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 3 月 14 日溫總理答記者問摘錄:
我將在最後一年 守職而不廢,處義而不回 ,永遠和人民在一起。
我懂得政府的一切權力都是人民賦予的,我所做的工作都是應盡的責任。我為能做人民的公仆而為人民辦些實事而感到欣慰。我真誠希望,我,連同我這一生,給人民做的有益的事情,人民都把他忘記,並隨著我日後長眠地下而湮沒無聞。
由於能力所限,再加上體製等各方麵的原因,我的工作還有許多不足。雖然沒有因為不負責任而造成任何一件事情上的失誤,但是作為國家最高行政機關的負責人,對於我在任職期間中國經濟和社會所發生的問題,我都負有責任。為此,我感到歉疚。在最後一年,我將像一匹負軛的老馬,不到最後一刻絕不鬆套。努力以新的成績彌補我工作上的缺憾,以得到人民的諒解和寬恕。 入則懇懇以盡忠,出則謙謙以自悔。 我將堅守這個做人的原則,並把希望留給後人。
我秉承 “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 的信念,為國家服務整整 45 年,我為國家、人民傾注了我全部的熱情、心血和精力,沒有謀過私利。我敢於麵對人民、麵對曆史。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
粉碎 “ 四人幫 ” 以後,我們黨雖然作出了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實行了改革開放。但是 “ 文革 ” 的錯誤和封建的影響,並沒有完全清除。 隨著經濟的發展,又產生了分配不公、誠信缺失、貪汙腐敗等問題。我深知解決這些問題,不僅要進行經濟體製改革,而且要進行政治體製改革,特別是黨和國家領導製度的改革。現在改革到了攻堅階段,沒有政治體製改革的成功,經濟體製改革不可能進行到底,已經取得的成果還有可能得而複失,社會上新產生的問題,也不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文化大革命這樣的曆史悲劇還有可能重新發生。每個有責任的黨員和領導幹部都應該有緊迫感。
當然,我深知改革的難度,主要是任何一項改革必須有人民的覺醒、人民的支持、人民的積極性和創造精神。在中國這樣有 13 億人口的大國,又必須從國情出發,循序漸進地建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這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但是改革隻能前進,不能停滯,更不能倒退,停滯和倒退都沒有出路。我知道,人們不僅看我說什麽、我的理想和信念,更看我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實現什麽樣的目標。我可以對大家講,為了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隻要還有一口氣,我就奮鬥一天。
在我擔任總理期間,確實謠諑不斷,我雖然不為所動,但是心裏也不免感到有些痛苦。這種痛苦不是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的痛苦,而是我獨立的人格不為人們所理解,因而我對社會感到有點憂慮。我將堅持 “人言不足恤” 的勇氣,義無反顧地繼續奮鬥。
守職而不廢,處義而不回。
出自 ( 漢 ) 黃石公《素書》
釋義:恪守信義,而不稍加改變;受到嫌疑,而能居義而不反顧。
入則懇懇以盡忠,出則謙謙以自悔。
出自 ( 元 ) 張養浩《三事忠告》之《廟堂忠告·獻納第九》一章
釋義:入朝應該勤勤勉勉、竭盡忠心 , 出朝則應該謙遜謹慎、自我責備。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出自《孟子·滕文公下》
釋義:“《春秋》 , 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 : ‘知我者 , 其惟《春秋》乎 ! 罪我者 , 其惟《春秋》乎 ! ’”大意是說,我 ( 孔子 ) 做的這些事、寫的這本書,後人一定會毀譽不一,褒貶不一的,但我隻要認為這是對的、是有價值的,不論別人如何評說,我都會堅定地做下去 !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出自司馬遷《史記》,
意思是說誠實對待君主反而被懷疑,忠誠卻被奸臣誹謗。
人言不足恤
出自《宋史 · 王安石列傳》,王安石變法時說出 “ 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 人言不足恤 ” 的豪言。
釋義:對流言蜚語無需顧慮。
謠諑 :造謠誹謗的話
溫總理的肺腑之言令人感佩
《 北京青年報 》評論員李星文
2012/03/15
作為政府部門的最高領導人, 能夠勇於麵對任期內出現的問題,真摯地表達歉疚之情,反思病灶之所在,這是一種十分坦誠的舉動。 隻有政府部門有檢討得失的自覺,才可能有校正航向的主動選擇,這種反思因此而倍顯珍貴。
昨日,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閉幕後,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第 10 次在“兩會”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其間,溫家寶坦承直麵政治體製改革、房價、兩岸關係等諸多熱點難點問題,精彩回答不斷。
這是溫家寶最後一次以總理身份在“兩會”後答記者問。這一次,他仍然顯示了對經濟問題的胸有成竹,對古典詩文的靈活運用,但同往年緊扣記者問題作答不同,溫總理今年 說了很多感慨和告別之言 。他表達了對國家和人民的 忠誠之心 ,留下 兢兢業業 站好最後一班崗的承諾,更顯示了願意聽取各方麵意見把工作做得更好的 開明心態 。
每到換屆之年,總是容易人心浮動,而那些操勞多時的官員難免產生鬆弛懈怠之心。溫家寶顯然對此問題有所預見,他說:“我將在最後一年守職而不廢,處義而不回,永遠和人民在一起。”“我將像一匹負軛的老馬,不到最後一刻絕不鬆套。”“在我任職的最後一年,我們政府將做幾件困難的事情,一定要做,努力做好,而不留給後人。”中國處在一個國際風雲變幻,國內難點熱點問題頻生的時刻,改革已到深水區,每前行一步都要付出更艱苦的努力,溫總理公開表達 勤政決心 ,既是在闡述自己不拋棄、不放棄的信念,也是對所有政府工作人員的激勵和鞭策。
一年之後,溫家寶將從總理職位上卸任。他這樣描述過去:“我擔任總理已經 9 年了,這些年過得不易,也不平凡。”“我為國家、人民傾注了我全部的熱情、心血和精力,沒有謀過私利。”“我可以對大家講,為了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隻要還有一口氣,我就奮鬥一天。”的確,在過去的 9 年裏,中國經曆了太多的榮耀時刻,也應對了太多的急風險浪。在天災過後的瘡痍之地,在發生安全事故的傷亡現場,總是出現溫家寶憂心忡忡的麵影。在物價快速上漲、房價急劇飆升的時刻,國務院總是出台調控政策予以迎頭阻擊。盡管有些時候,調控政策未必能十分見效,一個大國的總理也難以像指揮雙手一樣,總能對整個經濟運行係統指揮如意,但溫總理 務實的姿態、親民的立場、勤勉的精神 ,通過一個個細節、一次次談話、一項項政策,為每一個關心中國現狀的人所感知。
這一次,溫總理還對某些問題的出現進行了自我反省。他說,“作為國家最高行政機關的負責人,對於我在任職期間中國經濟和社會所發生的問題,我都負有責任。為此,我感到歉疚。”“群眾也在責怪我們,說房價越調越高,政策不出中南海。”作為政府部門的最高領導人, 能夠勇於麵對任期內出現的問題,真摯地表達歉疚之情,反思病灶之所在,這是一種十分坦誠的舉動。 隻有政府部門有檢討得失的自覺,才可能有校正航向的主動選擇,這種反思因此而倍顯珍貴。
而且,他不僅表達了內省之意,也顯示了直麵批評的開明心態:“在網上聽到有‘拍磚’的聲音,我並不感到奇怪,我以為這是正常的事情。”“我甚至考慮,把一些經常批評政府的代表人士請到中南海,麵對麵地聽取他們意見。”在很多官員聞過則怒,視批評者為寇仇時,溫總理已經考慮“要創造條件讓人民監督政府”。中國正處在一個眾聲喧嘩的多元表達時代,閉目塞聽、閉門造車的做法已然過時,政府部門必須在公眾監督下開展工作,國家才能更快更好地發展。
溫家寶在今年“兩會”上帶有告別意味的答問,讓我們聽到了國家領導人的肺腑之言,看到了一個大國總理為政的不易。希望更多的公職人員能為溫總理的 敬業精神、忠誠品質和開明胸懷 所感染,把今後的工作做得更好。
去年兩篇評論溫家寶的文章
溫總理最後的衝刺
薑維平
不論人們對溫家寶如何褒貶評價,不論他本人怎樣應對輿論的撞擊,不論以後中國政局如何演變,我們都不得不承認:在目前中南海的領導人中,溫家寶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官員。 2000 年以前,我接觸了中共許多官員,那時我還在體製內,他們沒有必有提防我,故我的觀察是全麵的。我認為, 假如中國的各級領導人,有三分之一者,類似溫家寶或學習他,我們的國家就絕對不是現在這種兩極分化,無法無天的樣子 ! 從溫家寶目前的言談舉止看,他將在最後的兩年任期裏進行最後的衝刺,也許他會失敗,但他的確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些許的希望。
有許多朋友指責溫家寶是在 虛偽地做秀 ,我認為 這並不符合事實 ,隻要我們閉上眼睛,把 2008 年的汶川地震的畫麵在腦海了重過一遍,首先看到的是溫總理第一時間親臨災區映秀鎮的情景,他眼裏的淚水,他匆忙的腳步,他深情的呼喚,這完全是突發事件來臨時,一個普通的善良人的正常反應,把這一畫麵和“六四”前夕,他隨同趙紫陽探望學生的照片疊印在一起,再回顧“六四”學運積極參與者,目前流亡在巴黎的張健的證詞, 我們沒有任何理由懷疑溫家寶的真誠,勇敢和大度,他是活著的趙紫陽和胡耀邦, 我們不要等待中國開明的領導人,失去了權力以致生命之後,再去紀念他,緬懷他,我們應當在此時此刻就給他多一些鼓勵 !
也許是以前我們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心裏對中共充滿了仇恨,但現在,不妨把溫家寶和民主政治國家和地區的領導人做個比較,就會理性地平和下來 !2008 年汶川地震發生後,溫家寶是立即乘坐直升機,冒險趕往抗震救災第一線的,以前我多次參加類似的采訪活動,深知第一時間和第一線意味著生命危險,這時既使想做秀也來不及避難,因此,它最能反映和檢驗一個人的品質。我對美國總統布什不存在任何偏見,由於他曾在到訪中國時向國家領導人遞交了一份政治異議人士名單,其中就有我的名字,故我對他心存感念。但是, 2005 年,在美國卡特裏娜颶風來臨的時候,他隻是乘坐專機空中鳥瞰視察,並沒有像溫家寶那樣第一時間走進災民中間。同樣的, 2008 年的緬甸熱帶風暴襲擊,丹瑞將軍是兩周後才親臨現場。台灣的馬英九呢, 2009 年的“ 88 風災”,他的表現更是倍受指責 ! 所以,我們不能用共產黨無視事實的笨辦法罵中共的領導人,那樣就失去了讀者和人心 ! 也錯過了為溫家寶加油,為中國進步呐喊的良機 !
非常明顯的是, 溫家寶已經意識到跛腳鴨式的改革,使中國有可能“政亡人息”,既得利益集團的阻撓成了中國進一步健康發展的瓶頸,於是,他毫不畏懼,大聲疾呼 ! 我們應當明白,正因為沒有了毛鄧式的政治強人,才可能出現這種變局前的不同凡響。據西蒙周報道,早在 14 年前,中共十五大政治報告開始起草時,就曾經發生了一場有關“法治國家”的用字爭論。有人認為,該把立刀旁的“製”表述成“法製” ; 有人則表示,該用水旁“治”表述為“法治”。最終, 1997 年 9 月 12 日通過的報告,采用了“治”:“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2008 年 5 月 4 日,溫家寶在與中國政法大學學生座談時解釋說,“法製”還是“法治”,“雖然一字之差,但意義大不相同。光講製度的“製”,隻提到製度建設層麵;而治理的 “治”,就提到了治國的層麵。他還透露,組織主持起草該報告的人,就是他自己。這說明 溫家寶一直在思考著人民關心的法治問題 。
當然,說“法製”也好,講“法治”也罷,一黨執政的中共都沒有做到,溫家寶是中國體製內的一員, 黨性決定了他並不能力挽狂瀾 。共產黨是搞所謂集體決策的, 雖然他早已看到了社會的弊端所在,但大多數的中共官員不讚同溫家寶的理念。黨性成了泯滅良知的緊箍咒,這既是溫總理的悲哀,也是大多數國人的通病 !
正是為了告別這些無奈,悲哀和流行病,也是因為時機成熟,他才做出了異乎尋常的舉動。我們應當細加分析溫總理近期的兩次表態。一次是 8 月 21 日, 在深圳慶祝特區成立 30 年之際,溫家寶第 8 次到深圳考察。 他強烈地要求深圳官員推進政治體製改革。他說,沒有政治體製改革的保障,經濟體製改革的成果就會得而複失,現代化建設的目標就不可能實現。要繼續解放思想,大膽探索,不能停滯,更不能倒退。停滯和倒退則會葬送一切,最終隻會是死路一條。 顯然,他想在最後的衝刺過程中,觸及敏感的政治體製改革的問題,並作好了應對各種可能性的思想準備,他深知,這裏的危險不亞於汶川地震 ! 但他信心已定,別無選擇 !
另一次是在 8 月 27 日 ,溫家寶在主持全國依法行政工作會議時說,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是中國政治體製改革邁出的重要一步。在和平建設時期, 執政黨的最大危險是腐敗,而孳生腐敗的根本原因是權力得不到有效監督和製約。這個問題解決不好,政權的性質就會改變,就會人亡政息。隻有政府嚴格依法行政,才是規範權力運行和防治腐敗的治本之策。 這段話切中社會矛盾的要害 ! 當然,他的目的是為了維護中共的統治,但他的觀點如能實現,將為下一步的多黨競選和憲政民主提供一個廣闊的平台。
像溫家寶這樣,在短短的一周時間裏,兩次高調地闡述政治體製改革的必要性,是耐人尋味的。這表明了 他急切的心情。 而隨後胡錦濤的回避和沉默,以及南北媒體的論戰,海外輿論的嘩然,則說明了常人政治下中南海的困局和焦慮。毫無疑問,在中國改革開放走過了 32 個年頭,國家攀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胡溫體製整整運行 8 年之後,中國的政情民意順應著世界潮流,日趨急迫地呼籲政治體製改革。隻是貪得無厭的既得利益集團寧可社會動亂,政亡人息,也不想放棄財富和特權,從官員們的親友移居海外和轉移財產,如同螞蟻搬家一樣的情景,即可一葉知秋。
我們看到,盡管溫家寶在地震中積聚了很大的威信,但在強人已去之時,他還需要借助胡耀邦的旗幟,凝聚黨內外改革派的力量,故此, 4 月 15 日 ,他趁著胡錦濤外訪之機,通過《人民日報》發表了《再回興義憶耀邦》一文。他雖然濃墨重筆地讚揚了當年提攜他的前任總書記注重調查研究、體察民眾疾苦的作風,並未談及他主張進行政治體製改革,限製最高領導人權力的主張。但意在筆先,已引起社會各界對胡耀邦的無限聯想 ! 至今觀之,是其微妙的伏筆。我認為, 溫家寶用胡耀邦來引路,是明智之舉, 因為在現在的中南海領導人裏,還沒有人敢非議他,這一點與毛澤東不同,別看中共的許多人至今不敢否定毛,並把他的畫像掛在天安門城樓上,把毛屍擺在紀念堂裏供人瞻仰,但內心深處,有幾個人不蔑視和憎惡他 ?! 在民間又有幾人願意回到文革動亂之中苟延殘喘 ?!
還有人指責溫家寶 隻說不做 ,但領導人的講話已是他本職工作的一部分,由最近的謝朝平文字案的柳暗花明,方舟子遇襲案的迅速告破,北京專門截訪的安元鼎保安公司被查處,廖亦武的成功出境,餘傑的繼續筆伐,李祿的低調回國,等等, 都是溫家寶高調呼籲政改的結果 ! 都是中國發生變化的細微之處 ! 現實正在證明,上任之初,溫家寶曾形容他自己是 “是一個溫和的人,但同時又是一個有信念、有主見、敢負責任的人”。此言不虛 ! 說他有“信念”和“主見”,我們可以重溫他 3 月份,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詩一樣的語言:“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公平正義比太陽還要有光輝”。在此後的記者會上,他提出:“促進社會公正和諧,讓人民更幸福,更有尊嚴地活著。” 6 月 1 日 ,他在東京接受記者專訪時更清晰地描繪了 中國政治體製改革的路線圖:第一是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保證公民的選舉權、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 ; 第二是完善社會主義法製,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 ; 第三是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 ; 第四是實現人的自由和全麵發展。 說他“敢負責任”,可以用他當年肯定和承認普世價值的舊聞為證。 2007 年,他在兩會上答記者問時指出, 社會主義民主與法治不是背離的,民主、法治、自由、人權、平等、博愛,這不是資本主義所特有的,這是整個世界在漫長的曆史過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類共同追求的價值觀。 這一表述,已使他與中共黨內的保守派劃清了界線 ! 正是在這一價值觀鼓舞下,他進一步提出:“我們要完成兩大任務,推進兩大改革。兩大任務,一是集中精力發展生產力,二是推進社會公平與正義 ; 兩大改革,一是推進以市場為取向的經濟體製改革,二是以發展民主政治為目標的政治體製改革”。此後,他正是基於這一全新理念,開始最後的衝刺的 !
假如我們再 把溫家寶和薄熙來做個比較 ,更會發人深省。溫總理致力於製度層麵的變革,他希望通過有效的製約和監督機製,使官員免於貪腐而坐牢,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雖然其目的是鞏固中共的統治,但隻要撕開了製度上的口子,民主訴求就會一瀉千裏;而薄熙來呢,他企圖把中共多年積累的罪惡,轉嫁到政敵的身上,用紅歌把老百姓引回文革時代,靠虛構的毛青天,薄青天,以嚴刑酷法,揭露和阻斷對立麵官員的腐敗,而一旦官員對己歌功頌德,就不計其貪婪,並且以法治的崩潰和人權的徹底喪失為沉重代價 ! 故二人的前進與倒退,不可同日而語。
因此,溫家寶順應了民主火車頭的前行方向,其最後的衝刺應有勝利的必然性,但還有兩個嚴峻的問題,如同跨欄的橫杆一樣擋在他的麵前,一是如何爭取胡錦濤的支持,與其過去有舊的胡錦濤,似乎在八麵玲瓏地回應中南海各派勢力的角逐,無可奈何地拖延政改而至 18 大交班。顯然,他缺乏創新思維,也不想名垂千古,和溫家寶的主張背道而馳,但沒有他的首肯,溫家寶便孤掌難鳴 ; 二是與薄熙來等高官一樣,溫家寶屁股上也有屎,即子女親友經商的問題,非常顯然,這是製度的衍生品,也是他們的軟肋,由於溫家寶已三令五申政改,觸及到了既得利益集團的痛處,故如果 18 大之前,他政改的目標還是停在高調清談的層麵,而薄熙來擠進了政治局常委,並進一步掌權,溫家寶就將為子女的以權謀私而付出血的代價 !
從這個意義上講,溫家寶開始了衝刺,但以後奔跑的速度和到達終點的希望,都具有某種不確定性。由於日後的民情和政局還不好預測, 他究竟會不會成為又一個中途忽然倒下的胡耀邦,或趙紫陽,也是一個謎團 ! 不過,從目前他的出發點來看,他似乎在尋找同盟軍和突破口 ! 在深圳特區成立 30 周年之際,溫家寶將政治體製改革切入點的鎖鑰意圖交給深圳,但汪洋好像還態度不夠明晰,堅決。此前,深圳的多種政改相關嚐試,如公推直選,行政權等三分試驗,地方大部製改革,等等,均已出籠,但萬變不離其宗:一黨執政,別無分店。不知道溫家寶是否明白:這是他所說的“死路”胡同裏一條致命的真正的死穴 ! 中共似乎要走到底,走到黑 !
因此,我的預測是, 他已經沒有了退路 ! 如果不能在最近兩年裏跨越前述的兩個橫杆,他步胡趙後塵忽然出局並被誣陷整肅的可能性很大,而他的“壯誌未酬身先死”,則會引發又一輪社會激烈的動蕩。 正如西蒙周一篇評論說的那樣:“中國式的政治體製改革無前車之鑒。盡管溫家寶描繪出了路線圖,但到現在還沒有成功的實踐者。二,改革勢必觸動既得利益集團和新權貴集團的蛋糕,並進而引發左右之爭、製度之辯,甚至派別鬥爭。三,政治體製改革不像經濟體製改革那樣成敗清晰可見,在穩定的前提下,冒風險的動力難免天生不足。”於是,中國又回到了“六四”前後,人們能否汲取流血的教訓,走台灣國民黨蔣經國式的民主和平轉型之路,建設一個富強加上民主的新中國,是溫家寶最後衝刺的啟迪所在 !
溫家寶,拿出你地震中的勇氣奮力一搏吧 !
2010 年 9 月 28 日於多倫多
(薑維平: 1957 年生。曾任職新華社,高級記者。 1995―2000 年任香港《文匯報》駐東北辦事處首席代表。 1999 年 6 月到 9 月期間,以筆名在香港《前哨》雜誌發表文章揭露遼寧省省長薄熙來掩蓋腐敗問題。 2000 年 12 月被大連市國家安全局以“向境外非法提供國家機密罪”、“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逮捕。 2002 年判處 8 年有期徒刑,後在國際壓力下改判 6 年。 2006 年 1 月在胡錦濤訪美前獲釋, 2009 年 2 月獲得加拿大公民及移民部長的特許,移居加拿大。)
溫家寶,中國人民的大英雄
胡星鬥
(刊發時間: 2010-10-09 10:30:51 光明網)
溫家寶總理是中國人民的大英雄,是當代中國的真男子 。一個多月以來,溫家寶六提政治改革,在肅殺的秋冬,表現出無與倫比的勇氣,尤其是 9 月 23 日他在接受 CNN 的專訪時發出了堪稱 “ 驚天動地 ” 的聲音: “人民對民主和自由的向往和需求是無法阻擋的”;“任何黨派、組織和個人都不得有超過憲法和法律的特權,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我認為這是現代政治體係中的重要特征。我將我的政治理念歸納為四句話:讓人有尊嚴的幸福生活,讓人感到安全可靠,讓社會充滿公正,讓人對未來充滿信心”;“盡管社會上存在各種各樣的議論,盡管存在各種各樣的阻撓,我仍然要堅定不移在我能力範圍內,貫徹我的理念,加快政治改革的步伐。我想用兩個詞來表達我的決心‘風雨無阻,至死方休’”;“是人民以及人民的力量決定了國家的前途和曆史。人民的希望和意願不會止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溫家寶的 “ 呐喊 ” 代表了官場的良心、民族的希望,反映了人民不屈的意誌、社會進步的呼喚,這鏗鏘有力的聲音震撼著每一位炎黃子孫的心靈。
此前,溫家寶在深圳講話中引用和深化了鄧小平的思想: “ 不僅要推進經濟體製改革,還要推進政治體製改革。沒有政治體製改革的保障,經濟體製改革的成果就會得而複失,現代化建設的目標就不可能實現。 ”“ 要繼續解放思想,大膽探索,不能停滯,更不能倒退。停滯和倒退不僅會葬送 30 多年改革開放的成果和寶貴的發展機遇,窒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勃勃生機,而且違背人民的意誌,最終隻會是死路一條。 ”
針對目前中國的人治泛濫、法治不彰,溫家寶在全國依法行政工作會議上則指出,依法行政是現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標誌,必須 “ 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 ” ; “ 在和平建設時期,執政黨的最大危險是腐敗,而孳生腐敗的根本原因是權力得不到有效監督和製約。這個問題解決不好,政權的性質就會改變,就會人亡政息 ” 。
可以說, 溫家寶是鄧小平改革開放事業的真正繼承者, 他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大旗,不斷呼籲解放思想和政治改革;他關注民權,心係民生,嘔心瀝血,行走在貧窮的農村、危險的礦井,第一時間出現在地震災區、泥石流現場 …… 無數的中國人為之感動,曆史將永遠記住這位偉大總理的名字。
溫總理在答中外記者問時指出: “ 民主、法治、自由、人權、平等、博愛,這不是資本主義所特有的,這是整個世界在漫長的曆史過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類共同追求的價值觀。 ”
他認識到普世價值是執政黨的立黨之本、共和國的建國之基。
數千萬先烈為了民主自由的普世價值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然而那個曾經追求崇高理想的群體如今墮落成了既得利益集團, “ 民主 ” 、 “ 自由 ” 成為這些人的眼中釘、肉中刺,成了 “ 敏感詞 ” 、 “ 過濾詞 ” ,他們對得起為了民主自由而犧牲的先輩或戰友嗎?幾千萬屍骨壘起了共和國大廈, “ 共和 ” 二字本身就包含了民主自由的涵義,現在利益集團、反動勢力要禁絕 “ 民主 ” 、 “ 自由 ” ,本質上他們是在顛覆共和、顛覆共和國!
所幸的是,人民英雄溫家寶像孤獨的戰士、勇敢的騎士,捍衛著立黨的根本、建國的基石。
溫總理並不孤獨,其身後站著13億人民的絕大多數。
少數人不了解高層政治,指責幾乎孤身奮戰的總理 “ 作秀 ” , “ 隻說不做 ” ,他們不了解溫家寶隻是九人中的一人、九票中的一票,微不足道,他的決策權隻在經濟領域。要求他廢除勞教製度、釋放什麽人,並不是他能夠做到的。而且,對於政治家來說 “ 說話就是做事 ” ,就是一種社會動員,其威力和價值可能超過做一兩件具體的事情。
有人指責溫家寶隻是為了挽救現有的體製,他的講話經常使用 “ 社會主義 ” 等等概念,他並沒有提出司法獨立、新聞自由等等普世價值。這種看法十分幼稚,溫家寶身在體製內又想推動社會進步,如果完全摒棄體製內的話語體係(其實,真正的社會主義也不是壞東西),那麽他早就下台了,哪有機會多為人民做好事?更何況,如今民粹主義、極左派早就在攻擊他走資本主義道路,他已經是腹背受敵。所以,溫家寶獨特的話語恰恰體現了他的政治大智慧。
還有一些人把支持溫總理稱作 “ 幼稚病 ” ,認為是明君清官心態和奴才心態的表現。其實在公民社會,官員既可以被批評也需要被表揚,隻不過一切評判都是建立在人格平等的基礎上的。誠然中國不必期待明君清官,但對於具有現代理念的政治家,公民有責任表現出歡迎和熱忱。
當然,我們更期待並全力支持溫總理實現他的雄心壯誌 ——“ 全力促成政治改革的事情 ” ; “ 讓公平正義比太陽還要光輝 ” 。
也許溫家寶是目前中國最弱勢的官員,有人樂見他四麵楚歌,但絕大多數中國人都將力挺人民的英雄 —— 溫總理!
胡星鬥: 男, 1962 年出生, 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 1978 年進入華中科技大學(原名華中工學院), 1985 年研究生畢業 ,1999 年為教授。
著有《問題中國》等。胡星鬥是對二元戶籍製度、勞動教養製度進行違憲審查的首倡者;撤消鄉鎮政府、廢除行政型信訪製度的主要倡導者之一;縮小省級轄區、建立副省級直轄市、遷都、 “ 高貴中華,文明中國 ” 、平等權利運動的提出者;同命同價、反壟斷等活動的代表者之一。提出了建立 “ 中國問題學 ” 、 “ 人文經濟 ” 、 “ 公平市場經濟 ” 、 “ 現代農村製度 ” 、 “ 現代反腐敗製度 ” 、 “ 現代中華文明 ” 、 “ 憲政社會主義 ” 、 “ 古典式管理 ” 等一係列新論點。
沙葉新評論溫家寶:
在香港國際筆會上的演講
沙葉新
2007 年 2 月 3 日晚
(摘錄)
溫總理的這個講話(按:指 2006 年 11 月溫總理在全國作家代表大會上的講話),發表之後,好多朋友都說好。我認真讀了,看了兩遍, 果然難得 。好在哪裏?好在 不是官樣文章,沒有一點黨八股 。好在 有真情實感,發自內心 。好在它和以前在這種場合的講話完全不一樣。
怎麽個不一樣?
一、以往凡是二、三、四把手講話,一定要引用一把手的重要指示、經典語錄,發表在報刊時,還要用黑體字突出出來。這是官場規矩,不可僭越。這次溫總理的講話,居然 沒引用當今一把手的任何指示和語錄 ,隻引用了早已過世卻尚未過時的外國革命導師的語錄。但他隻用了馬、恩的,沒用列、斯的。這有很大區別和用意,我不細說。而且他引用的是馬、恩在《共產黨宣言》中的一句話:“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自由發展的條件。”這句話是所有教條主義者、原教旨主義者最忌諱用的,但溫總理引用了,他當然讚同這句話。引用革命導師的話,引用什麽話,不引用什麽話,大有學問,尤其是在中國,這也不細說了。總之,溫總理的講話,他所說的和所引用的都是自己要說的話。對比以前領導人在這類場合的很多講話,有哪幾句是出自自己真心的呢?有哪幾句是自己的話呢?他們的講稿,甲領導講了,一字不改,乙領導也可以用;福建的領導今年講了,遼寧的領導明年、後年、大後年也可以用(笑聲)。千人一麵,萬口同聲,毫無個性,絕無新意。因為他們說的都是 政治教條。 教條能有什麽個性?教條能有什麽新意?康師傅的方便麵條也要比政治教條有些創意,每年還有些新產品哩(笑聲)。
二、溫總理在這篇講話中,也有引用,甚至大量引用,但引用的是古今中外文化經典中的名人名詩名言名句。有《尚書》、《詩經》、《論語》、《孟子》、《史記》中的名句,有屈原、蘇東坡、鄭板橋、林則徐、黃遵憲、艾青的詩句,有左宗棠的對聯,有張載的座右銘,有趙丹的遺言,有康德的墓誌銘,有亞當·斯密的一段話……在大約一萬字左右的這篇講話中,居然引經據典如此之多。是不是賣弄?是不是炫示?暫且不說,但 他的積學之厚,腹笥之富,不得不使我這個中文係畢業生、戲劇學院研究生驚歎! 我一直認為,一個政治家,有點人文素養,有點文藝底蘊,是個好事;接受過古今中外文化經典熏染的 政治家,多少會有點人道主義,會有點悲憫情懷,懂得真假、善惡、美醜,就不會那麽卑劣,不會那麽殘酷。 這也是我能夠接受溫總理講話的緣故。
三、溫總理在講話中,提到 17 位當代的作家、學者和藝術家的名字。重要的不在於提到了那些被主流肯定的人, 更重要在於提到了那些敏感的、有異議的、如今已經很少被提起的人 。比如,他提到了趙丹,這可是被某個左王誣蔑為“臨死還放了個屁”的人。雖然溫總理在引用趙丹臨終遺言時,沒有引用他那幾句著名的“屁話”,但隻要溫總理提到他,總會讓人想起那幾句“屁話”,引起間接聯想。溫總理還提到吳祖光先生,這又是一個麻煩人物,胡喬木當年曾親自上門勸他退黨。雖然溫總理提到他時一筆帶過,更多的是提到和他共患難的妻子新鳳霞,他說:“她是人民的藝術家,永遠活在我們心裏。”這難道不是同時在評價吳祖光嗎?我有幸和吳祖光先生共同出訪過三次,每天在一起,他真的是一個活得極為真實的人,讓我崇敬。溫總理還提到巴金。以往提到巴金的書,總是說他的《家》,然後說這部小說如何讓讀者走出封建家庭參加革命。而溫總理這次 提到的是巴金的《隨想錄》 ,須知這是一本有爭議的書,出版之後即遭到批判,當時隻能在香港出版。溫總理說: “我讀了受到極大的震撼,感到那是一本寫真話的著作。” 我不知道迄今為止,有哪位高位領導這樣“極大”地評價過《隨想錄》!溫總理還提到冰心,說: “她是一個有風骨的人。” “風骨”在中國當代語境中有特殊的含義,不是隨便可用的,這是專指那些 不畏權貴,鐵骨錚錚,直言犯上,為民請命 的人。你翻遍從毛到江的文集,有誰正麵地使用過這個敏感的詞!
四、溫總理在這篇講話中講到文藝的功能:“提高人們的文化素質,激勵人們的向上鬥誌,陶冶人們的道德情操,豐富人民的精神生活。”因此就要追求真善美。說到真,他說:“就是要反映真實,表現真情,追求真理。”還說: “在文藝界要提倡說真話,反映真實的社會情況……” 他重提“雙百”方針,重申要發揚創作自由和藝術民主……這些當然不是什麽新的提法,不是什麽新的政策。但他的新意不在於他說了什麽,重要的在於他沒說什麽。他沒說延安的那個講話,沒說“政治標準第一,藝術標準第二”,沒說“團結自己,打擊敵人”,沒說“首先是黨員,然後是作家”,沒說文藝“是革命機器的齒輪和螺絲釘”,甚至 沒說“主旋律” 。溫總理能如此說,能如此不說,當然主要 是時代的進步使然 ,和曆史背景的轉換有關, 但和政治家本人的思想開明、見識通達不無關係 ,否則同在一個時代,為什麽有些政治家就沒有這樣說和這樣不說呢?甚至主管文藝和意識形態的政治家也沒如此說和如此不說呢?
我想這也是溫總理講話反響強烈深獲好評的原因。所以人們都期待著,在文學已下流、藝術已下賤的今天,溫總理的講話會帶來新的生機。可萬萬沒想到今年 1 月竟然發生了“禁書風波”,作者抗議,網民聲援,國內新聞一律噤聲,國外媒體紛紛報道,或震驚,或疑惑,但無不認為出版署的禁書和溫總理的講話精神完全是背道而馳;鄔先生的禁書令,不但給書林蒙上一層霧水,還給總理潑了一桶汙水, 人們完全有理由擔心妖霧又重來!
我這次來香港的前後幾天,已經被《紐約時報》、《南華早報》、《明報》、《新報》、《東方日報》、香港特區政府的廣播電視部、以及《亞洲之聲》等多家媒體或請吃飯聊天,或正式訪談;回上海之後,英國的 BBC 也等著要采訪我。其中記者提出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溫總理的講話是否又是 1957 年的“陽謀”,是“釣魚”,先是好話說盡,然後一網打盡?否則他的講話猶言在耳,墨跡未幹,而他所領導的國務院下屬單位出版署就開始禁書,這如何解釋?記者對我說,國外普遍的議論是懷疑溫總理講話的真誠,懷疑他的動機。
我以為溫總理的講話不是“陽謀”,不是“釣魚”,他是真誠的。
根據何在?
我的根據很感性,很直觀,也許很幼稚,也許很好笑。
我的根據就是: 溫總理會哭 (笑聲)!
溫總理大概是全世界最會哭的總理(笑聲)。
2003 年 4 月 25 日在“非典”猖獗期間,在這極為艱難的時候,溫總理會晤法國總理拉法蘭。在歡迎儀式上,他看到冉冉升起的國旗,心中想到遭受病痛的人民,他默念著“愈挫愈勇,愈挫愈奮。”他雙眼濕潤了……
2003 年 7 月,溫總理到江蘇宿遷農村微服私訪,未去政府機關,直接前往農田,一個農婦對他述說生活的困苦:一家五口,婆婆癱瘓,丈夫有病,兩個孩子還小。全仗她一個人和三畝地。去年收入 2650 元,交稅交了 1460 元,竟然交了一半多,此外還要讓她這個一直住在農村的農民交納城市建設稅和政府招待稅,不交就把他們全家趕出家門,還不給她兩個孩子上學。這個農婦說著大哭,溫總理也哭了……
2004 年底,銅川陳家山大礦難, 166 人遇難。 2005 年新年,溫總理前去慰問, 1 月 3 號探訪遇難者牛鐵奇的家屬,他握著牛的妻子和母親的手,摟著兩個年幼的孩子,流淚不止。這張照片傳遍世界, 溫總理真誠的淚水感動了很多人 ……
溫總理為什麽愛哭? 還是用他引用過的艾青的詩句來回答吧:“為何我常噙滿淚水﹐因為我深愛這片土地。”
我信任能哭的人 。雖然這個世界越來越不相信眼淚,但我相信。 我相信能夠真誠流淚的人。 我認為,能夠大哭大笑的人,能夠毫不掩飾自己真情實感的人,一般來說不太會欺騙,不太會虛偽,他們仁慈善良,有菩薩心腸。順便說一句, 如今一些當官的人,已經冷酷得不會哭了,甚至麻木得也不會笑了。 當個科長還會笑,當了處長就開始板著麵孔了(笑聲),級別越高就越不笑了(笑聲)。連笑都不笑、哭也不哭,你知道這些當領導的心裏在想什麽(笑聲)?你能信任他們嗎?所以我相信會哭的、有人性的溫總理的講話,他不是欺騙,是真誠的。
既然如此,為什麽還有禁書之事呢?這是因為中國的政治形態正在轉型,在這曲折的過程中,正聲之外難免出現雜音。這是好事, 好就好在有不同的聲音,怕就怕在輿論一律,萬馬齊喑。 如今不是說民主是個好東西嗎?要民主就應該先從黨內開始,先實施黨內民主。黨內民主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在黨內允許不同聲音。毛澤東曾經引用過陳獨秀的話:“黨外無黨,帝王思想;黨內無派,千奇百怪。”黨內有派,黨內有不同的聲音,應該是正常的、不奇怪的事情,否則就是 一人作主,一人獨裁,鐵板一塊,帶來災害 。所以我們要善於聆聽和分辨哪些聲音是進步的健康的聲音,並給予鼓勵和支持,而不能不分青紅,不分皂白,一律反對。
證實溫總理講話的真實無欺的另外一個根據是,“禁書風波”已有變化,我來香港之前就已聽說,出版署的某人在新加坡的報紙上說他們沒有禁書,而且還說從沒禁過書。這當然是睜眼說瞎話!禁書不是今年才有,年年都有,哪年不禁?你出版署就是幹這個事的嘛!否則發你們工資,讓你們當官幹什麽?就我所知,上海多家出版社都遭到過禁書。所以出版署應該改名,改為“不出版署”(笑聲)。現在出版署抵賴了,還連忙指示北京兩家大書店,連夜將被禁的《伶人往事》陳列在書店主要展台上,大門外還拉出橫幅,上書:“《伶人往事》在熱銷中(笑聲)。”真是太誇張了,太明顯的“此地無銀三百兩”了!他們企圖以《伶人往事》的“熱銷”來“令人忘事”,忘掉禁書的事(笑聲)!但是對這樣的抵賴我們也歡迎,抵賴至少表明他們認為禁書是不得人心的,這比頑固到底,堅決禁書要好。
出版署的態度怎麽會起如此變化呢?難道不是黨內的另外一種聲音在起作用? 這聲音中難道不包括溫總理的聲音? 我相信這次“禁書風波”的事態還有可能往積極的一麵發展。雖然 這類事情的真正解決還得靠政治製度的改變,而不是靠“好皇帝”,不是靠“救世主”,但個人在一定的曆史階段中還是有特殊作用的 。
(沙葉新,生於 1939 年, 江蘇 南京人,回族。國家一級編劇。 中國 戲劇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戲劇家協會創作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上海 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上海作家協會理事、 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委員。 1987 年創作的話劇《耶穌 · 孔子 · 披頭士列儂》發表於《十月》雜誌 1988 年第 2 期,同年 4 月由上海人民藝術劇院首演。該劇獲 加拿大 “1988 年舞台奇跡與裏程碑 ” 稱號。其劇作《假如我是真的》、《大幕已經拉開》、《馬克思秘史》,《尋找男子漢》及小說《無標題對話》等,曾引起強烈反響。)
坦白得講,樓主有些是非不分。你明白啥是賄絡,啥是內線交易,啥是濫用職權,啥是利益衝突嗎?這些在很多非專業人士看來都是看似正常的經濟活動,可是全都是重罪!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8938/201210/22828.html
溫的政改就是窺視企圖國企那塊肥肉,他才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不然,身正不怕影子斜,都抖出來吧,怕什麽?
作為政治領袖,就政治環境而言,溫總理執政時期的政治環境,比前幾任都要更為複雜、險惡、艱難。為他的人文情懷、為他的堅持和悲壯而感動。
既將離任,溫總理能為自己執政的不理想而道歉,這在政治人物中也是極為少見的。既便是美國總統奧巴馬,麵對自己一無所成的4年。他也隻會隻會強詞奪理,巧舌如簧,把責任推到前任或共和黨身上。
魯迅說過:一個國家奴才和走狗多了,其優點是便於當權者統治,缺點是這個民族從此停頓,再無創意。
看看韓國這些年來在國際間的成就,就可以說明許多問題。
疑第一句"我懂得政府的一切權力都是人民賦予的",怎麽還是老一套?中國的政府要員明明不是人民選舉出來的。"我所做的工作都是應盡的責任",這句才說到了點子上。敢於公開否認文革,讓人信服,為民間疾苦流淚,我相信也是真情。能公開說"我感到歉疚"的首腦人物,畢竟還是少數。
中國需要推動政改和民主進程的領導人,溫是嗎?
這些古書上的皮毛, 就是作秀的證據。 他有啥理論水平呢? 寫出什麽樣的哲學與政治經濟學的論述呢? 沒有。 他沒有那個水平。 沒有水平如何領導社會主義呢? 他根本就不想走社會主義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