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美de麻zaza

的確是——Bu知所雲,所以看或不看都一樣!
正文

中德合作 1911-1941 (1)

(2006-07-23 23:00:02) 下一個

1911至1941年間,中華民國和德國之間的合作在20世紀中前期曆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在一定程度上,中德合作使兩國結成聯盟,親密的合作關係使中國的工業建設和軍備迅速實現現代化,這在第二次中日戰爭之前尤甚。中華民國的創立雖然使中國從衰敗清王朝重新站起來,但國家一直在軍閥割據與列強環繞的環境下艱難地生存著。1928年,中國國民黨完成北伐雖在名義上統一了軍閥動蕩之中的中國,不過於同時期,日本對外擴張,主張對中國發動戰爭的鷹派勢力卻在該國政壇抬頭。有鑒於此,中國迫切需要實現軍備和國防工業現代化以獲得自衛生存的能力,而德國方麵則需要原材料的穩定供應。這種關係在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末期間,將中德兩國緊緊地維係在一起。雖然合作的蜜月期自1933年納粹當政開始到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而結束,隻持續了不到4年時間;而且真正意義上的工業改革也到1936年才開始,但中德合作仍對中國的現代化進程產生了著深遠的影響。同樣,中德合作也大大提高了中國抵禦日本的侵略的能力。

早期中德關係

最早的中德貿易線從陸路經西伯利亞輾轉到達德國。為了避免俄國政府沉重的通行稅,德國早在清王朝就嚐試通過海路開拓東方貿易路線,1752年8月,埃姆登的王家普魯士亞洲貿易公司(KPAC)商船“普魯士國王”號在德國船長格來史克的指揮下抵達廣州,成為中德貿易史上第一艘到達中國的德國商船。1861年,因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失敗,中國被迫簽訂了天津條約,天津條約讓諸如普魯士等眾多歐洲國家和中國建立了正常的貿易關係。

19世紀晚期以前,中國同歐洲國家的貿易一直受控於英國。而普魯士王國首相奧托·馮·俾斯麥則熱切希望在中國建立立足點,以平衡英國的影響。俾斯麥力排眾議,為德中的航線設置了獎金。給予獎金的議案於1885年最終通過。同年,俾斯麥派出第一支德國銀行業和工業考察團前往中國評估投資機會,這最終促成了1890年德華銀行的建立。通過這些努力,德國於1896年繼英國之後成為第二大對華貿易國。

在這段時期,與英法不同,德國並沒有積極的表現出其對中國的帝國主義野心,而中國政府也將德國視作來幫助中國進行現代化發展的夥伴。1880年代晚期,克虜伯公司作為中國的合同商,負責修築旅順港和大沽炮台附近的一係列防禦工事。北洋水師向德國訂購了主力艦——定遠級鐵甲艦,以及經遠號、來遠號裝甲巡洋艦。此外,德國軍事教官幫助張之洞建立了“自強軍”,並協助袁世凱培訓了“新建陸軍”。

德國對中國的援助不僅限於軍事方麵,也擴大到工業和技術交流領域。來自西門子公司、克虜伯公司的工程師幫助中國建立了近代的發電廠和鋼鐵工廠,例如漢陽鐵廠。西門子公司的工程師在頤和園中安裝了中國的第一批電燈,北京的第一家自來水廠使用的則是德國AEG電機和水泵。

 
在北京紫禁城天安門前閱兵的八國聯軍統帥瓦德西男爵甲午戰爭失敗後,中國第一次現代化的努力也告一段落。其後,德國首相俾斯麥對中國所采取相對懷柔的政策,在德皇威廉二世時期有翻天覆地的轉變,變得更具帝國野心。例如在第一次中日戰爭後的三國幹涉還遼事件,德國協同法國、俄國,迫使日本歸還遼東半島。此外,在1897年11月發生曹州教案(巨野教案)後,威廉二世電令遠東艦隊,稱“華人終於給我們提供了期待已久的理由和事件。艦隊立即駛往膠州灣,占領該處現有村鎮,並采取嚴厲報複手段”。1898年3月,德國逼迫清朝與其簽訂《膠澳租借條約》,德國取得山東膠州灣的99年租借權,以及山東半島的開礦權和鐵路鋪設權。

1900年義和團事件爆發,威廉二世曾在當年6月表示:必須大舉進攻北京,將它夷為平地(Peiking muss regelrecht angegriffen und dem Erdboden gleichgemacht werden)。此後不久,德國駐華公使克林德被殺,威廉二世旋即下令進行軍事報複,中德關係跌落至最低點。事實上,義和團運動最先起於山東省,而山東省正是德國的勢力範圍。在義和團戰爭中,威廉二世要求德國軍隊像當年的匈奴軍隊一樣無情消滅中國人,這段比喻令德國軍隊在兩次世界大戰中被稱為“匈奴兵”。

根據1901年的《辛醜條約》,中國向與之交戰的11國(參加聯軍的八國以及未出兵的西班牙、比利時、荷蘭)賠款白銀4.5億兩,其中德國獲得9007萬兩,占賠款總額的五分之一。此外清朝還派醇親王載灃前往德國,就克林德公使被殺一事向德國謝罪,並在克林德被殺的東單路口樹立牌坊以示紀念。

中德關係在《辛醜條約》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複。執掌清朝政權的慈禧太後試圖依賴德國的先進工業和技術,實現1898年被她親手中斷的維新運動。在這段時期裏,德國對中國法律的影響也很大。在清朝滅亡前夕,中國的改革者仿照日本的先例,參照德國民法典,製訂了清朝的第一部民法。盡管該法典在清朝滅亡前沒有得到實施,但它成為隨後成立的中華民國在1930年代頒布的民法典的基礎,該法典不僅至今仍在台灣施行,而且影響了中國大陸的民法,例如1985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盡管如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中德關係再度變得疏遠。其中一個原因是德國在政治上被孤立,最明顯的例子是1902年英日同盟的成立和1907年英、法、俄三國協約的簽訂。正因如此,德國打算在1907年籌備德、中、美三國同盟,但這項建議始終無法成事。 1912年中華民國正式成立,德國給予該國臨時政府600萬馬克的貸款,並表示可以向中國歸還山東的鐵路權益。

 
1912年,德國人繪製的青島地圖。圖中許多街道以德國名稱命名當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時,德國在遠東並無采取主動去進行有意義的行動,因為它深陷入歐洲戰場。德國曾經試圖將膠州灣歸還中國,以避免落入日本手上,但是日本威脅中國不得接受這一返還。1914年8月23日,日本加入戰爭,並成為協約國的一員,開始攻擊德國在中國的租界,占領了青島和膠州灣。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中華民國南方的廣州政府首腦孫中山力主中國保持中立,反對加入協約國對德作戰。而北方段祺瑞政府雖在英國授意下欲對德宣戰,但遭到日本阻撓。直到1917年,日本在得到英國、美國、法國的保證,允許日本在戰後繼續保留前德國在華殖民地和利權的情況下,才同意中國在8月14日對德國宣戰。此後中國軍隊扣押了停泊在中國各港口內的德國和奧匈帝國商船,並收複了德國在漢口和天津的租界。

協約國在中國參戰時,曾經保證中國在德國戰敗後能收回德國在華租借地和勢力範圍。但是日本透過凡爾賽條約取代德國,占領了青島和山東半島。在中國人民都感到被協約國欺騙的情緒下,激發了愛國的五四運動。

總的來說,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中德關係帶來了巨大的傷害,特別是貿易方麵。1913年當時在中國有近300個德國商號,但到了1919年,卻隻剩下2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水門汀 回複 悄悄話 你是博古通今呀,你的什麽的專業的幹活?平常人都是小性情地說說小話。:)Anyway,開卷有益,不錯。
海美麻 回複 悄悄話 您高抬我了。
我隻是想陸續介紹一些少為人知的曆史側麵和細節 :-)
墨燃 回複 悄悄話 好像看的人不少,評的人不多.
主要是不知道評點啥,這且當評論吧!
反正"看或不看都一樣",
所以"評或不評也都一樣"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