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樂回複:人生經曆的思考:推薦好文《馮友蘭臨終談毛澤東》來源:
田園樂 於
09-04-05 06:17:48 思想理論上誇大了矛盾的對立和鬥爭;政治上走上封建獨裁的老路;經濟上顛倒了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位置;生活上一個活脫脫麽代君王。責任不全在於他個人、他的那個當,主要在於這個國家久遠的封建曆史。
我的回複:
正因為似君主製,毛責任重大。如果他早年像周、鄧、劉一樣留過洋,見識一下西方民主,可能會好得多。哪怕隻學到個皮毛。因為極權,自己不懂社會發展規律又聽不進他人的意見,造成國家動亂和止步不前,十億人民跟著遭殃。
田園樂 回複:
不無道理!可是為什麽那麽多人製約不了他一個人呢?
個人的悲哀,那個黨的悲哀,那一代人的悲哀,整個國家和民族的悲哀!幾十年來,趕著中國人兜了一個大圈,重新招商引資,發展私營資本···名副其實的瞎折騰!無知又獨裁!打仗和管理國家是兩回事,像李雲龍那種人如何領導一級政府?58年反右是政治上走向獨裁的分水嶺,讓黨外專門人士失聲,還有如馬寅初等人,好心當成驢肝肺,獨裁誤國!
我的回複:
1954年立憲改變了目標。不顧生產力的發展水平,超前建立社會主義。以後的25年是從空想走向荒謬的階段。到其死後的1979年,鄧開始補課。
剩餘價值/階級鬥爭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馬克思沒有料到隨著工業革命的深入,社會並沒有向兩極分化的方向發展,中產階級逐漸壯大。“仇必和而解”,按說這符合社會發展的規律,即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再到可能的共產主義。但正如老毛所說的“馬克思主義的哲學就是鬥爭的哲學”,也就是馮先生總結的馬、毛主義的‘仇必仇到底’。
沒有製度將他早點拉下台,甚至沒有英雄將他弄s,確實是中華民族的悲哀。
田園樂 回複:
生產關係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這也是馬列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觀點。可是在實踐上,不斷變更生產關係,搞什麽“一大二公”、公私合營、生產資料公有製等等,妄圖以此來推動生產力發展,結果呢?
我的回複:
違背自然規律的結果大家都已看到。我們都曾身不由己地卷入這場劫難,通過學習、觀察、比較和反思,能對我們所親身經曆的人生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感謝回帖討論。敬禮!
田園樂 回複:
經過延安整風等一係列黨內鬥爭,黨內生活失去正常的民主作風,取而代之的是君臣關係。廬山會議最能說明問題,臣子之間,投石下井,爾虞我詐,對老人家唯命是從,甘當鷹犬。文革也是如此,隻是規麽大了一些,由黨內擴大到黨外。這一切都是黨內民主生活遭到踐踏所致,其原因與國家缺乏民主傳統不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