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45)
2012 (65)
2013 (77)
2014 (65)
2015 (101)
2016 (57)
2017 (106)
2025 (1)
(本文由河南作家郭一平選自《新世紀》周刊,轉載請注明) 郎鹹平: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不是“人”,所以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目標尚未實現。 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必須有公平的機製做保障,否則就會讓一部分投機倒把的“壞蛋”先富起來,讓本分人吃虧,激化社會矛盾。 “我絕對不反對改革,公平怎樣衡量?就是要以最廣大民眾的認可為標準。但我呼籲一定要重新樹立起以公平為核心的價值觀,任何改革都應當以公平為前提。” 《新世紀》周刊:對於這場爭論,你覺得已經超出了學術的範圍?其他學者的意見沒有一些可取之處嗎? 郎鹹平:當然已經不僅僅是學術問題的討論了。我也必須對後文化大革命時期的經濟學家表示一些肯定。肯定什麽呢?當時國有企業確實沒有效率,國家的包袱確實重,對於很多年輕人的父母那一代,能夠吃一碗餃子就挺高興,買一盒火柴,有一半以上可以劃得著就很高興。當時我們改革開放的結果是使我們的民生改善,我們的生活必需品變得比以前充足了。這些經濟學家是有貢獻的,而且當時全國的百姓還是很滿意這種開放的形式。但是二十多年下來,我們的基尼係數已經到了0.5。基尼係數是用來衡量所得收入分配的指標,國際標準為0.4。一般超過0.4就是 《新世紀》周刊:你好像反對最激烈的就是MBO等“國企改革”。 《新世紀》周刊:很多人說你是“反改革”,說你忽略了鄧小平先生提出的“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道理,你覺得是這樣嗎? 郎鹹平:這類批評對我來講,已經是司空見慣。我絕對不反對改革。鄧公說過一句話:“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這是非常鼓舞人的,全國老百姓是一致支持的。而且我提醒大家,“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後麵是有潛台詞的,就是,可以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可是其他人不能變得更貧窮,這就是原則。 我們引進西方思潮,但是我們把西方的信托責任也引進來了嗎?甚至讓我們覺得可笑的是,你拿了不屬於自己的國有資產,還敢上台來大談產權改革的經驗。我們這個社會連一點最起碼的判斷標準都沒有。看看我們的工人呢?為了工廠辛苦打拚30年,到了最後工廠成了你廠長的了,而我下崗了。你說工人如何能夠想得通?這一種讓全國的老百姓來負擔社會改革成本,而讓少部分得利的國企改革,不但是我不能接受的,你們也不能接受,因為它嚴重地違背了鄧小平的改革理念。
《新世紀》周刊:你最近強調公平很多,請完整闡述一下你在此刻強調公平的思路是怎麽樣的。 《新世紀》周刊:你最近一直強調民間的聲音和觀念很重要,有人質疑這和你強調的大政府主義有衝突。 《新世紀》周刊:有哪些例子令你感覺到民間的深刻、理性和建設性? 郎鹹平:我注意到有人提出一個非常有洞見的觀點,這篇文章就是《中國社會當前的主要矛盾是什麽》。作者楊先生明確提出:公眾日益增長的公共品需求同公共品供給短缺低效之間的矛盾,已經成為當前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公眾需要一個高效廉潔、平等參與、公平透明的公共領域。由這個事情我更加深深體會到,其實社會上還是有人認真研究社會問題,我希望所有人都把注意力轉到這個範疇,真正解決社會固有的一些嚴重問題。 《新世紀》周刊:你最近開始強調你關心的不僅是經濟問題,同時也有聲音質疑你作為一個公司財務專家,為什麽要對社會各個層麵指指點點,是否有點不務正業?
郎鹹平:很多人認可我對個別企業的分析,而且和我一樣都希望避免同類悲劇的再發生,但是他們卻不能容忍對大環境的質疑,反擊我的言論也不從大環境的角度著手,而拘泥於具體某一事件的對錯。 中國人長久以來已經形成了這樣一個思維--任何事情大方向都是對的,雖然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但隻是個別現象。這是慣性思維,也是濫用辯證法的結果。我一直很奇怪的是,為什麽不能認真地想想,中國公司出了這麽多問題,究竟隻是偶然,還是從根本上就錯了,所以才導致這樣必然的結果呢?我們並非一定要等到事情變得糟糕,才回頭反省。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所付出的成本會小的多,何況問題已經變得十分嚴重!
《新世紀》周刊:有經濟學者盛讚現在是五千年最好的時代,而你覺得有很大問題,你的判斷是因何而來? 郎鹹平:問題恰恰就在這裏!現在大量的所謂經濟學者隻是局促在經濟範疇之中兜圈子,無論是凱恩斯主義還是私有產權改革,其實都不能解決社會進一步發展所麵臨的問題。可以問一下很多商人和企業家,他們每天在經營問題和經濟層麵上花的時間不足30%,其他大量時間花在搞關係和保護自己利益上麵,睡覺的時候,都怕有非市場因素來幹擾他們做生意。不適合的社會環境會抑止經濟增長,社會問題是不能夠用單純的經濟手段來解決的。我對中國五年多的研究,越來越感覺到,異常經濟現象的社會原因才是最關鍵的。例如有人偷錢,有人偷竊國有資產,有人悍然剝削中小投資者,這些壞的經濟現象背後,都有著深刻的社會原因,例如監管不嚴、社會道德標準失範。這才是我為什麽頻頻對於社會問題發言的主要原因。 我呼籲大家全社會睜開眼睛看看,呼籲所謂的學者跳出象牙塔,不能對社會各種不正常、不健康的現象假裝視而不見。全社會集思廣益,群策群力,一定要替經濟發展創造一個合理良性的環境。而不能僅僅局限在經濟範疇裏麵解決這個問題。我本身是財務專家,我何嚐不希望就是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裏麵把研究做得精致痛快?但是我不能自欺欺人,就像看到有人盜竊而不能不大聲喝止一樣。
|
中國不是沒有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等有識之士看到了這些問題,隻是不敢說啊。因為不懂裝懂、得過且過、有恃無恐、有權無腦、混水摸魚、栽贓陷害的,還大有人在呀,弄你個冤假錯案,到頭來沒人、沒正義來就你啊~
常常以為經濟能解決一切問題,錢能買到任何東西...這些"該死"的觀念害死人!
郎鹹平是個優秀的中華兒女!
中國需要很多位郎鹹平.
鄧提先富論已是1979年後的事了,那時他已掌握著中國的最高權力,誰還敢批他? 你以為那時1975年?
看來太子黨很弱智,寫點東西騙人也寫得沒一點羅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