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01)
2008 (100)
2009 (457)
2010 (459)
2011 (331)
2012 (221)
2013 (220)
2014 (230)
2015 (135)
2016 (184)
用了一個周末,突擊看完了國內熱門的電視連續劇《女大當嫁》。一共25集,看得我腦袋都大了。女主角薑大雁的確有一定的代表性,看到她與那位電台的名人蘇如是的那段戲,我竟想起了女兒的姑姑—這是題外話了。
《女大當嫁》中薑家一家人之間的親情,很感人,甚至令人羨慕。父母和孩子之間,奶奶和孫兒孫女之間,姐妹和解地之間的感情描寫得都很合情合理,就是少了點做父母的夫妻之間的感情描寫。做父親的提出離婚,出走離家,應該主要是因為夫妻感情,而不應是為了女兒婚事,所以這段戲讓人看著不那麽自然,因為在薑--黨之間並沒有離異的因素,僅僅因為“大女”一天嫁不出去家裏就一天不得安寧,未免也太過分了。
“剩女”或是“大女”薑大雁所遇到的這些“結婚對象”也有一定的代表性,尤其是那位“海龜”博士,讓人哭笑不得。薑大雁最後的歸宿—一位曾與她在一個部隊當過兵的複員轉業軍人,很和情理,可也讓人感到這種巧合也隻能是小說和戲劇中的了。
薑大雁一次次“相親”、戀愛、失戀都給家裏帶來一些波動,甚至做母親的為了讓女兒盡快成婚,竟能製造出自己患了癌症的假象來利用女兒對自己的感情催促女兒與自己還沒拿定主意的對象成婚。這一騙局戳穿後,女兒所受到的打擊是可想而知的。
親情,走到了這一步上,就成了令人痛心的極端了。家裏怎麽就放不下一個未出嫁的女兒呢?“嫁不出去”這個詞,從父母的嘴裏出來,比從別人嘴裏說出來更加傷人。記得母親也這樣說過我二姐,我真為二姐抱不平!
從父母的角度來看,希望自己的孩子找到可心的伴侶,為孩子著想,這也是人之常情。在某種意義上來說,父母不是當事人,會比戀愛中的的孩子看問題更清醒一些,但不能以為自己比孩子看人看得準,硬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孩子心上!就連跟大雁那麽親近的奶奶認準的那位出租車司機大誌,經後來的相處,還是走不到一起去。
親情,如何才能把握得好,如何才能讓家人感受到家的溫暖,是個值得深究的問題。
記得女兒也跟我說過,我在乎她就說明她在我心中還是占有位置的,如果我什麽都隨著她,好像是並不在乎她是好是壞了,那也就說明她在我心中沒什麽重要的了。可是我要是像她老爸那樣管著她的話,她也肯定會反感的。或許,親情就是這麽一個矛盾的統一吧。
做父母的,對孩子不能不管,也不能多管。不管,就是放任自流,是不負責任的,這樣的人不能稱為是父母—孩子會被人罵成“有人生無人教”的畜牲;管,不等於代辦,要舍得讓孩子自己去做事兒,就是知道他會做砸,也不必太在意,吃一塹長一智呀。孩子小的時候,需要哄也要罰,大了就要漸漸地跟他講道理,這要有耐心的,等孩子成年了,就不應管得太多了,像這個劇裏的薑-黨那樣,我覺得有些過分了,畢竟有個代溝啊!還是那位老奶奶想得開:“年輕人有年輕人的想法,跟我們的不一樣,時代不同了嘛!”
親情,讓人感覺到家的溫暖,親人的可信可靠;可有時也會把人壓得喘不過氣來,因為他們是自己的親人,有許許多多的“放不下”,有許許多多的“饞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