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

歡迎大家來坐坐,聊聊
個人資料
悟空孫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故鄉行雜七雜八之流水帳(四)煙花三月下揚州

(2007-04-23 19:17:24) 下一個


我在寫《宅院深深,往事如煙》《二十四橋明月,故人何處吹蕭》
時就許了一個願:一定要回揚州看看。
三月
22, 夢想成真了。 

麵包車離開南京在高速公路上開了一個多小時,忽然看見路邊這幅巨型的廣告牌,中國人都知道,揚州到了。也不知道揚州人打算把這個廣告牌立多久,哎,風吹雨淋的,幸苦您了,核心同誌
  


關於揚州,我在前兩篇關於揚州的文章裏已說了不少,恕不贅述。還是隨著我的照相機,邊走邊聊吧!

揚州的西園大酒店
是揚州第一家四星級涉外旅遊飯店,曾接待過江澤民、金日成、吳作棟名人政要。這
家具有四十多年曆史的酒店在小城揚州還是頗有氣派的。



酒店的門外便是禦碼頭,那是乾隆遊覽瘦西湖時的登舟之處。用條石鋪成的坡道,寬大平坦,斜向河中。河邊有一座小亭,亭內立
禦馬頭石碑一塊。據說,當年的林黛玉就是從這裏登船,去的榮國府。 

來到淮揚菜的發源地,吃當然是首選的項目。宴請是從早餐連續到晚餐,中國人的熱情可見一斑。吃到這份上,我的內疚感也少了,這些美味佳肴,不吃也白不吃不是?揚州美食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還是灌湯包。薄薄的皮子包著鮮美的湯汁,熱氣騰騰,香味四溢,讓人食欲大開。但是看著著與眾不同的包子一時間還不知道怎麽下口。這時,陪同的那位肥頭大耳的市府官員教給我們一套包子經:“輕輕的提(皮薄,提起來的時候一定要小心!),慢慢的移(慢慢的移到盤子上),先開窗(用嘴先咬一個小口),後喝湯(再吮吸裏麵的湯汁,別急,小心燙著!)最後一掃光!(湯吸完了包子就變成了一個薄薄的肉餅,把肉餅卷起來,一掃而光)” 嗬嗬,看來這些大小官員都可以獲得MBA證書了!(Master of Baozi Appreciation!)


當然,沒有MBA學位的食客可以使用附帶的吸管,用吸管吃包子真別有情趣! 

不遊瘦西湖是不算到過揚州的。比起許多年以前來,瘦西湖治理得真是不錯,可以說湖水清澈,岸邊桃紅柳綠。你可以租一艘龍船,慢悠悠地蕩漾在平靜的湖麵上。瞧我們這艘氣派的龍船!



艙內還有揚州美女的古箏伴奏,曲目當然少不了“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就差每人穿一件龍袍了!其實龍袍不必,那彈琴的姑娘要是穿一件唐裝,感覺就大不一樣了。看來揚州旅遊局的人還是要好好學一下經營管理之道。



對麵一艘小船駛來,搖槳的竟然是一位美麗的少女!那一身藍底青花的江南農家服飾,讓人眼前一亮。
可是滿船坐的大老爺們,卻讓一個小姑娘搖槳,真太不憐香惜玉了。何不讓妹妹你坐船頭,遞茶倒水,
找一個哥哥劃船唱歌,豈不更有詩意?

離船登岸,來到瘦西湖的新景區——二十四橋。杜牧詩中提到的二十四橋,本是一個謎,現在的這座橋,自然是新近的建築。那是因為江核心對外國人說,我的家鄉有著名的二十四橋,於是就有了二十四橋……。設計者憑想象設計了二十四尺高,二十四米長,二十四個台階……。

 

離二十四橋不遠,立有一塊石碑,上刻毛澤東手跡“青山隱隱水迢迢, 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過去從未看到毛澤東書寫他人的詩句,這回真是開了眼了。據說是老毛一時興起,玉筆一
揮,又隨手扔進了紙簍,後被田家英拾起收藏,如今可便宜了揚州人。



揚州人的確也是精明的了得,當年的鹽商們可是富甲天下,聞名遐邇的。鹽商們建造的庭院亦是氣勢非凡。個園是鹽商宅院的代表,其前身是清初的壽芝園。嘉慶、道光年間,兩淮鹽商黃至筠購得此園並加以改建,因種竹多,得名“個園”,其意有挺直不彎,虛心向上之意。“揚州以名園勝,名園以疊石勝”。個園是以竹石為主體,以分峰用石為特色的城市山林,相傳出於康熙年間著名畫家石濤之手。


  

徐園構築於原清初韓園桃花塢故址,位於瘦西湖長堤春柳北端。其得名與袁世凱的幹將徐寶山有關。
 

徐寶山原是出身於社會底層的篾匠。青年時踏上江湖,做販賣私鹽的不法勾當。一方麵他為人奸詐狡猾,總能在夾縫中讓違法生意屢屢得手,大發其財;另一方麵,他為人又豪爽義氣,令許多宵小之徒聚在門下。沒用多久,這位人送外號“徐老虎”的黑社會老大,就成了長江下遊遠近聞名、無人敢惹的大鹽梟。辛亥革命一爆發,徐寶山搖身一變,轉瞬間成了革命軍第二軍軍長,儼然是光榮的反清義士。 

張勳複辟時,徐寶山領命力戰張勳,把張勳打得大敗。待攀上袁世凱的高枝,他又扭過頭竭力支持袁世凱稱帝。目睹此景,時任上海都督的陳其美,決定利用徐寶山酷好古玩這一嗜好殺之。陳其美找到炸彈專家黃複生,請他製造一枚炸彈,偽裝成古玩“美人霽”藏在錦匣裏,經過巧妙的鋪墊送到徐寶山府上。當餘寶山欣喜地揭開錦匣時,炸彈爆炸了...... 

徐寶山死了,過去的部下還算有良心,四處籌款於1915年在瘦西湖畔是址,為其修建祠園。袁世凱感念其支持稱帝有功,撥來一萬兩白銀,徐寶山的遺孀也變賣了自己的首飾,又向鹽商募化來一些銀子,才使祠園建成。 

徐園修好後,要在高高的門樓上刻上園名,有人便找楊州名士吉亮工。吉亮工對徐寶山極為不齒,可又不好拂來人的麵子,便乘來人沒注意,隨手抓過一塊抹布,蘸上濃墨一揮而就,寫出龍蛇飛動的“徐園”二字;隻是這個“徐”字尚是行楷,到了“園”字已成行草了。再仔細看,就會發現“園”字好似一隻猛虎困於籠中,耐人尋味。   

好了,遊山玩水也不能忘了正事兒。接下來的項目是參觀揚州中學。

剛到揚州時,市領導不厭其煩地說了好幾次,這裏是江澤民的故鄉。中方的翻譯可能覺得地球人都知道江主席,隻害得我費了好大口舌才解釋清楚誰是這位前總書記。一到揚州中學,江澤民三個字就更是不絕於耳了。好在揚州中學不僅僅出了江澤民,還有胡喬木,更有我崇敬的朱自清。 

 

不愧是江蘇省重點中學的頭號牌子,這裏的學生基本上能用英語和洋人交談,英語老師的口語也相當不錯。副校長用英語做的八股報告聽起來也別有意味。我們私下裏問學生,你們喜歡這裏的學習生活嗎(他們每天七點到校,晚上九點半離開)?答曰:“不喜歡,可是沒辦法!” 由此進一步體會到了國內中小學生的負擔過重,我親眼看見小學生拖著帶軲轆的“書包”上學。到處喊減負,卻又是一個走不出的怪圈。據當地官官透露,眼下中學生甚至有小學生不堪負擔而自殺的已非個別案例,如此下去,中國的教育如何得了! 

在一個曾經名人輩出的揚州中學,如今隻見不少的高考狀元,卻不見真正的有用之才。在這種教育體製中,什麽時候我們才能看到第二個朱自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回憶小時候的晴天 回複 悄悄話 看不見照片啊。。
UH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好文!看見自己的中學,好親切。
beautyinautumn 回複 悄悄話 我那是走馬觀花一日遊,還是你寫得更加人文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