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侍衛甲的炸談褲評

之前建了一個影視評論的博客,但後來發現自己在文學城裏原創的東東很多都和時事軍事有關,並且總愛發些牢騷。所以決定再建裏一個新版。裏
正文

中國人同日本人之比較——從前的題目忘掉了

(2004-11-16 06:30:54) 下一個
前不久看了一篇有關中國為什麽趕不上日本的文章,使我看到了親日實力壯大,甚是激動了好一段時間。此作者真可說是親日之急先鋒。此文章的出發點是好的,大概是讓大家屏除一切雜念和對日本的態度而謙虛學習。 但我看過後覺得此君的一些觀點不大正確。我認為如果找不出中國落後日本的真正原因,而單純的自我批判,根本解決不了中國落後日本的問題。在看到跟貼中哀聲一片,更是覺得此文章起了反效果。所以兄弟從一個親日者的角度在次談一談我的看法。還是那句話不變:先冷靜的看完再評論。 首先我認為決定國家的強盛與否,不能單純的以人性來下定義。其實背後有著很多政治製度,曆史原因和地理等方麵的原因。首先舉一個例子來證明:就拿美國和日本比。按作者的觀點可以推出日本趕不上(或不如)美國是因為日本的人性不如美國人。如需更多例子可以看二戰的結果(美國戰勝)。那就是說中國人應向人性更好的美國人學習了。其實日本經濟還不如美國有著曆史原因和地理上的限製。以下我就按此文作者思路分析一下。 原因之一:中國人妄自尊大而日本人謙虛好學? 中國人的文化向來是尊師重教的,而且也愛向外學習。早從孔子時期開始,中國就重視教育。到明國時期大學教授的工資一樣要高出一般人很多。雖然在文革時期有過一段陰暗的時期,但改革開放後教育有從受重視。教師節的產生就是一個證據。 中國人也有著想外學習的優良傳統。例如在唐朝時期向印度引進佛教,在當時正式由於佛教的傳播而是中華文明到達曆史的頂顛。順便說一下日本的佛教是中國傳去的。現在,不論是民間自發還是政府公派,每年我國都有大部分的留學生出國求學。甚至在最封閉的清朝,政府也有派人去西方考察。林則徐也在廣州辦翻譯書館,翻譯大量外文科技書籍。全國性的洋務運動也是證明。請問,中國人是不是不向外學習?!至於中國在甲午海戰失利,是因為政治腐敗的原因。 思想開放的日本人對日本人傳統上的排外、無知、自我陶醉、偏執等“島國根性”進行了尖刻的自我批判和自我反省。而中國人卻缺乏自我批判的勇氣,寧可沉溺在“中華文化世界第一”的自我陶醉之中嗎?這句話如果讓魯迅先生聽到話,他可一定會從地裏鑽出來和你理論一下了。(當然是無法實現的了)同時也讓我們親日會員無法接受,我們親日本身就是自我反省積極學習的過程。 原因之二:中國人安於現狀而日本人不斷進取? 作者在文中引用了襯衣的例子,我沒有經過調查,所以隻能從我有的信息討論一下。首先我認為作者對服裝行業不慎了解,對市場經濟也缺乏一些知識。服裝也已是夕陽行業,從生產到銷售渠道都已定型。中國不是不能生產高檔襯衣,而是不需或不想生產。1美元襯衣有他的市場,不論是在美國還是在日本。高檔襯衣的是場已經被瓜分完畢,要想進去的話要有很大的市場推廣投資。日本發展早於我國,所以中國生產廠商沒有必要去爭這個市場。而且根據市場規律,價格高,購買者就必然會少。其實到最後日本廠商不一定賺的比中國廠商多。中國其實是有高檔襯衣的,隻不過,他們都在中國市場。想一想,中國生產的襯衣10-20美元的有的是。而且服裝質量重在監督而不光是在於技術。具我所知,我門在街頭見到的廉價牛仔褲和LIVERS是同一些中國廠家身產出來的。隻不過LIVERS公司派專人來對生產進行監督。換句話說,中國服裝廠商的行為是按市場規律辦事,而不是不自量力一窩蜂的趕超別人。 再看看中國其他產業,電子,輕工,和手機製造。哪一個中國人安於現狀了?! 中國的神5不會是進口的吧?其實如果都按市場規律辦事,沒有人會安於現狀,因為那意味著滅亡。作者提到了很多中國企業不思進去而被市場淘汰,我承認,同時也很痛心。但這是市場經濟優勝劣汰的必然結果,是好事。日本也經曆過這一時期。我看隻有擁有自虐傾向的民族才會安於現狀。顯然中國人不是。  原因之三:中國人自私自利而日本人克己奉公? 這一點我不得不承認,由於長期教育的荒廢,尤其是文革,使自私自利的風氣在中國很盛行。我也很欣賞大部分日本人克己奉公。但我要指出的是日本的企業的發展決不是隻因為這個。如果找不到中日經濟差距真正的原因,中國很難趕上日本。同時我要指出的中國人的公共意識越來越強,希望工程的普遍推廣就是一個例子。 日本的企業決不是大鍋飯。首先他們是私有企業,產權明晰。如果你做的好,就有可能升值加薪。這就是日本人拚命工作的真正動力。如果你做的不好,也不會被開除。其實這一點上日本是受了以中國為主的東方文化的影響,那就是要保持人心的穩定,從這而保持社會的穩定。但這也阻礙了經濟的發展。事實上日本經濟的持續衰敗使日本人認識到這一點的弊端,它們也在改進。 中國的大鍋反是產權不明晰,幹壞了沒事,幹好了也沒用。值得慶幸的是中國的改革引進了西方的製度,這樣也避免走了日本的彎路。 該文作者還談到一些文化細節中的事,我也想討論一下。 1. 乘坐公共汽車時搶座位。其實不論在中國還是在日本,都有強座位的,但同時也有讓座位的。起碼我在國內就一向如此(在國外座位向來夠用)。人性上我看沒什麽不同的。  2. 該問作者談到中國軍官不如日本軍官勇敢,這一點上我很是氣憤,因為明顯是對中國軍人不尊敬。中國軍官身先士卒是有傳統的。本身“身先士卒”這局成語就可證明。“士卒”是中國古代對中國士兵稱法,可見這種傳統從古代就有。近代鎮南關大捷中老將馮子材(記不清了,錯了請糾正)在越南身先士卒,第一個帶領士兵衝向法軍,從而大獲勝利(可參照中國中學曆史課本)。解放軍的軍官死亡率也很大,甚至中央還下過命令要求保護軍官(具體記不清了,可能是朝鮮戰場?知道的人請指證)。該文作者所引中國軍人的例子因來自於一些國民黨軍官。但在美國軍事專家的眼裏也承認解放軍和國民黨軍的一個很大不同點就是軍官在戰場的位置不同。從另外一個角度上講,隨著科技武器的發展,現代戰爭要求軍官的安全從而保證指揮戰鬥。試想一下,如果現在軍官還老跑在最前麵,早就被狙擊手打成塞子了。 美國人的觀點是,軍官要保證能把自己的“弟兄”活的帶回來,而不是帶著他們去送死。 3. 該文作者還談到現在中國的大學生們紛紛往國外擁,以使自己擺脫貧窮,卻很少有人願意留在中國,擔負起使全體中國人擺脫貧窮的責任。這一點我也不敢苟同,而且作者本身也駁斥了自己在之前說中國人不向外學習的觀點^_^。如果經常看新聞的話就會知道現在回國留學生以極快的速度而每年遞增著(可能是50%)。當然我不排除該文作者是在3年前完成這篇文章的。就算沒有回國的中國人也大部分是愛國人士,文學城的大量憤青就是證明(這裏不代表我認同憤青)。而且有很多沒回國的人也通過很多不同方式為中國的建設貢獻力量。順便說一句,我畢業後就會回國報效祖國。 我承認中國人現在確實在文化素質方麵不如日本人,而且日本人的文化素質也可排在世界前列,這也是我門親日之原因,我要向他們學習。但這是由曆史造成的,決不是人性的問題。事實上我讚同餘秋雨先生的觀點,中國的文化複興就回來到。因為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必然會對精神文明提出更高的要求,這時曆史的規律和必然性。歐洲人從向外侵略好戰轉為高度的民主和平就是一個例子。 原因之四:中國人互相拆台而日本人精誠團結? 首先我承認中國人很會,也很愛內鬥,而且在現在的情況也是中國人的一個弊病。 但我認為從曆史的角度看,內鬥並不完全是壞事。古人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其實一個長期安定的局麵不一定是好事,一定要有外部和內部的壓力,才能保持著強大的生命力。中國之所以屹立世界7000年(見金庸談中國中的新見解),外族的侵略的壓力是一個原因。但問題是中國越來越強大,有時外部根本就沒有壓力或勾不成威脅,那中國人就隻能內鬥來磨練自己。英雄常出於亂世就是這個道理,不論是外亂還是內亂。想一下,在三國時期中國武將英雄何其至多,外族哪敢來犯。而晉朝被滅卻是在統一之後。其實作為偉人,毛澤東和鄧小平把解決台灣和釣魚島問題留給後人是他們不能(以他們的個性應該沒有不敢打的仗)?還是基於對中國曆史的深刻了解而另有深意?(自己去想一想吧) 中國的地域廣闊,文化多元。在出口上相互競爭是正常的。日本同中國相比不論在麵積和人口上都大大不如,他們廠商之間達成出口協議要比中國容易的多。但從經濟學的角度考慮,我是極力反對這種現象的,因為他的效益是短期的,但潛在危害是長期的並且更大。 我的結論是中國人的內鬥傳統是7000年的曆史磨練出來的本能,是中國屹立世界7000年(雖然倒過幾次)重要原因。 關於漢奸說,我認為各國都有漢奸,這是人性的一個共同的普遍的基本現象。驍勇善戰的阿拉伯人也有阿奸,可以參考薩達姆被俘原因和《第一滴血三》中出賣藍博的阿拉伯奸細……^_^*。在二戰中美軍也有美籍日本人。法國也有貝當政府。英國在二戰中也有求和派。八路軍裏也有日本反法西斯戰士。基地組織裏也有美國人。在納粹的猶太人集中營裏,也有很多為求生而為納粹工作的猶太人。 原因之五:中國人健忘而日本人執著 這個我就不想多談了。每年在中國都有大量的人去為烈士掃墓。軍談還有很多人發貼紀念抗戰和越戰 我想說的是中國人是容易寬容別人的民族,而不是健忘的民族。這也是中國不斷包容外來文化不斷壯大的原因。(金庸先生對中國曆史討論很有見地,另我等汗顏^-^*)中國人不健忘,中國曆史民族英雄的故事向來就是父母講給孩子最多的故事。 關於戰士屍體回收的問題。我認為中國軍人曆來都有“醉我殺場君末笑,古來爭戰幾人還”的氣概。中國人為了自己的祖國犧牲的人是數不過來的。他門的犧牲是無私的,連命都不要了,還在呼屍首嗎?試問有這樣士兵的民族不偉大嗎(我也是士兵-“侍衛”甲^_^*)?值得一提的是現在中國政府和民間很重視戰士遺體的安葬和索尋。    綜述 最後我也來個綜述。該文的作者目的是好的(我認為),那就是發現自己的缺點來想別人學習。但是自己的缺點找的不夠真確,而別人的優點也沒找全。結果隻會是問題沒有解決。其實本身這個論題就有問題。 要想說明“中國為什麽趕不上日本”,就必須先證明中國在經過努力後沒趕上日本。這其中又有兩個因素:怎樣叫趕上日本,和以多長時間為限。如果這些都沒有說明的話,至少從我的眼裏討論這個話題是沒什麽意義的。(因為連觀點的正確性都不確定)我建議該問作者應使用以下兩個題目:1。中國為什麽在*年的發展中趕不上日本;2。中日之間經濟差距的原因。 我本人更偏向於第二個標題,因為更直接,更有利於解決問題。我認為我門是有缺點,也應該向日本人學習。但一定要看到中日差距的真正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1. 曆史原因。首先日本的發展從明治維新就開始了,而中國真正的發展從70年代末才開始。雙方相差數十年。解決方法:繼續走正確的發展道路,且客觀上需要時間。 2. 性格因素。日本人的性格團結且守紀律,這使他們在製定,執行政策,策略方麵都比中國人有效率。但是其缺點是缺乏靈活性。我們策略:積極學習日本人的文化優點,同時也要發揚我們的優點。其實我門文化特點是注重人際關係,靈活多變。這些特點不僅對我門的長期發展有利,而且現在的一些成績也因此而來。例如:鄧小平創造了一國兩製的理論;中國農民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情況下創造了承包責任製。 3. 科技因素。這裏不僅包括科技,還包括管理。我本人認為管理反麵差距的因素更多。解決策略:大量自主的引進吸收。(引進正確有用的) 最後,我認為如果隻看自己的優點而不看缺點的話,民族是不能振興的。但如果因一時經濟的落後就把原因歸罪於自己民族人性的缺點(其實大部分是錯誤的判斷)的話,那就好比當年清政府隻看到自己武器不利,而未發現真正原因是製度的落後。如果這樣去看中日之間的差距的話,那我看中國遠也趕不上日本了。另外,大家不要光是為自己民族的“缺點”(有些是個別的,有些是曆史的暫時現象)而自卑,更重要是要自醒和自責。自己有沒有這些“缺點”?有沒有幫自己和周圍的人改正他們? 祝大家聖誕快樂! 作者:侍衛甲 2003 12-17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