根,象征一日 12 個時辰。中、外層柱數相加為二十四柱,是一年中有 24 節令的象征。三層相加有柱二十八根,象征天上的 28 星宿。大殿寶頂有一短柱,叫雷公柱,是皇帝“一統天下”的象征。

圜丘位於天壇的最南端,外麵有二層圓形圍牆,中間是三層圓形石壇,上層台麵四周環砌台麵石,中心一塊塊園形石板稱“天心石”。其外環砌石板九塊,再外一圈為 18 塊,依次往外每圈遞增九塊,直至“九九”八十一塊,寓意“九重天”。中層壇從第十環開始,即 90 塊扇麵石,直至十八環,為 126 塊九組成,下層從十九環開始,至第二十七環,扇麵石 243 塊。三層壇共有 378 個“九”,合計用扇麵石 3402 塊!

在天壇圜丘壇外西南,有一個高高豎起的杆子。很多人到了圜丘壇似乎已經目不暇接了,很少有人遠眺它處。其實,這個長杆很有些來曆,它叫望燈杆,是皇帝祭天時掛燈籠用的。該杆始建於明朝嘉靖九年,杆長 9 丈 9 尺 9 寸。當時, 皇帝祭天也不容易,要在冬至這天日出前七刻,也就是現在的淩晨四點多舉行儀式。在漆黑的冬夜,皇帝自然需要照亮,不過皇帝照亮非同一般,必須是“吉燈高照”。

望燈杆最初僅一座,明崇禎年間增至三座。1914年袁世凱祭天時莫名其妙地砍到了南北兩根燈杆,隻留下中間一根。1934年僅存的被大風吹折。

?

1 993年,天壇恢複了北望燈台,豎燈杆於其上。當時深掘其地,竟找到舊燈的一段遺木,已十分糟朽。於是按其深度澆注水泥台基,在其上按舊式砌青石。又製鋼骨包鑲木燈杆,深入地下豎起,根基以大螺栓固定,燈杆從地表至頂高達31米。

仔細看看,望燈杆半腰上掛的是什麽呀?拉近了瞧瞧,啊,是攝像頭!來,笑一笑,大哥哥( Big Brother )在看著你呢!以前皇帝裝燈為的是照明,如今有了這千裏眼,任何人的一舉一動都逃不了!厲害!

過去,回音壁總是吸引了眾多的遊人,有的把耳朵貼在牆壁上,有的對著牆壁自言自語或者大聲叫喊,還有的用手掌不停的拍打牆壁……,如今這種風景再也看不到了。回音壁已被鐵欄杆圍了起來。也難怪,你瞧牆壁上盡是些“ XXX 到此一遊”之類拙劣的 “書法”,這些無知的人啊,難道你想和袁皇帝一樣留名千古嗎?

不管怎麽樣,人都是想出名的。而那些在天壇公園裏踢毽子,打太極,舞花扇的老百姓們終究是默默無名地過上一輩子了,他們晚年在此自娛自樂,你看唱京戲的就有好幾夥!他們有的以京胡伴奏,有的幹脆放一套音響,卡拉 OK 一番,好不悠閑!

京城的名人可是不少,有了名,財源滾滾擋都擋不住。你瞧天壇後門不遠處的巨型廣告牌,這大光頭可有名了!這小子太有才了,隻是如此做廣告太丟份兒,可惜了。

短短的走馬觀花就要結束了,什麽?沒去過長城?哈哈,二十多年前咱就做過好漢了,還是等下次帶著兒女們來體驗一下好漢的滋味吧。再見了北京!咱想家了。

尾聲:回家

當波音 767 騰空而起的一刹那,我忽然意識到,我又要回家了。望著腳下漸漸遠去的土地,眼眶竟濕潤了。每次踏上行程,不管是往哪個方向飛,既是回家,又是離家——“天涯何處為歸程”?

回家

我盼望,盼望著回家,
大海的那邊有我的故鄉,
故鄉的泥土散出誘人的芬芳,
撫慰我四處飄泊的憂傷。

我盼望,又盼望著回家,
大海的這邊是我的愛戀和希望,
家啊,哪一個離我更近,哪一個更讓我向往?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是否還在流浪?

回家啊,回家,我又要回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