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姑且一談 之 眉眼盈盈何處是

(2006-07-24 23:28:46) 下一個


電視上如火如荼的報道著本屆森林旅遊節:我不無淒涼地想我們還有多少森林可以遊呢?

同樣也是在電視新聞裏我曾經確確實實聽到一個數字,一個觸目驚心的數字,那就是日本每年從我國進口用來做方便筷的木材是多少。每一年每一年遞增下來,怕是很快連木渣都剩不下了,難道台上講話,台下剪彩的人居然都不知道嗎?

一直以來我很以我的國家為傲,不管走了多少地方,我總覺得還是自己的國家最美,說這些話的時候我一點不怕被別人笑,因為我真是這麽以為的,我承認就風景而言,世界上有一些地方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但是在加注了情感和文化的親和之後,那我的國家在我的心裏就永遠是獨一無二的。

越是獨一無二的感情越是容易受傷。

那年回去,跑到家居附近的小山上尋找童趣,卻發現一座山形公園在冷漠地注視著我,通往頂端的小路一色青石所壘,草地沒有了,兩邊鬱鬱蔥蔥的樹林也被一些五顏六色的花草取代。凹處立起了石桌石椅,平處建成了兒童樂園。禿山翠色不在,空穀失了鳥語。環顧四周,寂廖無人,誰的主意,得不償失!

還是那年,江南訪友。湖上泛舟,不見汀岸芳草,隻有厚厚的垃圾漂浮在水麵,清潔工人在費力的打撈,惡臭盈懷,頓感鬱悶。運河夜渡也是如此,實沒料所謂的人間天堂會令人這般索然無味。

一向疏忽了這方麵的信息, 失望返回後,翻閱無數報刊雜誌,真是觸目驚心:我們國家森林的被破壞,水質的被汙染竟是到了難以想象的程度。

最鍾情宋人王觀的這首小詞: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念著念著,仿佛故鄉的山水眉眼一般的在我身後望著我,含情脈脈,牽牽繞繞,成了我夢去夢醒的思歸之處。

而今,行人欲去,卻不知眉眼盈盈何處是?

不由得悲從中來,不能自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風穀 回複 悄悄話 心中和記憶中的故鄉永遠是最美的。 所以現在我幾乎有些害怕回“家”。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