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爭取結婚的同性戀

(2014-11-05 15:26:15) 下一個

在一個傳統的國家中,對於同性戀的最初的了解是來源於艾滋病的防治材料,其中認為同性戀是高危人群。然而,今天大家都知道,隻要有科學防護,該疾病在同性、異性之間的傳播都是可以被控製的。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從對同性戀單純的歧視、反對、製止和懲戒,逐漸地發展成為理解和包容。有一些資料甚至提到同性戀可能和基因有關,但是不知道同性戀的父母有多大比例是鍾情於同性的。

曾經有朋友一起討論過是否應該反對同性戀,我覺得所有的人在不危害他人的狀況下的所有行為都是他們的隱私,沒有人應該去幹涉,甚至關注到令他們不適的程度。但這位朋友很堅決地告訴我,大家應該反對同性戀,因為大家的態度會對社會環境造成影響。一些小孩會因為父母、老師不反對,而在好奇的驅使下去嚐試,從而被誤導,從而走一條與其他人不同的路而成為異類。這位朋友的說法是很有說服力的,但是現實社會中,即使異性戀那麽正常的感情也不一定能夠走一條容易的路。也許在某一個年紀以前,所有的孩子應該都被要求按自己的生理性別來教育,從衣著到行為以及所處的人群都應該符合社會的規範。然而,到了一定的年齡之後,如果社會的影響還是不能夠讓他們獲得舒適的生活,尊重他們的生活也許是文明社會應該和能夠做得到的選擇。

其實同性戀中有很多會讓人自然地發現他們很可能承擔著不同的性別角色,比如男同性戀中,往往有一個有一點嬌氣,女同性戀中有一個比較強悍。某種程度上,他們很可能是在異性中沒有找到讓自己足夠欣賞的人而已,又不願意向世俗妥協。在他們不危害別人生活的情況下,任何人都應該尊重他們的生活和選擇。

今天的社會,很多權益都變成需要爭取才能得到的。同性戀人群在爭取著和其他人一樣的社會權益,比如工作和結婚。在很多異性戀都不談婚嫁的今天,被認為更加忠於愛情的同性戀對結婚的追求有一些讓人不可理解。結婚可以讓人的關係得到社會的公開承認和保障,也許這是關係的一種保險,也許不過是對與異性婚姻平等的一種追求。

很多地區的同性戀有他們的組織,還組織不同範圍的遊行活動,鼓勵其他有同樣想法的人,為大家爭取權益,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娛樂大眾。然而,從不同人群、不同地區、不同曆史時期巨大的差別變化來看,同性戀也得到越來越多的接受和越來越平等的權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