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不需要什麽理由的
個人資料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德國人腦子裏的“警察” (上)

(2008-11-24 12:24:50) 下一個
不止一個德國人跟我說起,他腦子裏有一個為他的言行站崗放哨的“警察”。

第一個跟我說起這事兒的是我好友小花的丈夫,馬梯亞斯。小花是我來德國第一個結識的中國朋友,雖然我倆年齡上相差十歲,整整一個decade,可我們還是有那麽多的共同語言,我們的友情保持至今,有增無減。小花的丈夫,馬梯亞斯在一家建築公司擔任建築質量檢驗工作,跟我談起他的工作來,老是說我跟他談的內容差一個小數點兒,我是搞機械的,尺寸用毫米標注和計算,而建築行業上,尺寸是以厘米來標注和計算的。

我剛來德國時,還沒有自家車,買了市區公交車的月票,每天乘公共汽車上班。 一個周末,小花約我去位於市郊的一個購物中心去玩,可以看電影、買東西等。由於是去市郊,超出了我的月票的範圍,我就買了車票。

可在車站、在車上,都沒有查票的,我就問他倆,這是怎麽回事兒,因為在中國,在日本,沒有車票根本就沒法進到站台上去,就是不乘車,要去站台送人、接人,還要買站台票呢。

馬梯亞斯說,一般來說,德國人腦子裏都有個管理自己言行的“警察”,久而久之,這些就成了自然,買票乘車是天經地義的事兒,每個德國人都會自覺買票乘車的。所以查票也就沒多大必要。而且,這樣可以節約一批人力和物力,也可以節約大家的時間。

後來馬梯亞斯有了公司給他配備的車,不僅供他上下班和出公差時用,也可以在周末和假期為私人所用。馬梯亞斯在私用車時,總是用自己的錢加油。開始,小花不明白為什麽,因為公司的車是由公司定期加油的,按馬梯亞斯每天因公外出跑的路程來看,為私事跑的那幾段路,是可以忽略不計的。但馬梯亞斯認為,既然是為私事用公司的車,雖然這是公司給他一種福利,但私用車時的汽油費公司沒有義務承擔,即使他為私事跑的這點兒公裏數沒有多少,公司也沒有私用車時的汽油費一定由自己支付這一要求,但他說他這樣做,隻是為了自己心安理得。用中國話來說就是:“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我也覺得,這樣處事、生活才能悠閑自得。

後來,我還聽到過幾個德國朋友說到他們腦子裏的“警察”,印象較深的還有:我原來的頂頭上司,托馬斯,和我的一個鄰居施托森堡。
 
這三個人有一個共同點:馬梯亞斯和托馬斯出身於教師家庭,他倆的父母都是老師,托馬斯的前妻也是位老師,而施托森堡本人就是老師。老師是要為人師表的,他們處處都注意自己的形象,不僅僅是給別人看,而是為了自己的品行修行。

自從我認識托馬斯時起,他就是一個幾百人的公司的總經理,我跟他隻不過是雇傭關係,由於工作上接觸很多,不僅是耳聞目染,而且還是親身經曆了他遵紀守法的嚴謹的工作態度,和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

(未完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