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不需要什麽理由的
個人資料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晨曦中的村莊

(2008-12-08 07:59:23) 下一個


早上上班的路上,看到晨曦中的村莊,不禁想起了在洪湖上學路上的景色,也是這樣霧靄靄的晨曦,也是這樣各家各戶的煙囪裏冒出縷縷白煙,那時的我,怎麽也沒有想到現在的會在這萬裏之外也能看到如此相像的景色!現在與那時的區別是:現在我坐在車裏欣賞著景色,而那時是我徒步走在泥濘的鄉間路上,欣賞著大自然的美麗!這裏是蜿蜒起伏的青山綠水,那裏那時卻是一望無際的水田湖田;這裏是各式各樣小車在柏油路上奔跑,那裏那時卻是水牛在田野裏耕田犁地,雞鴨豬狗在村頭叫囂喧嘩,。。。



隨母親下放時我正在讀小學五年級,鄉下已經進行了教學改革,小學六年級已經被改革掉了,我就隻好上了初中。鄉下沒有中學,就讓小學“戴帽”,加了初中班。但不是每個小學都能戴帽的,隻有幾個上麵給配有相應的師資的小學才能有“帽子”帶,---才有初中班。我和這位肖同學每天就要走八裏(肖同學要走十裏)地去呂家邊小學的戴帽的初中班去上學。

我所在的初中班有32名學生,加上我隻有三個女生,一個是當地醫生的女兒,一個是一家中農的女兒。

我們的語文老師,名字我還記得很牢:孫顯宴,是當地人,住在團結四隊,--原來叫孫家屯。孫老師的文學修養很深,原來對我來說是很枯燥無味的語文課,讓他一講就生動活潑。文革中我們在小學隻學了白話文的“毛主席語錄”、《毛澤東詩詞》,小說也隻有《歐陽海之歌》、《金光大道》等,孫老師給我們講解了一些古文、古詩,講得很生動,至今我都能記住他給我們講“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首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時的神情,給我們講詩人寫這首詞的心境,和寓意,引導我們也能像詩人這樣來“觸景生情”,。。。孫老師可以說是我在中國古典文學上的啟蒙人,他還給我們講解了一些詩詞]、對偶、對聯、排比等,讓大家充分發揮自己詞語能力來相互對聯、對句。記得班上有一位叫柳正南的男生,我跟他對聯、對排比句對的最起勁兒!

我們的數學老師,我也記得很清楚,他的名字叫鄧榮光,是華師畢業的,家在廣東,他也說這帶著濃濃廣東口音的普通話。那時我們在學幾何和三角函數,這些是我最拿手的科目,鄧老師布置的作業我都能用敏捷的方法解出來,鄧老師很喜歡我,班同學們也都羨慕我的解題能力。

回想到這裏,一個圓圓的臉盤上帶著談談微笑的麵容浮現在腦海裏,他是我那時的同班同學,現在隻記得他姓肖。他比我離學校還要遠一個村子,他家住在團結三隊,--文革中都將各個村子的名字廢棄了,用革命的名字和數字來代替--原來那是肖家莊,而我住在團結五隊,--原來叫蔡家屯。他似乎是對我最感興趣的一位男生(當然柳正南也沒少纏著我),每天放學後就跟在我身後,問我課堂上學的東西。我也給他一一回答,覺得他並不是不懂,隻是想讓我再給他說一遍。

後來他問我能不能把我解題的思路也講給大家聽,來提高全班同學的學習成績。我也答應了下來。這位肖同學就忙前忙後地在團結小學--就在團結四隊--借用教室,因為隻能是在晚上進行,他還去找來一些煤油燈---那時候還沒有電呢。講了一次後,同學們的反應都想要繼續,他便跟我商量,能不能定下來每周給大家講兩個晚上。我被他的熱情所感染,也是盛情難卻,就答應了下來。肖同學又召集了團結大隊的好多學生來,不僅是我們班上的,別的班別的學校的學生也聞訊而來。因為天黑,我也看不清楚每次到底都有多少同學來,反正是有問必答。

後來發展到除了數學之外,語文、英語、物理的問題也都問了起來。我就隻能進自己的能力來跟同學們一起解題。

每次講題結束後,肖同學都提著煤油馬燈送我回家。我家住在生產隊的糧倉邊上,糧倉就在隊裏的打穀場上,除了倉庫之外沒有別的房子,稻子、穀子或是豆子收獲後,打完場,稻杆豆杆堆成了高高的草垛子。有時是好幾個男生跟他一起送我,我們就在打穀場上瘋鬧玩耍一陣。幾次都被父母製止住了:怕是煤油燈點燃稻杆豆薺會失火-引起火災。

那時真是天真無邪,玩得也沒心沒肺。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name_user 回複 悄悄話 現在再也沒有這種無憂無慮的生活了,瞧這一會兒能源危機,一會兒全球變暖(冷),現在又經濟危機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