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蓮花開

一花一天堂 一草一世界 一樹一菩提 一土一如來 一方一淨土 一笑一塵緣 一念一清淨 心是蓮花開 掌中握無限 刹那成永恒
正文

再見康橋

(2006-08-06 18:56:35) 下一個
劍河上的數學橋
劍河上的數學橋

劍河邊的國王學院劍河邊的國王學院

坐在查爾斯河畔, 望著河對岸的劍橋, 就會想起大西洋彼岸的那一個劍橋. 那一個劍橋讓英國人引以為榮的是拜倫, 彌爾頓, 達爾文, 牛頓,  和數不勝數的諾貝爾獎得主. 讓美國人引以為榮的是哈佛和他創辦的哈佛大學. 而讓我們中國人引以為榮的, 應該是徐誌摩和他所寫的"再別康橋"了吧. 詩人曾滿懷深情地說:“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
我去劍橋, 不是為了尋找那棵偉大的蘋果樹(牛頓曾坐在樹下被掉下的蘋果砸中腦袋的那一棵), 而是想看一看, 是什麽樣的地方, 能夠如此開啟人的性靈,喚醒人心中的天命. 在細雨濛濛中漫步在劍河邊, 看著撐船而過的學子,  感覺是一幅似曾相識的畫麵, 是在詩裏: "尋夢, 撐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爛裏放歌。"  我想, 一定是劍河的水孕育了夢想. 劍橋的學子們, 應該都是執著的尋夢人吧.

附:                       再別康橋
 
        徐誌摩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裏的豔影, 在我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裏, 我甘心作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彩虹似的夢。  

  尋夢, 撐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爛裏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