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神劍”一個哥們的故事”有感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612&postID=2752
神劍哥們的故事很平凡,平凡到我們每個人的身邊,看著俺的哥們也一個接一個都離婚了,都是好人呀!俺很困惑,這世道到底咋的了?
就這個問題,俺寫了篇讀後感,可被俺家老土槍斃了,原因是立論不足,為此,俺幹脆上書架翻出老土在結婚那天送給俺的一本書,《愛與意誌》節選部分與大家分享。
《愛與意誌》
該書的作者,是美國著名的存在主義心理學家羅洛·梅。在這本著作中,羅洛·梅指出:在西方傳統中,有四種愛的形式。
第一種是性,西方人稱之為肉欲(lust)或力比多(libido)。其次是愛欲(eros),這種愛的驅力令人有繁殖和創造
的欲望。第三種是朋友之愛,希臘人稱之為philia,第四種是“同胞愛”,或agape,意指會為他人的福祉設想,譬如:
“神愛世人”即為此種愛的原型。
羅洛·梅強調人有選擇的自由,可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自由選擇;人類的潛力與責任感與人的自由是分不開的。
獲得責任感,是重新決定生活道路的唯一基礎條件。這一觀點,在《愛與意誌》中得到充分體現。
他認為人格有六個特征:
(1)自我中心,意指人的存在需要保持自我中心,以自我的存在為中心點。
(2)自我肯定,所謂自我肯定,意指個人為形成自我的中心性而對自己的督促與鼓勵。
(3)參與和分享。雖然個體必須保持自我中心,但個體必然與其他個體發生關係,在與他人發生關係的過程中,
個體與他人分享這一世界。
(4)覺知,指的是一種發現外在威脅或危險的能力。
(5)自我意識,意指一種個人跳出自己的圈子來觀察自己的能力。
(6)焦慮。焦慮是個體對威脅他的存在的反應,由於麵臨威脅是個體不可避免的,故焦慮成為人格的基本特征之一。
羅洛·梅指出:在人類文明的“過渡時代”,其主要價值危機就在於愛的全麵異化和意誌的普遍淪喪。在前一個過程中,由於現代人把性成功地分離出來,作為我們主要關切的事情,並以此來取代愛,遂導致性的放縱、愛的壓抑和人的冷漠;在後一過程中,則由於人越來越陷入外在的技術決定論和內在的無意識決定論,遂不可避免地導致放棄個人責任,喪失個人願望、意誌和決心。
羅洛·梅並不否認性的意義,性和愛欲構成了性愛的兩個側麵:性是來自後方的動力;愛欲則是一種來自前方的召喚。性與“理由”(原因)相關聯;愛欲則與“目的”相關聯。性指向的最終目標是滿足與鬆弛;而愛欲的目標則是欲求、渴望、永恒的拓展、尋找與擴張。“理由”是對於過去的考慮,它可以解釋你為什麽這樣做;“目的”則不然,它是你這樣做所要達到的目標。理由的概念與決定論相關聯,目的概念則意味著你把自己開放給新的可能性,因此它與自由相關聯。我們通過對新的可能性的洞察和響應,通過使它們脫胎於想象,轉變為現實的能力,參與到鑄造未來的過程中去。這就是積極的愛的過程,這就是我們的愛欲對自然和他人的愛欲的響應。
而什麽是愛欲?愛欲是人心中固有的傾向。愛欲是使人與他人,與萬物,與真善美結合起來的一種內在動力。愛欲創造生活、喚起激情,打碎舊形式創造新形式。愛欲給生命中紛紜雜多的質素以意義,給我們枯燥散漫的生活以形式,它是整合我們分裂狀態的凝聚力。它是永恒的拓展,自我的延伸,是不斷更新的動力。它推動人們不斷尋找真善美的更高形式······這種自我的不斷更新,乃是愛欲固有的屬性。
愛欲離不開激情。沒有激情的愛欲是長不大的,他永遠隻能是一個頑皮而淘氣的小孩子。激情則來自原始生命力(或原魔 daimonic)。原始生命力是一種更為深邃的生命動力,它超越於善惡之外,但卻是性與愛、創造與毀滅的力量源泉。
使原始生命力免於陷入混亂的最重要標準是對話,因為對話意味著個人處於一種關係之中,也就是說,在有利的環境中,我們能夠與他人站在一起,達成相互的理解。其另一重要標準是它自己的自我批評方法。你必須有起碼的謙卑,每個人自己的信念往往會有一種盲目性和扭曲:你自認為清醒,而這正可能是最大的不清醒。“認識你自己不過是一個人而已”是多麽困難。
正因為如此,所以意誌的功能並不在於壓抑個人內在的欲望,而在於組織、整合、保護和指導個人的內在欲望。
抗議作為人的意誌的開端,是非常重要的,但如果意誌始終停留在抗議上,它就始終不得不依賴於它所抗議的東西,因此抗議乃是發育不全的意誌,天長日久,你的意誌將變得空洞,而退居第二道防線---謾罵和指責----通過指責對方來獲得一種自以為是的安全感,這固然可以使我們得到暫時的滿足,可意誌活動越來越變得瑣碎無聊,喋喋不休,最後竟變成了完全的冷漠。這種意識的癱瘓,正是我們不知不覺造成的。
所以愛與意誌的重新結合,就是每個人的一個重要任務和重要成就。意誌必須摧毀過去的“樂園”,使我們有可能在新的層麵上體驗到與他人的關係,在成熟的意義上獲得自主,自由並從而肩負起自己的責任。意誌為我們奠定了這樣一種基礎,使我們有可能獲得一種相對成熟的愛。
此文值得學習和思考。謝謝分享!
“愛欲離不開激情。沒有激情的愛欲是長不大的,他永遠隻能是一個頑皮而淘氣的小孩子。激情則來自原始生命力(或原魔 daimonic)。原始生命力是一種更為深邃的生命動力,它超越於善惡之外,但卻是性與愛、創造與毀滅的力量源泉”-精辟!
沒有理論的武裝,咱就暫時靠直覺吧.
TO:DUE妹,過謙了,繼續努力,盡快找到能駕馭你的LG!俺要喝喜酒。:-)
TO:CHIHUO 終於搞懂你的名字啦!這亂七八糟的東西給男人看吧,俺也要跟你學當大媽大嬸,那多好呀!
俺想說的第一層意思是,了解自我,完善自己的人格。這很難,就像俺在《一腦子垃圾》裏說的,俺自己都不知道俺是啥樣子的人。但盡力而為吧,作者認為人格有六個特征,你仔細品品。了解自我,才能應對別人,社會。。。
“性是來自後方的動力;”俺理解“性”是自我本我的。
“愛欲則是一種來自前方的召喚”=互相勾引呀。:-)
“理由是對於過去的考慮。理由的概念與決定論相關聯,目的概念則意味著你把自己開放給新的可能性,因此它與自由相關聯。這句話解釋的很清楚呀,目的=你要去做的,你要達到的。
荊棘鳥是俺唯一看過不下10遍的電視劇,那時俺幾夜不睡,因為看不懂。俺理解某種意義上那是一種人生的“輪回”,(Maggie和她的母親)牧師並不知那是他的兒子,(兒子是他唯一一次失去理性的產物)兒子死了=牧師自己的肉體死了=靈魂在嗎?他追隨上帝一生,在知道親生兒子死的那一刻,他的靈和魂還在嗎?悲劇把個體的痛苦和毀滅演給人看,卻使人生出快感,也就是說,通過個體的毀滅,我們反倒感覺生命意義的豐盈和不可毀滅。推薦《悲劇的誕生》一書給你,悶的時候逗瞌睡。
關於外遇我前幾天給阿蘭留了幾句話,其實對此俺更寬容,因為俺覺得那不過是愛的一種放縱,但這種放縱導致離婚=失去責任。這個話題有待進一步探討。
俺還是覺著得先搞明白了,這樣才能感覺到“You are the best thing look good on me” (Bon Jovi 的歌,推薦)
正如“六脈神劍”,並不是任何習武之人都能使的了的,使不好,還沒傷著別人,倒先把自己弄的已是遍體鱗傷了,不是嗎?。。。
俺過幾天整理一下自己的原文,會貼上。反正不怕你砍。嫁雞隨雞,嫁狗隨狗,老土是俺當家的,掰扯不過他,還沒發現比他還能鎮住俺的男人,自然就得聽他的了。
這歌代表俺的心境呀,俺也相當 “confusing”。
《愛與意誌》一書除“序言”之外共有13章。
序言。羅洛·梅認為人類存在6大衝突: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人的心靈與肉體、不同文明之間、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之間的衝突。
第1章導論:我們的分裂性世界。愛與意誌過去一向被人們視為是對人生困境的解答,然而今天卻失去了基礎——獲得愛過去一向被人們視為確立自尊的依據和基礎,然而今天隨著離婚率的提高和性關係的開放,愛已變得迷離並瀕於毀滅——理性和意誌力過去一向被視為作決定和行動的能力依據和事業成功的標識,然而今天意誌本身的基礎卻成了需要追問的問題。
第2章性與愛的悖論。羅洛·梅認為,西方的愛有四種情形:一為肉欲,即性欲;二為愛欲,即導向生殖或創造愛的驅力;三為友愛,即兄弟朋友之愛;四為博愛,即獻身於他人幸福的愛。每個人對真實愛的體驗都是這四種類型愛的不同比例的混合。
第3章愛欲與性欲的衝突。這裏羅洛·梅回答了性為何會喪失其活力的問題。他認為性之所以喪失了活力乃在與性欲與愛欲的分離。
第4章愛與死。這裏羅洛·梅討論了愛與死的關係。
第5章愛與原始生命力。羅洛·梅認為愛與意誌的源泉就是這種原始生命力,這種自然性的力量。
第6章對話中的原始生命力。羅洛·梅認為原始生命力的發展有三個階段:在原始生命力被體驗為一種盲目衝動時,為第一階段;當原始生命力進入反對他人,攻擊他人,迫使他人來迎合我的需要和願望的自我確證時,為第二階段;當原始生命力成為一種同他人相互合作、相互肯定的力量時,為第三階段。
第7章意誌的危機。這裏羅洛·梅開始討論意誌的問題和意誌的危機。
第8章願望與意誌。意誌和願望是相互作用、相互關聯的。
第9章意向性。這裏羅洛·梅討論了意向性的含義。
第10章心理治療中的意向性。意向性是完整地理解願望、意誌和決心的基礎。
第11章愛與意誌的關係。羅洛·梅認為,愛與意誌都是經驗的聯結形式。
第12章關切的意義。關切是冷漠的對立麵,在關切的狀態中,某些事情顯得十分重要。
第13章意識的交融。羅洛·梅認為,愛與意誌都是溝通意識的形式,同時又都是一種情意,即一種影響他人和世界的方式。
本書的結尾,羅洛·梅滿懷期望地說:“因為在愛與意誌的每一個行動中,我們都同時既塑造著我們的生活世界,又塑造著我們自己。而這,也就是孕育和擁抱未來的全部含義。”
神劍這個故事平凡到沒法理解,想來想去,隻有找理論根據了。心理學這玩兒意,沒事兒時翻翻挺有意思,有病治病,沒病防病。
To:冰M,謝,如果能對MM有用,俺高興著呢。
老土在你們結婚前就看過了?真是讓人高山仰止,pfpf,還當禮物送給土姐,要是我老公送給我,肯定被我壓箱底,慚愧啊慚愧
雖然沒有全懂,但是感覺本文的核心就是愛與意誌是密不可分的,這是個值得讓人琢磨的觀點。過去人們(算了,就說是我吧)傾向於認為愛情是自然的,自發的,非理性的,無論多麽離經叛道,多麽罪過,比如荊棘鳥裏的牧師讓Maggie生了孩子可是又沒有讓人說(我是高中讀的,記不大清了,可能也隻看了表麵的東西,別在意),都是可以原諒的。一旦愛變得理性了,也就失去了美好和味道。
但是高人顯然站得高,指出愛欲推動人們不斷尋找真善美的更高形式。這種自我的不斷更新,是愛欲固有的屬性。意誌的功能並不在於壓抑個人內在的欲望,而在於組織、整合、保護和指導個人的內在欲望;愛與意誌的重新結合,就是每個人的一個重要任務和重要成就。人類的潛力與責任感與人的自由是分不開的。獲得責任感,是重新決定生活道路的唯一基礎條件。
所以,沒有責任的愛是低級的,並非自發產生的愛情都是值得頌揚或同情的。但是,說到底這是一種高的追求。倉廩實而知禮節,得吃飽了,有空了才有機會去琢磨這些事情。別說有多少人能達到這個層次,先說有多少人見過這些透徹的道理和理性的分析?既然沒見過,就不知者不怪了。旁觀者們見多了,也見怪不怪了,比如,大家現在對婚外情一類的東西都很寬容。
對思考過這些問題的人,可能會想到通過堅強的意誌升華到一個更高的愛的境界。有一個問題就是:這是一個艱苦的過程。會不會半途而廢呢?就象創業一樣,都知道成功之後是一種美好的成功的感覺,可是有多少人努了力到不了那裏,不光讓短短的人生變得更加艱苦,而且可能會喪失信心,連累周圍的人。轉到愛上,就是:我何苦愛得那麽艱苦,何必給自己那麽大的道德壓力和責任?我不管別人怎麽說,我是小人,你們君子有高標準就要求你們自己得了,饒了我吧。正因為困難大家做不到,或許這也是這麽多悲歡離合的原因之一。象這樣的想法,高人們是理解,還是努力挽救?
這文章/書雖好,不見得比老土夫人的原文好,不知老土為啥槍斃。他如此專製,老婆還那麽服服貼貼,這個家夥估計有兩下子。
最後說一下:這亂糟糟的音樂真是多此一舉.
的思維。總是讓人深思。這篇理性文章,我要再回來細品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