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成長的責任-關於楊麗娟父親自殺的感想

(2007-03-29 19:13:46) 下一個

   看這一連串的新聞標題:

 “對話楊麗娟母親:女兒沒錯 最大的錯是劉德華”

 “楊母要劉德華完成死者遺願 向死者遺體鞠躬”

 “楊麗娟駁斥劉德華公司聲明 放言"父親不能白死"

網友的跟貼多半是罵這一家人是瘋子,應該送精神病院,應該去看心理醫生.也有的罵媒體的炒作. 我個人認為,這是一個家庭的悲劇.劉德華肯定是沒有錯:他被無辜的牽扯進了一家人的悲劇中,隻因為他是個名人.

"對話楊麗娟母親”的心理分析很好:楊父自殺或為了解脫. 見劉德華就隻是一個借口,是他女兒逃避個人成長的責任,也是他們一家逃避她成長的責任的借口。但是,等見了劉德華後,這個借口就沒有了,他們就得直接麵對這個責任了。 68歲的楊父,無法麵對這個責任。於是,他選擇了再次逃避。

我想起了我的以前的一位同事.一個長相不錯的女孩,本市名牌大學畢業,有很好的家庭條件,父親是一家大廠廠長,母親是醫生,隻有這一個女兒,從小就萬千寵愛在一身. 我們辦公室流傳著很多關於她的趣聞逸事:

她進單位前一天,她母親把她的書和用品先送過來,並擦桌子打掃衛生.

她來的第一天,就要求一位比她稍年長的同事陪她玩小汽車.

她進單位第二天,用手機在走廊大聲給她媽媽打電話: 這裏的人都不好,沒人陪我玩.

第三天請假休了一個星期.

因為她上班太隨便,想來就來,想不來就不來,我們領導找她爸爸談話. 可她爸爸說:就讓她掛個名吧,她的工資我來發.

上班半年,因為一件小事與別人口角,領導勸解,立即給領導一掌,把領導眼鏡打掉.

上班一年,進了精神病院.隨即長期休假在家.

吃過數次安眠藥,都因搶救及時救過來了.

出院後, 因為男朋友(是她爸爸的下屬)要分手, 從六層樓跳下, 命大,隻摔斷了腿.

一天夜裏我加班,她忽然來到辦公事的藥櫃找東西.我問她找什麽,她說:找氰化鉀要自殺.我嚇了一跳,趕緊拉住她.她向我哭訴:她爸爸媽媽不愛她,不讓她見孩子.天啊,她還生了孩子!

我相信她的內心是痛苦的:她從來沒與身邊的世界相適應過,她沒有基本的與人交往的能力.她的父母一定很痛苦:他們給了她生命,卻沒教給她生活的能力.他們那樣要強的人,卻生了個這樣的一個孩子.她並不弱智,她也是名牌大學畢業,可以說智商不低,但是情商恐怕低到了沒有.她沒法應對哪怕一點點的挫折與不如意.她沒法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如果父母在可以靠父母,父母不在了靠誰隻有天知道.

這種心靈殘疾是沒藥可醫的.

所以,當我們教育孩子的時候,首先要教會他生活的能力.而學會生活,首先要學會愛自己. 預防孩子心理的殘疾比預防任何疾病都重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白林 回複 悄悄話 老人可憐呀。女孩找明星總有點讓人擔心:)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