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

歡迎大家來坐坐,聊聊
個人資料
悟空孫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成才論 (七· 為什麽孫悟空鬥不過米老鼠?)

(2007-02-10 11:17:16) 下一個

 

近年來,由於迪斯尼和好萊塢對中國的大量入侵,人們開始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麽孫悟空鬥不過米老鼠?

有人說我們的科技不夠發達,有人說我們廣告做得不夠,還有人說中國動畫缺乏原創能力和未能實現產業深度開發。其實,怎樣讓孫悟空打敗米老鼠,並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中大顯身手並不是本文要探討的主題。筆者隻想借這個話題指出中國兒童成才道路上被忽視的一個問題:中國曆來就沒有真正的兒童文學!

 這話好像有點危言聳聽。陳伯吹、孫敬修老前輩,晚生失禮了!不過孫悟空打不過米老鼠的真正原因也在於此:中國沒有真正的兒童文學,《西遊記》本來就不是給孩子們看的!

 中國傳統的兒童教育是成人按照自己的意願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模式,我們極少認真研究兒童的心理和思維方式,用兒童的眼光觀察,編寫真正適合兒童身心健康的優秀讀物。

《三字經》、《增廣賢文》、《幼學瓊林》、《龍文鞭影》、《顏氏家訓》,等等這些昔日的私塾讀物時給孩子們看的嗎?那些可憐的三尺小兒苦苦背誦“人之初,性本善”,背不出來就要受先生殘酷的體罰,這“善”為何物?!孩子們搖頭晃腦,有口無心地朗誦這些“名篇”的時候,他們能理解其中的說教嗎?難怪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成不了什麽才,充其量寫幾篇漂亮的八股文罷了。

現代的兒童文學是什麽?是《草原英雄小姐妹》還是《小兵張嘎》?

眼下國內的兒童讀物印刷得越來越精美,價錢當然也越來越貴,可是其內容有多少是真正國產的?而那些國產的故事有多少是孩子們喜聞樂見,耳熟能詳的?

穀歌一下“中國兒童文學”,隻有41100個條目;再搜“English Children Literature”, 竟有68300000之多!

 當然,數量不能真正的說明問題,但關鍵是,我們的兒童作品老是在說教,好像沒有一個主題,缺少偉大的教育意義就不能讓孩子看似的。 

這樣說來,好萊塢,迪斯尼的入侵還奇怪嗎?就連小日本的動畫,Kitty Cat都風靡半個中國了!《哈裏·波特》能一下子占領中國市場也毫不為怪。 

打開一個著名的兒童文學網站,倒是看到不少童話故事,寓言,傳說。隨便拷貝一欄,差不多都是外國作品: 

· 拇指姑娘

· 小精靈和鞋匠

· 大灰狼和七隻小羊

· 白雪公主

· 竹林公主

· 桃太郎

· 龍宮傳奇

· 戴鬥笠的地藏菩薩

· 聖母的孩子

· 青蛙王子

· 皇帝的新裝

· 打火匣

 那麽為什麽西方的兒童文學作品能打動人心呢?因為它們的共同特征就是,這些故事是真正寫給孩子們看的,作者從孩子們的心理出發,用兒童的視角審視生活,真正地寓教育與娛樂中。這些故事的主角大都是些可愛的小動物,但是它們的一言一行都充滿了人性,每個人物都富有靈性,活生生,鮮豔豔。

 美國,加拿大的兒童讀物和電視可謂豐富多彩,從你的孩子能雙手握住一樣東西開始就有適合他/她看的書, 什麽“The Big Red Dog”, “Berenstain Bears”, 從能獨立坐起來開始,就有適合他/她看的節目。什麽“Winnie the Pooh”, “Penguin”, “Barney”, “The Big Comfy Couch”, “Dora” 等等。這些故事的主人公都成了孩子心目中的偶像,就連睡覺都要抱一個在懷裏才能入睡。

 這些故事沒有什麽大道理,通篇就是互助,勇敢,關愛。有時候幹脆沒什麽內容,就是調皮搗蛋,打打鬧鬧,好像什麽都沒說,但是孩子們看得津津樂道,這樣一來對孩子的心智起到了安撫,二來逐漸培養了孩子讀書的好習慣,教育的目的不是達到了麽?

 《哈裏·波特》之所以暢銷全球,在於作者運用了超凡的想象力,但故事和人物又與生活緊密相連,尤其是對兒童心理的刻畫十分準確。雖然貫穿全書的主題隻有一個:善戰勝惡,但是不用一句說教,一切都在魔法和幽默中實現了。

 說到《哈裏·波特》讓我想起一個真實的事情。

 一位任教於上海某全國重點中學的特級教師,在學校搞了一次讀書活動。每位學生自己選擇一本名著閱讀,然後寫出讀書報告。這樣一個優秀的活動卻出現了一個讓筆者大跌眼鏡的插曲:一位女生選擇了她最喜歡的小說:《哈裏·波特》,特級教師發現後就找女生談話,循循善誘,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終於使小姑娘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放棄了《哈裏·波特》而選擇了傅雷翻譯的丹納名著——《藝術哲學》。此事竟然被作為正麵材料在全校宣傳!

嗚呼!如此狗屁特級教師!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藝術哲學》就比《哈裏·波特》偉大嗎?一個中學生能懂多少藝術哲學?難道《哈裏·波特》是淫書不成?《哈裏·波特》能風靡全球,不但孩子愛看,成年人也為它著迷,就憑這一點,就有許許多多讓人思考、學習的東西。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如果還是把空洞的說教和與兒童心理特征不符的大道理看成是教育的傳世法寶,那麽中國的教育悲哀到極致了! 

中國沒有兒童文學,這究竟意味著什麽呢?這說明我們沒有用平等的眼光來看待孩子,沒有真正從心靈的深處去關懷他們,所以我們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缺少了一個重要的環節——對人性的關愛!

觀察一下西方的兒童文學作品,中心就是一個字“愛”。把孩子平等地當作人來看,處處為孩子著想,這種理念已經不局限於文學,而滲透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了。

美國新聞史上曾有一篇最著名的社論,發表於1897921日的紐約《太陽報》社論版上,題為“聖誕老人真的存在嗎?──回答孩子提出的問題”,作者是弗朗斯·比·恰奇。

一個名叫弗吉尼婭的小女孩想知道究竟有沒有聖誕老人,就給報社編輯寫了封信,沒想到編輯先生認認真真地回了信,並作為社論登載在報紙上。 

這篇社論距今已有109年了,但是在美國,每當聖誕節來臨,各地的一些報紙、雜誌,總要重新刊登一次。

讓我們摘錄幾段原文,一起來回顧一下這令人歎為觀止的彰顯美國文化中對兒童心靈的關懷及人性關愛的經典文獻:

            ……

試試看,聖誕節前夜,讓爸爸給你雇一個偵探,讓他監視一下全紐約的煙囪怎麽樣?也許能抓住聖誕老人噢! 

  但是,即使看不到從煙囪裏出來的聖誕老人的身影,那能證明什麽呢?   

因為,這個世界上最確實的東西,是孩子的眼睛,大人的眼睛都看不見的東西。弗吉尼婭,你看到過精靈在草地上跳舞嗎?肯定沒有吧?雖然如此,也不能說精靈是胡編的瞎話。  

這個世界上某些看不見的東西,不能看到的東西,絕不是人們在頭腦中創造出來的,想象出來的。
……
   
信念,想象力,詩,愛,愛情,才能在某一個時刻,把它拉開,看到大幕後麵的,無法形容的美好的,閃閃發光的東西。  

那樣美好閃光的東西,難道是人們編造的瞎話嗎?  

不,那麽確實,那麽永恒的東西,就存在於這個世界之上。  

誰說沒有聖誕老人?  

哪兒的話!讓我們高興的是,聖誕老人的確存在。不止如此,他大概永遠不會死亡。  

  一千年以後,一百萬年以後,聖誕老人也會同現在一樣,讓孩子們的心高興起來。
  

我們的兒童文學作家們是否能從中得到啟發?踏踏實實地為孩子們寫點兒什麽? 把想象的翅膀還給孩子們,讓孩子們純潔的心靈裏充滿溫馨的愛。 

可悲的是,我們的兒童教育總要把一件平凡的事,一個簡單的道理上升到一個偉大的理論和高度,這樣一個本來生動活潑的故事一下子就索然無味了。久而久之,孩子們習慣了,自己寫出來的東西也不知不覺充斥了“八股”味兒,天真浪漫蕩然無存! 

請看一篇國內小學一年級孩子的範文: 

玩娃娃 

我是一個愛玩耍的小女孩,我最喜歡玩娃娃,從玩娃娃中,我得到了許多啟發和收獲。

有一次,我想給娃娃做衣服,想了一遍又一遍,就是想不好。突然,我想到做衣服的材料有:扣子、小細繩、針、一塊布料、剪子。首先,用剪刀把布料兩邊各剪一個小洞,再把小細繩穿進扣子的小眼兒裏,把針穿上線,就可以縫了。半小時後,一件漂亮的小衣服就做成了。還等什麽?趕快給娃娃穿上吧!媽媽見了,忙說:“寶寶,你做得真好看。”我唱呀,跳呀,心裏樂開了花。

這次玩,給了我一個很大的收獲。它告訴我,隻要耐心,任何事都會獲得成功。 

一個七、八歲的孩子能寫出這樣的文字真是不簡單,雖然把做衣服的過程描寫得活靈活現,可是我總覺得其中有什麽不協調的東西。 

我忽然感到這好像是國產兒童電視節目的一個片斷,最後要麽是畫外音,要麽是小主角煞有介事地說:“  這次玩,給了我一個很大的收獲。它告訴我,隻要耐心,任何事都會獲得成功。” 

這句刻板生硬的話和一個輕鬆活潑的畫麵多麽不協調!請再讀一遍原文,把“從玩娃娃中,我得到了許多啟發和收獲。” “這次玩,給了我一個很大的收獲。它告訴我,隻要耐心,任何事都會獲得成功。”兩句去掉,這樣的作文不才真正是孩子的心聲嗎? 

可憐的“導演”(老師)啊,請不要在一個充滿歡樂和童真的畫麵裏畫蛇添足了! 

西方社會充斥著銅臭,可兒童世界裏至少還是一片淨土。反觀中國,大人忙著掙錢,沒人讀書,最多隻看看那幾部可笑的電視劇。而孩子們呢?他們玩什麽,看什麽,有人真正關心過嗎?如果孩子的精神世界裏也是一片沙漠,這個民族還有希望嗎?
*********************************************

《成才論》到此告一個段落,阿紫姑娘的評語十分中肯。這些沒有什麽新意的文字權當給中國教育號個脈,至於接下來能不能開個偏方,弄個秘籍,待俺休整一個階段,慢慢斟酌吧!

謝謝各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神在阿堵中 回複 悄悄話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702&postID=38246
悟兄請去看看!
阿紫紫的故事 回複 悄悄話 讚同先將你的成才論先放一段時間再繼續, 因為如果再寫下去很有可能走向另外一個極端.
我以前也認為國內的教育弊端太多, 比如說語言學習方麵, 純粹的應付考試,死扣語法. 等我自己進入這一行後發現這種教育方式並不是無可取之處. 一個很簡單的事實為例, PARIS有一間全法最好的同聲傳譯學院, 裏麵的學生百分之九十為中國人.
當初我選擇博士課題,選的就是從思想意識的不同研究中國人學習法語的正確方式, 我的觀點就是思想意識決定學習方法, 因為思想意識已經是確定的,而方法則是可以改變的. 然而我的導師完全不同意我的意見, 他認為西方的語言教學方式已經被證明為更科學的方式.
我想說的, 更科學的卻不是最科學的.
中國的教育問題追其根源是一種社會與思想意識問題, 要完全弄清楚決不是幾篇文章能理清楚的. 其實可以從反方向再行, 因為中國的教育並不是一無是處啊.
阿紫紫的故事 回複 悄悄話 說實話, 我不認為哈裏波特有多好看, 它一樣也存在許多說教的意味. 為什麽能風靡世界, 主要是宣傳做得好.
作為兒童文學, 它與傳統的童話很難比較.
國內不是沒有好的兒童文學, 比如浙江有個兒童文學作家趙冰波, 他沒念過大學, 他的小童話就寫得很不錯.可惜在國內宣傳主旋律的大環境下, 很難堅持自己的風格並為眾人所知.
另外我從小是讀鄭淵潔的童話長大的, 他的童話絕對不比外國人的差, 為什麽沒有造成世界性的廣泛影響? 這實際上與中國其他文學在世界範圍影響力的情況是一樣的.
神在阿堵中 回複 悄悄話 1,中國兒童文學重在好壞道德教育。國外的大多也是,本質上,但國外的不那末赤裸裸的說教。《哈裏·波特》的創意就了不起!魔法學校,虧她想得出來!
2,教育問題,人才問題,永遠值得探討。寫下去!我等你出書呢。王伯慶和施雨合寫的《我家有個小鬼子》就是探討教育問題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