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45)
2012 (65)
2013 (77)
2014 (65)
2015 (101)
2016 (57)
2017 (106)
這張拍攝於1950年10月的照片,定格了你長嫂顏怡16歲時,作為中國人民誌願軍女戰士,奔赴抗美援朝前線前的英姿。
這是一張跨越72年的老照片,
拍攝於1950年10月朝鮮邊境的梅河口照相館,那一年,她才16歲。
她叫顏怡,是我的長嫂,是中國人民誌願軍的一名女戰士。
照片中,她身穿軍裝,目光清澈堅毅,是她奔赴抗美援朝戰場前留下的青春定格,也是那個時代千千萬萬熱血青年的縮影。
她眼神堅定,神情中透出無畏與從容,反應出那個年代無數年輕戰士的忠誠與擔當。
她曾回憶:那天,部隊乘坐火車即將跨過鴨綠江,進入戰區。就在火車車廂裏,20軍59師的戴克林師長宣布:
“從現在起,我們是中國人民誌願軍,將立即投入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爭。人民軍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我們要在戰場上立功,火線入黨!”
全體戰士聞令而動,摘下領章帽徽,取下解放軍標識,然後在軍棉襖的內襯處寫上自己的姓名與家鄉地址——這是生死關頭的自我記錄,也是日後戰友識別英烈遺體、送還家人的唯一憑據。
就在火車緩緩前進時,文工隊長突然宣布她為班長,16歲的她第一次意識到自己肩上的責任與擔當。
她說,當時唱著《再見了,親愛的媽媽》,一邊是淚水,一邊是堅定。部隊下車後經曆了13天夜間長途行軍,每天60公裏,白天藏身密林,夜間穿越戰火中的村莊,還不斷遭遇空襲——戰爭的殘酷、青春的無畏,從那一刻起深深刻入了她的生命。
這不僅是一張舊照片,它是一段真實的曆史,是一個普通人投身民族大義的見證。
她的身影承載著那個年代人民子弟兵的精神與信仰,銘刻著家國情懷與青春誓言。
在建軍節到來之際,我謹以此照片,向所有為國家犧牲青春甚至生命的英雄兒女們致敬!
謝謝你的照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