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的發生需要病因,誘因和宿主幾個方麵的因素同時存在,疾病的病因無外乎生物、物理和化學幾個方麵的因素。從疾病控製的角度,避免接觸危險因素是最為重要的策略。雖然避免接觸危險因素在急性病的預防中體現的更為明顯,但是在慢性病的預防中也需要時時考量。很多有明確病因的急性疾病隻需要避免危險因素的接觸就能夠有效預防,比如避免傳染病的病原,避免造成燒傷的化學物質,造成跌落的環境等。目前在死因構成順位中前幾位的疾病包括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都屬於慢性病。很多慢性病並沒有明確的單一致病因素,而是多種因素長期共同作用的結果,所以在慢性病的預防中也需要長期地避免多種危險的接觸。隨著人均壽命的延長,大家不止希望自己的生活工作都能夠很好的完成,並且還希望在老年期仍然能夠保持較高的生活質量。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預防策略就更加重要。
避免危險因素的接觸:很多的疾病有明顯的危險因素,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危險因素都能夠有效的避免,隻好遵循最低接觸原則。還有一些疾病的危險因素不明或者存在多種危險因素。了解常見疾病和所關注疾病的危險因素並有效避免和減少接觸是很重要的。此外,對於不了解、不熟悉的物質應盡量避免接觸。比如長得很奇怪的食物、不作為常用食材的野生動物等。
避免發病的誘因:比如心腦血管疾病的急性發作對人的健康危害很大,常常會危機生命。這類疾病往往有不利於健康的一些慢性的疾病狀況的存在,比如動脈硬化、高血壓等等。避免生活事件的刺激能夠降低發病率,延長壽命和提高生活質量。
保護易感人群:增強人群抵抗疾病的能力,比如平時堅持鍛煉身體,健康飲食,還有疫苗等措施能夠有效地保護人群健康。到不熟悉的地區或者國家旅遊或者工作之前,應該對當地的風土人情有所了解。有一些旅遊網站有對遊客的健康注意事項的提示,可以對需要去當地的有所幫助。
從大的疾病預防的觀點,預防涵蓋了避免疾病的發生、早發現早治療和延長生命、提高生活質量三個階段。其中最為能夠達到提高人群生活質量,保持生產力和延長健康壽命目的的是第一個階段,即避免接觸危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