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思考

(2006-12-01 15:24:52) 下一個
最近,偶爾看了一點兒關於思考的文章。總結一下心得。

思考不同於智商,一個人智商高並不意味他善於思考。思考需要智商,也需要鍛煉。就像是一種技術,需要天分也需要勤奮。長跑冠軍需要好的素質,也需要很多鍛煉。

經常思考,才能不斷長進。思考也有很多技巧,需要不斷的摸索才能熟練應用。尤其困難的是可以有創意的思考。

思考的常用工具可能包括:記憶,聯想,格局識別,推理,體驗,發明,靈感等等。

我簡單總結在生物科研中常用的思維工具,純粹瞎掰式的羅列:

1。模仿。很多現象在某個疾病或生物中發現了,可以試圖向其他疾病或生物中推廣。
2。推理。根據現有的知識,可以推理某一現象的存在和發生,進一步驗證。通常很難證明某一現象的直接存在,證明其推理現象,但是要提高警惕,直接證明和間接證明中的邏輯。這可能是最為常用最為有效的日常科研工具。正著說,反著說,time course, dose response, overexpress, knockdown, dominant negative, constitutively active, in vivo, in vitro, model system, complex system, in mouse, in human, in culture.
3。發散式科研。用實驗結果來說話,發現了現象在往回找原因,reverse genetics.為了發現而發現。
4。聯想比較。通過某一現象的發生,聯係類似事件,通過比較找出相同和不同。推斷可能的方向。
5。篩選。建立一個係統,通過一個庫的選擇,有誘餌來挑選陽性的相關聯的事物。Y2H, cDNA library, TAP 等等。
6。猜測。根據已知現象,作一個概率不大的推理。信不信由你,極為常見。
7。向一些已知的但仍有模糊的領域進軍,好多東西,我們並不知道我們其實不知道,改變既有的觀念,提出新的假說來驗證。建立假說,這個比較難,需要考慮各種元素聲稱一個比較均衡的學說。
8。道理都很清楚,類似的東西,就是有的效果好,有的就不好,沒什麽好說的,天時地利人和。實踐出真知型的發現。
9。還忘了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思維方式,簡化式思維。把體內現象轉到細胞培養皿裏,再轉到試管裏。建立一個有效的有用的係統是最難得的。Reporter system也可以說是一種簡化:luciferase等。
10。Visualization。GFP,Immune fluoresence, 都或多或少有關。還有好多biophysics的工具,crystallization and NMR.
11。幾個要素?whole picture, specific hypothesis, methodology.
12。建立地圖。genomics, proteomics, microarrays, interactomics, chip-chips,不管是什麽係統生物學的工具,可能為後來的研究打下根底,同時可以從宏觀上得到一些有限的理解。

以上比較混亂,有的是為了hypothesis,有的是實驗工具,沒有涉及structural biology, biophysics, bioinformatics等領域。總之是不全,慢慢來補全一下。有閑心的朋友們,請多多幫忙。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