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你是哪一種人生

(2010-05-26 10:32:03) 下一個

劉在勝
法國學園傳道會傳道人

這次營會,我們教會請了巴黎來的學園傳道會的一位傳道人主講。他多年做法國大學生的傳道工作,已經接近退休年齡,學生們卻仍然稱呼他劉哥, 稱他的太太劉嫂,很有趣的現象。 學生們不拿他當作隔輩人,可見他們和那些留學的孩子們真的是好朋友。 或者, 他們認真地覺得主內都是弟兄姐妹,長輩傳道人也不例外。 以下文字根據劉哥的講道內容編輯整理。

劉哥先從人生的類型談起。

我們的人生過程,就像是一次次等待火車的過程:等待高考錄取通知書,等待研究生錄取通知, 等待出國簽證, 等待找工作被錄用,等待找到人生伴侶,等待喜結良緣, 等待全家團圓, 等待孩子出生,成長,等待居留身份, 等待提職。。。 每一個等的過程都很焦急,寢食難安, 心中暗想,等把這個等來了, 我一切都好了,就可以過更好的日子了。 可是真的等到手的那一刻, 心情卻並不見得有多麽欣喜, 甚至會覺得我為了等它吃了那麽多的苦, 等來了是應該的, 沒有什麽值得喜出望外的。生活又進入平淡,很快就有了下一個等待的目標, 這個過程周而複始。。。

我八十年代初考托福, 那時出國的人還少, 隻要能出國進修學習,那人生就滿足了, 別無他求。 可是真的到了 巴黎,立刻就又不滿足了。隻做交換學者不拿到學位不行,將來教書沒前途, 於是下一個馬上有了,攻讀學位。 等到學位也拿到手了,人是否滿足了呢, 沒有!原來博士已經比比皆是,還得有獨特的工作經驗。 所以呢, 前一個目標一旦實現, 立刻就貶值了,下一個等的目標就來了。 。。 人生就這麽一直在等待目標實現, 永無完結, 一直等到有一天, 真的不能再等了,因為你的日子到頭了,沒有了。

在國內路邊上, 我問哪些圍在一團下棋的老人們,他們是做什麽的, 老人笑著和我開玩笑說, “我們是等死隊的”。 如果我再問他們, 你們對你們渡過的一生滿意麽,他們會說什麽呢。 也許他們會說, 我的一生不過如此, 到頭來就是走到火葬場,走進一個小方盒子而已。

如果人的結局不過如此,最後總歸一死,我們一生當中不厭其煩地等這個那個小目標,又有什麽意義呢。

你今天在等什麽, 拿到學位,瑞士國籍, 工作合同,還是什麽。 有人說, 我沒有奢望,隻要打工賺些錢回去就行, 也有人說,我要看著兒女健康長大成人就滿足了。

我們的人生是這麽的簡單麽, 到底我們的一輩子是做什麽來的。

你們中間可能有的人說,我的人生不是等待的人生, 等待太消極了。 我有一個奮鬥的人生, 我是靠自己努力爭取而得到的人。 劉哥我當年也有一個奮鬥的人生。 如果不夠奮鬥,不夠優秀, 八十年代那極少的出國名額是不會拿到手的。 我走的每一步都費盡了艱辛,訪問學者該為讀注冊學位, 很費勁兒。 學位那到手申請我的妻子和兒子來法國團聚,都經過很多的折騰,付出太多的努力, 等到真的拿到學位, 真的團聚,高興的精神頭都沒有了。很多海外華人的一生都是辛苦奮鬥的一生。 其實“奮鬥的一生” 和“等待的一生”結果是一樣的。 對於奮鬥的人來說, 一個目標實現了,他還要再奮鬥,樂趣在奮鬥中。如過沒有新的奮鬥目標了, 他反倒麻煩了。 我有個學生, 說他的人生理想都實現了。 我問他 : 你是不是很高興, 很開心。 他說不是, 我的性格是為目標奮鬥的性格, 現在我一切都得到了, 卻沒了目標, 覺的人生沒有意思了。 對奮鬥的人,奮鬥是樂趣,可是奮鬥也有窮盡時, 等到鬥完了, 或者年老體衰,鬥不動了,樂趣也失去了。

所以, 奮鬥與等待的最終結果是一樣的。

也許還有人說, 我就是一個隨緣的人,與世無爭,走到哪兒算哪兒。 什麽都滿足, 什麽都接受。 這是一種消極的接受,不去做努力, 似乎與世無爭,就能無為而治。“夫唯不爭, 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他即使不爭, 天下也還是爭競不止。

或者有的人喜歡一個享樂的人生。隻要我過的歡娛,別的都不重要。 可是想到最後的結局,享樂的人也同樣感到恐懼。

也有相反的類型, 有人要過一個修煉自身的一生。 可是人的色欲貪欲不是麵壁十年就能拿掉的。

不管你所追求的是什麽類型的人生,如何能有發自內心的平安快樂,是擺在每個人麵前的人生難題。 如何解開這個難題,是我們這幾天要學習和分享的內容。

有人說“聖經是人生的說明書”。 你要了解人生的問題, 就要去聖經裏找答案。 聖經裏有一個人, 有豐富的一生。 他父母是猶太人,他出生在埃及, 當時埃及法老下令殺死所有猶太人的頭生兒子。 他生下來被放在籃子裏藏在泥羅河邊, 偶然被埃及的公主發現收養, 從小在埃及王宮長大,受良好教育。 長大後他知道自己的身世,就為猶太人報不平。 40 歲的時候,他憤怒之中殺了壓迫猶太人的埃及工頭,被迫逃離皇宮。猶太人卻不領他的情。 因為被通緝, 他逃到曠野,給人牧羊,娶妻, 在曠野生活了 40 年。在他 80 歲的時候, 上帝呼招他帶領猶太人逃離埃及,遷往迦南地。他帶領猶太人又走了曠野 40 年。最後在進入迦南地之前他去世。

這個人是摩西, 他的人生可謂經曆豐富, 他對人的一生會有什麽樣的看法。我們來研究一下詩篇 90 篇摩西的禱告詞中訴說的人生境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苗青青 回複 悄悄話 人生是空虛,奮鬥也是空虛, 隻有過經曆才知道這是真理。信主以後的每一天不再是僅僅為我,天地因此寬廣。信心是用來對付恐懼的, 信越多,恐懼越少,人獲得越多自由。這個隻有信的人自己明白。

所以, 為你的父親高興, 感謝神! 因為信, 會給他更多幸福, 無論在何年紀。 我也希望我的父母有更多的信,更多渴望認識神,得這個無比的福分。
盈袖2006 回複 悄悄話 信主之前的生活就是這樣的,奮鬥,最終得到後並不像所想的那麽喜悅,馬上又有更高的目的.有時覺得很空虛,但是如果不努力,會更痛苦.
我常想自己是經曆過了才信主,歸於平靜,如果人生剛開始,還沒有經曆這世界的精彩與無奈,又當如何?主裏的生活,正在學習經曆.

還有一個好消息,昨天收到我那固執的父親的電郵,他計劃七月受洗.感謝主!隻有主才有能力改變這麽固執的一個老共產黨員!
苗青青 回複 悄悄話 我有個朋友,在國內一所著名大學教書期間,曾經專心研究佛學兩年,並立誌實踐之。後來到哈佛讀博,他發現了佛學的局限,又開始研究基督教神學, 並信了基督。

我開始查經也是他來這裏工作的時候, 在他和我們教會一位長老家庭的倡議下開始的,那時我還是個初信者,但我們的查經直到如今還在進行。

他說佛學教人要不停地擦拭一麵鏡子,好使自己心明眼亮。可是,最後究竟能夠擦得光嗎,那不懈擦拭的動力又從哪來呢。 因為在佛學裏找不到這兩個問題的答案, 使他最終離開了佛學,販依基督。

今年初,這位朋友給我推薦一本靈修的書, 叫做Motification of sin. 這本書其實也是講基督徒如何擦拭心靈這麵鏡子。 我還沒來得及讀。但做為基督徒, 有一點我明白, 單靠我自己是遠遠不夠的, 靠基督才能做成, 因為他是創造宇宙的神, 有勝過世界上一切人和一切邪靈的能力權柄。
dodododo2046 回複 悄悄話 發自內心的平安快樂可以通過打坐修禪得到.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