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不渴而飲的動物,所以,如果一切交由身體做主,那麽性是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的遊戲。一夫一妻製用婚姻的形式使性伴侶相對固定下來。這減少了雄性之間為爭奪配偶,而進行的無休止的競爭,留下了更多合作空間和養育子女的時間和精力。從這一點上說,一夫一妻製正是保證人類取得競爭優勢的關鍵。
但基本需求滿足後,人往往會生出“更上層樓”的願望,這從本性上符合人對自我膨脹的需要。你會滿足於一輩子對著一張臉嗎?拋開自製不算,你得承認人的天性是好奇而貪婪的。對於性伴侶的數量,男人的向往早已是公開的秘密,曆代的皇帝就是他們的榜樣。而女人,雖然“左擁右抱”並非美麗人生的最高目標,但多幾個人愛也無妨吧?況且人還有一個本性,就是喜新厭舊。當然這個“新”,並非都指新人,也可以是舊貌換新顏,就看你經營的本事了。
蒙古一夫多妻製引發我學界爭論———
最近,蒙古人民共和國部分媒體紛紛刊發文章,提出“一夫二妻或多妻”的好處,有人為此甚至建議蒙古立法機構修改相應法律條款。據報道,在蒙古關於是否能夠實行“一夫多妻”婚製,支持者與反對者展開了激烈交鋒。日前,這一話題也引起了我國國內學者的討論,支持者認為,“世界最終屬於一夫多妻者”;反對者強調,此舉有違“男女平等”精神和潮流;中立者則認為,選擇何種婚製,外界無權幹預和評判。
■新聞背景
蒙古一夫多妻製引發爭論
蒙古目前有約250萬人,女性占51%。單身母親家庭有6萬多個,其中不少是未婚媽媽,還有一大部分女性結了婚但沒有辦理結婚登記手續。因此,有人認為,實行“一夫多妻”,就會減少單身母親的數量。
近些年,蒙古牧區居民大量向城裏遷移,留在牧區的大都是婦女。一個男人可能同時與兩個或更多的女性保持性關係,由此出現了不少同父異母的孩子。如果“一夫多妻”合法化,孩子們就會知道誰是自己的父親,能有效地避免近親結婚。
有人主張,一個男人不僅要娶兩個老婆,第二個老婆最好是外國人。這不僅可以避免近親結婚,還可以改善人口質量。
持反對意見者認為,蒙古立法機構不會同意“一夫多妻”,“一夫多妻”將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不穩定的因素。
目前,蒙古貧富差距大,如果允許“一夫多妻”,有錢人能多娶幾個老婆,沒錢的就娶不到老婆。盡管現在一些有錢人背著妻子在外麵找情人,但大都是短期的,長期包“二奶”、“三奶”的不多。如果正式娶“二老婆”、“三老婆”,“大老婆”根本不會同意,必然影響家庭和諧。
不同環境之下有不同答案
從人的本性上講,我認為江曉原先生的看法有一點道理;但僅此一點而已。而從法律上講,“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則是禁止的。
但是,需要強調的是,關於這個話題的爭論,倘若脫離了當地的環境,都是沒有意義的。
一夫一妻製的流行是有偶然性的
默道克世界民族誌抽樣調查表明,“70%以上的社會允許一夫多妻婚。”(Carol R.Ember等:《文化的變異》)然而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卻是另一種現狀,全世界很多國家采用的是“一夫一妻”婚。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是受到宗教的影響。因為基督教支持“一夫一妻”婚,而基督教文明成了強勢文明,所以很多國家在上個世紀就頒布了“一夫一妻”婚姻製度的法律。而在此之前,很多國家采用的是“一夫多妻”婚,其中包括舊中國,實行了數千年的“一夫多妻”的婚姻製度,即便是在新中國成立後,在廢除“一夫多妻”婚製的前提下,仍存在“一夫多妻”的現象,因為對舊社會遺留下的“一夫多妻”現象隻能持容忍態度。
現在,世界上普遍實行“一夫一妻”婚,這是偶然的。說“一夫一妻”發乎人本性是不對的,它其實是受基督教影響形成的,而基督教文明成為強勢文明是有偶然性的。如果某個國家根據國情修改了政策,采用了“一夫多妻”,我們旁觀者不應該認為其是進步或倒退———認為蒙古是倒退的是沒有道理的,如果哪個國家認為那樣(實行“一夫多妻”婚)好,應容忍它而不是幹涉它。事實上,實行“一夫一妻”婚的社會,無論在東方還是在西方,都有“多配偶傾向”。“彌補”的辦法有婚外戀、離婚、嫖娼……比如說,一個男人離過好幾次婚,這就是“多妻”。例如,前不久,一個德國學者的著作認為,“一夫一妻”是有弊端的,很多人是通過離婚達到“一夫多妻”的結果。他認為一生中有4到5名配偶比較合適。現在的演藝明星高頻率的離婚就展示了這種生活,他們以這種方式實現了對“一夫一妻”的“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