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天使

女人,用愛心征服世界,用眼淚拯救自己。 我相信愛,相信奇跡,相信生命中的美好,相信天使不哭泣。[水蜘蛛的文摘點評博客,含原創]
正文

[轉貼] 樓蘭:漫談東西方教育理念之差異(三合一)

(2006-06-15 00:35:52) 下一個

http://www.nawomen.com/viewthread.php?tid=5461&highlight=

文學城
北美女人
樓蘭:漫談東西方教育理念之差異(終稿)


(這三篇文本來各自獨立,現在放在一起,將原文標題作為小標題了,如果分開複原也可以)。

                                           漫談東西方教育理念之差異 

                                                                樓 蘭 


                                                  “天才”與“成功”


  在美國生活多年,我很有興趣觀察中美文化觀念的差異,尤其自己身為家長,又從事少兒工作,更有機會搜集有關子女教育的眾多故事。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

  一個華人家庭有兩個兒子。老大從小本份老誠,但天資平平,學習成績一般,家長投資培養其才藝也不見大氣色,使爹媽失望。而小兒子卻聰明過人,靈氣十足,不僅在校成績一貫優秀,才藝方麵也頗具天賦,音樂、下棋、美術等等,學什麽就會什麽。

  可想而知,這小兒子為父母爭了光彩,也是親友們誇獎羨慕的對象。家長便放棄不爭氣的大兒子,投資時間金錢來重點栽培小兒子。為他選送好學校,課外也花重金帶他到處拜師學藝。

  高期待高壓力下的老小,很羨慕哥哥的清閑自在,但他還算聽話,直到高中畢業都是各方麵出色的好學生,又進入了人人向往的哈佛大學,家長更為之自豪無比。然而,從哈佛畢業之後,老小卻什麽事都不想做。他告訴父母:“我已向你們交了差,你們有了個哈佛畢業的兒子,夠有麵子了。但我從小就在高壓力下生活,如今已經筋疲力盡,該是我放鬆一下,按自己的方式生活的時候了!”這個哈佛“避業生”多年閑蕩而無所事事。

  而那個不起眼的老大,家長以往沒有為他施加過多壓力,反而使他有空間時間參與輕鬆多元的課外活動。他沒有像弟弟那樣被父母迫使著奔忙於上課外技藝班,卻當了多年童子軍,有機會在主流少兒組織中接觸更廣泛的項目,獲得綜合知識技能,找到自己喜愛和擅長的領域,而且培養了自信自立自強精神,懂得要靠自己努力取得成績。他讀的雖是極普通的州立大學,卻有機會展示和鍛煉領袖能力。大學畢業後他不好高騖遠,勤懇工作從普通崗位作起,表現非常出色,後來又自己創業闖出一片天地。

  如今,這家父母是提起大兒子就驕傲,提起小兒子就歎氣。回想當年截然相反的情景,難道是家長看走了眼?選錯了培養重點?還是教育方式有問題?或是社會環境改變了孩子們?

  這類望子成龍,龍卻不甚爭氣的例子並不少見,在亞裔中的比例更高些,或許因為亞裔家長望子成龍之心甚於其他族裔。正可謂“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其實栽花插柳都得根據季節環境和品種特性,不適時宜地瞎種或揠苗助長,難免適得其反。

  迄今,海外華人社區對高壓力高期待帶來的不良培養後果依然認識不足。華人們常津津樂道亞裔孩子們在學校出類拔萃,名牌高校內亞裔學生比例遠高於亞裔人口百分比。若再繼續跟蹤,從名校畢業後在專業領域幹得不錯的亞裔雖也不少,但多是從事一般技術工作,進入高級管理階層和某些具社會影響性職業的亞裔卻極少,低於亞裔人口百分比。與美國其他族裔相比,亞裔顯得早期超前,後勁不足。原因何在?這並不能全怪種族歧視,而應從亞裔的培養方式與奮鬥目標來發現問題糾正偏差。

  應該承認,即便是在美國長大的亞裔,很多人的綜合素質(尤其是領袖能力、社交能力、溝通能力、創造性等)仍有缺陷。而造成此缺點的原因,多半與家長仍追崇東方教子觀念,片麵追求學業並將自己的意誌強加於子女有關。這是在亞裔尤其華人群體中常見的一種教育誤區,即家長總想按照自己的期望來培養塑造孩子,而不顧孩子的興趣與追求,甚至阻止孩子參與有利於全麵發展的課外活動,而“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以剝奪孩子童年快樂為代價,換來的往往是培養出心智不夠健全的畸形人才。這種方式更與西方的教育觀念格格不入。

  “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是美國學校和校外少兒組織從小教導孩子的準則。

  而不少成年後來美的華人家長,自己沒在美國接受過初等中等教育,往往不明白這種理念,還按中國傳統方式來管教孩子,有意無意地強迫孩子按家長的期待去製定未來誌願,這必然引起在西方教育下長大的孩子的反感,他們早晚會對此進行反抗。有的孩子中學時期就有主見敢與家長對抗,也有的孩子屈於家長的壓力多忍幾年。像此例中的小兒子就忍到了大學畢業。實際上,忍的時間越長,對孩子們的傷害越大。有些孩子為了順從家長而進了並不喜歡的大學(哪怕是名校),選了不適合自己的專業(哪怕是熱門賺錢行業),後來又轉校改行,或對所從事的職業缺乏熱情,反而浪費了時間、精力與金錢,欲速則不達!還有人因長期不能按自己的意誌行事而發生精神病變甚至輕生,更是悲劇。但即便在悲劇發生之後,華人家長和全社區也常是就事論事,很少追根尋源去發掘隱藏在我們族裔文化中的造禍原因。

  通過這兩兄弟的典型例子,華人家長們起碼可以從幾方麵檢點一下自己的作為,對比一下中美、東西教育理念的差別。

  一.你為孩子提供平等機會了嗎?

  雖然家長們會疼愛所有的子女,但因為孩子們的個性特點不同,家長往往得用不同的方式來分別對付之。問題是,教育方式可以多樣化,出發點和機會卻應該公正平等,也就是說不能“偏向”。傳統的中國家長有重男輕女的習慣,對兒子的學識和本領期待更高,提供的機會更多。然而在現代社會,這點通常已不為廣大家長效法了。但家長們卻可能比較喜歡和重視聰明能幹的孩子,尤其是所謂“神童”,而忽視了表現平庸或有缺陷的孩子。此例中的家長就是沒有為兩個孩子提供平等的機會,在兩個孩子心中都留下了不平衡的陰影。不過對老大成了一種正麵激勵,而對老小卻產生反麵消極作用。由於家長教育方式的失誤,其苦心並沒得到預期的結果。

  如果家中是獨生子女,同樣會有不平等現象,因為孩子會與其他同學朋友相比。有時家長一相情願讓孩子學這補那,孩子們反而不領情,認為被剝奪了像其他孩子那樣的童年歡樂和自由選擇。

  如果孩子有生理缺陷或行為問題,不但不能放棄他們,反而應該付出更多心血關懷培養,仍然要為他們創造與正常和天資兒童相同的機會。此類孩子長大後成為出色人才的例子並不少,都與家長和社會的長期關注分不開。家長們應記住,在培養孩子時,應該“有教無類”!

  二.你了解孩子的潛能與興趣嗎?

  這個家庭的兩個孩子,其實都有能力和才幹,隻是表現的早晚與方式不同。而家長卻過早下結論,而沒有尊重孩子的興趣並以合適的方式開發他們的潛能。

  早期教育理論主張重視0到3歲幼兒的智力開發,這實際上是要通過親子交流,發現孩子的性格特征和潛在能力,而並不是要教這麽小的孩子學認字或彈琴等專門技能。然而,不少華人家長並不清楚自己的孩子到底有何天份或愛好,還誤以為培養孩子學習技藝越早越好,送年幼孩子去上各類課外班,其實這反會“揠苗助長”。因為幼兒學習是以興趣為主導的,如果孩子本來表現出對音樂的興趣,願意模仿彈琴或跳舞,不妨讓他們自由發揮一陣。過早讓幼兒上課,他們很可能會受不了枯燥而使興趣消亡,就更別提學出成就了。我教兒童繪畫課,發現孩子們從四五歲還是七八歲開始學習畫畫,到十歲左右達到的繪畫水平都從不太多。越是具有藝術天分的孩子,其實越不需要太早開始正規學習,但家長要能夠察覺幼童的天賦潛力,創造條件鼓勵他們自我發揮,保持興趣。

  即便是年齡稍長的孩子,如果沒對準他們的特長興趣去培養,也會枉費時間金錢。我聽不少華人朋友說,讓孩子學那幾年鋼琴真是大大地浪費。但每年仍然有許多華人孩子在家長督促下前仆後繼地加入學鋼琴的大軍。

  怎麽才能發現孩子的天賦所在呢?家長除了多關心和觀察孩子之外,還應在學業之外多創造些允許他們演練和展示各類才能的機會。每個家長都不是萬能的,也不可能帶孩子做所有文武活動,這就需借助社會少兒團體的資源。不少華人家長認為美國的課外少兒組織往往玩多於教,學不到實際知識,寧可讓孩子參加課業補習班。其實,為孩子創造多元化的環境,讓他們體驗各類活動,正是美國提倡的一種培養全麵素質的途徑。看起來,美國課外少兒組織是今朝玩體育明日搞藝術後天辦露營,每樣隻蜻蜓點水不求甚解,孩子們卻有機會接觸各種各樣的項目,從中發現自己是擅長體育還是熱愛藝術。見多識廣的“萬金油”也是很有用的啊!等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如果真正喜歡什麽,會主動提出要去學,隻要孩子的要求是健康正當的,家長當然應全力支持。家長還要創造民主環境,孩子才敢於說出自己的喜好和要求。雖然孩子的興趣時常會轉移,家長也不要按自己的意願去強迫孩子學什麽,而應以支持鼓勵的態度肯定孩子的努力,同時正麵引導孩子如何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領域,並堅持不懈取得成就。

  三.你是否愛標榜炫耀孩子的成就?

  喜歡用孩子的成就來為自己臉上貼金,是中國家長的一個“陋習”。在“望子成龍”、“耀祖光宗”等傳統意識指導下,華人們也愛把孩子的優劣,作為衡量家長是否稱職的要素。然而,美國的教育主張以個人為重,孩子們學習知識是為了充實自我,而不是為實現家長的期待。

  華人社會中的愛攀比、講麵子、父以子貴等風氣,在海外依舊濃厚。這種攀比炫耀,不僅造成家長之間對孩子期待值的“軍備競賽”,更為孩子的心靈留下不健康的陰影。對此不在乎的孩子還好,如果孩子受家庭文化影響較深也養成愛攀比習性的話,他們長大後怎能適應西方的主流文化?在美國學校中,學生若斤斤計較考分、名次、獲獎等等,是很招別人反感的。有這種習慣的人,走上社會也會遭到孤立。

  當家長們宣揚孩子得了什麽嘉獎或名次,考上什麽重點中學名牌大學之時,孩子們卻在指責爹媽此舉的無聊。此例子中的小兒子,恐怕就是對家長曾拿其當作炫耀資本的行為感到厭惡透頂,才作出逆反之舉。

  人都要學會正確對待功名和挫折,家長們首先得以身作則,孩子們才能在正確影響下健康成長。不然,會一代一代重蹈覆轍。不少華人恐怕還記得自己童年時對家長嚴厲管教的逆反情緒,可如今為人父母卻又不自覺效法,真是苦了孩子們。

  盼望自家出“天才”或“神童”並以此為榮,不是健康的教子觀。稱職家長最應該為子女做的,是為他們提供正常人應該有的生活,尤其是親情、快樂等感情需要。

  四.什麽是成功的標準?

  此例中的家長的另外一個失誤,是未能正確理解什麽是“天才”,什麽叫“成功”。“天才”是人已經具有的內質,小兒子當年具有天份,長大後這些才能並不會消失,隻是看他想不想、會不會將這些才能發揮出來。就像當初家長不該小看大兒子一樣,現在也沒有必要為小兒子歎氣。不妨表示,兩個兒子都在過他們所選擇的生活。像這家小兒子這類青年,仍然是大有潛力的人才。對已經長大成人的子女,家長更應該給他們自由空間和充份信任,讓他們去選擇事業與人生。

  小時候的“神童”長大成為平庸之人的例子中外皆有,追其原因,都是由於教育不當,拔苗助長。美國也曾有十一二歲就進大學的神童,但在缺少同齡人的環境中,這些孩子往往得不到適合其年齡的正常關注,心理、感情成長得不健全,對一些需要較豐富知識和經曆才可理解的課程難以消化,有的後來成了一事無成的犧牲品;有的不得不長大幾歲後重新讀大學,反而耽誤了時光;還有的雖然學業上有所造詣,社交等綜合技能卻極度欠缺,喪失了正常的人生。目前,明智的美國家長和學生們本人,都懂得人生不可速成,少兒成長的每一個階段都要有與同齡人相處的環境,因此不願意選擇提早畢業或跳級,而希望充份享受該屬於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年,或小學、中學、大學時光。

  中國一度興盛大學辦神童班,總體來講也不算成功,近年這股熱已經減退,大學的神童班逐年減少。但一些華人家長仍期待自己家裏能出個把“神童”,那些介紹如何培養“哈佛女孩”、“耶魯男孩”、甚至百多年前某外國人培養孩子成為“天才”的早已過時的理論,才能有那麽大的熱銷市場。近年曾有個神童學生隕落的實例,他從小被家長培育得隻會讀書,連料理自己生活都不會,上大學時母親陪著照顧他,待到去讀研究生時不再允許家長陪伴,就暴露出人格缺陷,無法完成學習。這是個培養失敗的極端例子,家長和社會(他就讀的大學等)要承擔責任。有頭腦的家長尤其是職業教育工作者,難道不會想想,連基本生活能力都缺乏,一輩子需要靠別人照顧的“天才”能夠有成功的人生嗎?

  東西方對“成功”認識也有很大不同。中國人往往以“名”、“利”、“權”、“地位”等來衡量成功與否,好象進名校賺錢多職位好名氣大就是成功了,成為所謂“人上人”更被奉為成功的偶像,而忽視了人們真正的喜好及人生的快樂。那兄弟倆的家長,就是把進名校當作成功的標準人生的目標,所以小兒子在達到此要求後,就以“大功告成”來回應家長。其實,上好中學名大學,隻不過是人生中學習知識的一種過程,將其當作奮鬥目標是本末倒置,用其衡量成功與否也不對頭。

  美國人大多不像老中這樣在乎名校招牌和職業地位,他們認為,一個人隻要作其喜歡的事,過其向往的生活,無論貧富貴賤,都是成功的人生。追求民主自由平等的美國人更不會認同“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他們也崇尚吃苦耐勞個人奮鬥,目的是改變自己挑戰人生。如果說培養孩子的目的是期望他們將來成為淩駕別人頭上的“人上人”,準會被認為心態不端。

  成功的定義也是與時俱進的。美國著名的女子大學衛斯理學院,該校有項傳統,每年終考結束後,學生們要舉行滾鐵環賽跑,最先跑到小湖邊的會被推下水,而對這冠軍的期待之詞反映了不同時代的女性“成功”概念。在二十世紀早期是“誰先到就能嫁如意郎君”,後來變為“誰先到就能成為賢妻良母”。到了婦女獨立追求職業生涯的年代,又成了“誰先到就能當CEO(公司主管)”。而如今,已經成了“誰先到就能獲得成功”。因為如今的新一代定義成功和人生的標準與前輩不同,他們都有各自的追求,很難用同一個標準去界定。在這種按照時代鼓勵成功的氛圍中,衛斯理學院不僅曾出了希拉裏•克林頓、宋美齡、冰心等巾幗女傑,更培養了眾多的淑女型良家婦女,即能獨立上進做自己喜歡的事,又善於相夫教子生活美滿,盡管大多數不是功名顯赫的名人,難道她們不是有著成功人生麽?

  家長和全社會也都應該審時度世,若以老輩的中國式功成名就標準來定義成功,會有背於新時代的主流文化,更會被新一代所嘲笑。

  可以說,具有天才素質的人,並不一定都能成功。而所謂的成功者,更不一定都是天才。那些流傳世上的論述“培養天才”、“成功之道”之類的書籍,其實都是不切實際之談,因為根本不可能按照一種藍本把所有人都克隆成“天才”或推向“成功”。身為家長和教育工作者的,應該從眼下作起,根據孩子們的特點,為他們創造充份發揮自我潛能的環境,不錯過人生的每個成長階段,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走向成功。

[ Last edited by 樓蘭 on 2006-2-8 at 09:36 AM ]


                                       “效仿他人”與“成為自己”


  曾經有這樣一個黑人男孩,在紐約郊區的中產階級社區長大,他在學校課業優秀,還與許多黑人孩子一樣具有體育天份,一直是籃球等學校運動隊的幹將。其家長希望他能走不少黑人的成功之路——成為體育明星,或者以學業和體育優勢進入名牌大學,將來當律師醫生之類的職業精英。中學時代,他在放學後參加了校外少兒組織“男女童俱樂部”(Boys &Girls Club),體驗五花八門的活動以增長見識豐富興趣。男孩發現,自己尤其喜歡“演劇”並且很得要領,從而參加了該俱樂部的戲劇組,有更多的機會獲得專業人士的指導,這成為他學習表演藝術的啟蒙課。高中畢業申請大學時,他打算主修表演並以此作為將來的職業,卻遭到父母的反對。家長認為,一個黑人,想在美國演藝界獲得成功談何容易!一麵是家庭的期望和現實的考慮,一麵是自己的興趣與理想,何去何從?是他所在的少兒組織,不僅給予了他專業的啟蒙,也在選擇人生道路的關鍵時刻,給予這個少年作出決定的力量。很多年後,這個已經享譽好萊塢的當年男孩,在頒獎盛典上接過了一座小金人,成為第一個獲得奧斯卡影帝稱號的黑人影星!

  在丹佐•華盛頓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桂冠的次日,我在電視新聞中看到了對他少年時參與過的那個“男女童俱樂部”一位主任的采訪。當年,正是這位指導主任的鼓勵,促使小丹佐做出了人生正確的選擇。記者問這位為弟子成就不勝驕傲的主任,當年傳授了何等密經?已上了年紀卻仍然在為此少兒團體做義務服務的黑人主任說:“當丹佐因受到家庭阻力來找我拿主意時,我並沒幫他做決定,而隻是告訴他:‘做你自己想做的,而不是你的家長想讓你做的’(Do what you want to do,not your parents want you to do)!”

  “成為你自己,而不是仿效別人!”“按自己的意願,而不是為了他人的期望去選擇人生道路!”是在美國校內外教育界流行的至理名言,也是美國重視個性培養的教育理念精髓之一。

  記得我的女兒上小學時,我到她學校開家長會。美國所謂的“家長會”其實是老師與每位家長單獨約見並介紹其孩子的學業情況,這種“單練”方式也是基於“獨特的個性化教育”——避免在家長眾多的場合比較學生優劣(而中國學校的家長會往往在表揚批評學生的同時,也令家長跟著孩子或者洋洋得意或者臉上無光)。我那時來美國沒幾年,腦子裏還盡是中國式觀念,很自然地問老師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孩子如何,因為我知道美國老師常對每個學生都鼓勵誇獎,而我想了解自己的孩子是否比其他人更優秀。

  老師的回答,使我永生難忘:“我們從來不比孩子。每個孩子都有其特長,不能說誰比誰更好或更差。”——這就是美國教育理念的核心!

  對美國人來說,這種“個體獨特”教育學說早已是人所皆知的常理,但對來美國不久的老中卻是種文化震驚(Culture Shock)!因為我們從小就是在被評比、被表揚、或被批評中長大的。沒有比較,就無所謂先進落後,中國那套從評“三好學生”到選“勞動模範”的製度也就沒有了賴以生存的土壤。

  美國的學校,不僅在教育孩子,也教育了我們這些家長。後來,我逐漸對美國這套以個人為中心,不做橫向比較的教育方式有了更深的體會。尤其是接觸了美國的校外少兒團體,並成為少兒教育工作者之後,更發現這種“塑造自我”、“不做攀比”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是溶化在整個社會中的,反映了美國主流文化的精髓。

  有一個名為“綠色圓圈”(Green Circles)的生動有趣的兒童教育項目,是由美國一家非營利教育機構發明,後來被包括童子軍在內的很多主流少兒組織和學校采納推廣。我和女兒都曾參加過女童軍的“綠色圓圈教員”培訓,經過培訓的中學生和成人有資格指導年幼兒童進行“綠色圓圈”活動,這是中學生們進行社區服務和展現領導能力的極好機會。

  “綠色圓圈”的基本內容是:有個小圓圈,內有一個人(自己);當這個圓圈擴大些,包括了家人;再擴大,包括了關係密切的親友、同學、老師等;再擴大,還有熟悉的鄰居、社團或教會的朋友等;再擴大,則有常遇到卻不太熟悉者……當圓圈一層層擴大,人的社交範圍就越來越廣。這個項目的本意,旨在教育孩子善於團結更多的人,與來自不同種族文化背景、有不同興趣愛好的人交往。但其基礎卻是以“自我”為中心的。

  女童軍培訓出來的小教員在組織年幼兒童們參與此活動時,首先貼上最小的圓圈和裏麵的那個小人,然後會問小孩子們:“世界上隻有一個人對你來說是最重要的,這是誰啊?”小朋友們有的說是“總統”,有的說是“上帝”,有的說是“父母”或是某位“名人”等等,也有孩子選了正確答案——“我自己”。這裏的答案是唯一的,對每一個人類成員來說,“自我”永遠是最最重要的,那一連串的綠色同心圓圈,都是從這個“我自己”延伸開去。美國用這樣深入淺出的方式從小教育孩子們——首先塑造好自我,才能幫助他人、改造世界。

  像漣漪般擴展的“綠色圓圈”,確實曾使我的心潮波動,思緒萬千……

  我們童年在中國接受的是無產階級大公無私教育,誰敢把“自己”淩駕於“毛主席” “黨中央”之上?誰敢以“自我”取代“國家”“人民”的地位?即便那“突出政治”的荒唐歲月過去,中國式的孝道義氣觀念也會將“個人第一”視為“自私自利”、“不孝父母”、“目無師長”或“不夠朋友”。很多中國人就是一輩子在為別人活著,為了孝敬父母而割舍自己的愛好,為了不辜負老師而放棄自己的選擇,為了對得起朋友而喪失自己的原則,為了當上先進而向他人學習,為了出人頭地而違背自己的良心……從古代的科舉製八股文,到現代高考的命題作文,中國的教育和考試製度一貫以培養這種為“別人而活者”為目標,采用橫向攀比方法,選拔的是 “合格”的馴服工具,而非具有人格特色的傑出個人。

  中國的學生,為了達到所謂“合格”的標準,必須各科同時用功,甚至不得不舍棄自己的特長愛好去補習弱勢課業。思路表現標新立異的孩子,常被認為怪誕出格或調皮搗蛋,因此不受喜愛,會被貶低被批評,自信心受到打擊,有的在心理上留下終生創傷。老師、家長都習慣用傳統的尺度去衡量學生,對出圈者進行“修理”,直到其成為符合“標準”的凡人庸才、千篇一律的“螺絲釘”。

  大相徑庭的是,美國教育法則不對學生進行橫向比較,從小老師們就反反複複地告訴每一個孩子,“你是一個特殊的人”,往往還緊接著添一句, “別在意人家怎麽說你”。強調的是“自我為中心”、“開發個人潛能”、“學會自己做決定”,從小激發孩子的獨創性,鼓勵學生保持興趣特長。雖然美國也崇尚 “英雄”,提倡“楷模”或“偶像”,但並不主張其他成人兒童非去效仿他們,“追星”、“迷星”,與“學星”、“仿星”不可混為一談。

  美國近年盛行選撥“美國偶像”(American Idols)之類的電視秀,且不論這些充滿商業氣的競賽遊戲到底有否正麵作用,其中透露出的信息倒是鼓勵參賽者標新立異,單純模仿其他明星的往往出不了線。那個其貌不揚五音不全舞技拙劣的華裔青年孔慶翔,反倒因其敢於展示獨特個性而一夜成名,令人跌破眼鏡。其實這類例子在美國並不少見,充分體現了“盡力而為”、“展示自我”能夠獲得社會認同。盡管對孔慶翔這樣的“偶像”有人會持揶揄態度,但不能不承認,大多數人還是讚賞其勇氣的。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不完美的“楷模”,反倒能鼓勵普通人的上進心——“既然他能那麽做,我為什麽不能?”中國電視台也開始舉辦“星光大道”、“超級女聲”等民眾竟當明星的節目,各界對此褒貶不一。我覺得,無論是搞教育還是辦文藝,如果不了解各國文化理念的差異就全盤照搬形式不見得能有好的效果。

  美國社會奠基在個人主義上。但如果以為這種個人主義教育培養的是自私自利的人,那就錯了。恰恰相反的是,美國人普遍具有社會公德和義務感。因為他們從小受的教育是:每個個體都是社會的主體——就像那“綠色圓圈”的中心,既然是社會的“主人翁”,當然義不容辭要遵守自己的法規並對社會負責。中國社會則強調大局為先,國家集體家庭利益高於個人利益。其實,強調社會和全局並不錯,但過分抑製個人作用就不太妙了。試想,一個機體的每個獨立細胞都很衰弱,要依靠其他細胞才能生存,那麽整個機體能夠健康嗎?這是個先有細胞還是先有機體的問題,答案實際上是很顯然的。

  美國教育理念強調的“個人獨特”,並不等於絕對標準的“優秀”,而是在於 “與眾不同”。既然主張“與眾不同”,顯然不會以對人進行橫向比較為基礎,也不鼓勵盲目地效仿他人。由於美國以這種“成為自己想作的人”教育理念從小育人,美國人普遍具有獨立性。有個在中國美國都上過學的高中女生,在比較中美兩國教育差異時表示,“美國學生個個都是人物,充滿自信,幹什麽都不發怵”,這就是美國個人主義“獨特”教育的結果,培養的人才具有全麵素質。而中國學生雖然知識紮實、解題基本功過硬,但好像除了學習好再沒其他優點了。

  我的高中班主任老師,現在是北京一所著名重點中學的校長,曾經到歐美考察過中等教育。也指出中國式教育雖然教的基礎知識比較紮實,但培養的人缺乏個性和特點,像是千篇一律的模範工作者。這就是“比較”和“效仿”式教育的後果,從小按統一的“優秀”標準去塑造人們,凡有出圈不軌的都會被社會所不容。他認為,相對來說,還是西方注重“個性”的教育體製能夠發掘人的潛能,培養更多更出色的人才。

  在具體教學方法上,受科舉八股體製影響的中國教育方式也喜歡用統一的標準和框框去約束所有人。連像寫作文這種很難用統一標準衡量的科目,都通過互相比較在老師和學生頭腦中形成了所謂“範文”模式,似乎隻能去模仿幾篇優秀文章、效仿那些著名作家,才能寫出好文章。“高考範文集”成了考生們的必讀兵法,如果誰想在考試中別出心裁,得冒丟分的風險。這種教育培養出的中國文人作家缺乏創新也就不足為奇,就是中國的文藝批評也習慣於互相比較盲目崇尚名家,因此也不乏打擊新人、埋沒人才而失去公允。

  而美國的文藝評論相當尖刻犀利,針對個人及作品毫不客氣,但卻極少要在同類作品中分出孰優孰劣。而且此評論家認為優秀者,可能會被彼評論家貶得一錢不值。廣大讀者也理解每位作者和每件作品的獨特性,是喜歡是討厭全憑個人感覺。就是名人大家或獲獎作品,老百姓看不上眼也不買賬,照貶不誤。因為美國人民都是從小受“個人獨特”理念熏陶長大的。

  美國老師教作文,以鼓勵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為重點目標,因為想象力和創作靈感是好作家必須具備的首要素質,至於語法用詞結構等隻是具體寫作技巧,都可以通過練習逐步改進。孩子們寫出的每篇作文都是獨特的,雖然寫得好的可以得分較高,但老師不會建議別人都去效仿那幾篇範文,也不會說此文一定比彼文更好,而是鼓勵每個人按照自己的特色去盡量發揮,獨創文風。老師也會分析比較一些不同的文章、故事、作文,但目的不是比出哪篇好哪篇差,而是要說明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問題或描寫事物,以拓展學生們的多元創作思路。

  這種尊重“獨特”的教育體製培養出來的人,自然不會隨大流,而以標新立異獨樹一幟為自豪,也不會因為被人批評而無所適從。我的女兒在美國寫申請大學作文時,根本不聽不看別人的範文,說是不能在腦子裏形成條條框框。除了學校專職輔導員作的語法修改外,她也不接受任何人的批評建議,還振振有詞地說:“這種文章反映的就是個人的獨特性,都按你們的意思修改了,我的‘自我’如何體現?”她有一篇升學作文的題目就是《成為我自己》(Be Myself)。就憑這樣獨斷專行的作文,她被所向往的常春藤大學錄取,招生辦主任還特地在給她的錄取信上親筆寫下:“你的作文別具一格,令我印象深刻!”

  不同的習慣與觀念來自不同的文化傳統。與西方文明尊重每個個體的生命價值不同,東方文化強調的是個人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個人的價值是由社會角色來標價的,所以隻有社會角色價值,而沒有“個人”的價值。以“效仿”、“比較”為基礎的中國式教育理念,正是東方文化價值觀的表現,源自古代封建社會 “學而優則仕”科舉製的教育體係,其根本任務就是通過層層比較考核來選拔出所謂“精英階層”。在中國,自古至今都要找出學習榜樣讓人效仿。兒童學“孔融讓梨”,家長學“孟母三遷”等等,還隨時代變遷而找出各種英雄(如雷鋒等)讓男女老少都來學習,其實每個人並不知到底要學什麽,就把“學英雄運動”變成了一種形式主義的表麵模仿。

  中國的學校教育習慣在學生之間互相比較,其目的就是為了分出孰優孰劣。孩子們也從小懂得了“優秀”與“落後”的差異,對優者被褒差者遭貶感到習以為常。按照這種橫向比較理論,任何領域的拔尖者隻能是少數人,那麽大多數人隻能自愧不如,墮入中流或後進行列。對於不成熟的孩子來說,這無疑會打擊他們的自信自尊,是少兒心理感情成長之大忌。

  中國熱衷實行評比製的一個理由,是企圖以此來鼓勵人們的“上進心”,期望大家往好的方向努力。但這種過於明顯公開又缺乏科學性的比較,可能事與願違。考證此法長期以來實行的結果,就會發現其負麵作用超過正麵作用。經常能當先進的優秀者往往趾高氣揚,愛出風頭,卻缺少應對挫折的能力。總挨批評的落後者則容易破罐破摔,猥瑣做人,甚至幹脆反叛以對抗社會。從整個民族來看,中國人的上進心、競爭性、和熱衷挑戰的精神並不強,興盛的卻是愛麵子、好攀比的虛榮心和忌妒心。

  時至今日,愛攀比仍是華人世界的一大流行風氣。不僅在中港台地區,就是在海外華人圈子裏,攀比風氣也是長盛不衰。比門第家世,比官銜地位,比學曆職稱,比婚喪排場,比房子汽車,比家長貧富,比子女出息……在今天的中國大陸,這種攀比有時膨脹成為危及社會道德的惡劣歪風因而遭到批判,但往往限於對表麵形式的指責而並未挖掘其根源所在。

  攀比習慣被華人們帶到文化傳統截然不同的西方社會,例如美國,就時常被主流社會看不懂。美國人不明白一些老中,房子已經夠住了,為何還要與別人比著買更大的屋?子女學習已經夠好了,為何還要上補習班非要比所有人成績都好?不管孩子有否興趣天分都得學彈鋼琴,因為別的孩子都在學。……

  需要說明的是,美國的文化和教育理念並非不允許“比較”,也不是沒有考核標準。但美國教育不是用這些標準來進行淘汰和擇優,而主張用這些標準來評價、激勵和幫助學生們正確地認識自己、提高自己,不斷超越那個標準。在這個過程中,弱化橫向攀比的壓力,卻培養激勵出勇於競爭的挑戰精神。君不見,美國從小學起就有五花八門的考試,各有一套科學而嚴格的評分標準。很多美國的高中也按學生成績進行“排隊”。而社會上更常有權威性的對各行各業的排名評比,以進行科學而係統的評估。能進行這類評比的前提是:美國人民在“個人主體”教育下培養出的素質,使他們能夠正確地麵對這種比較,明白即便在排行中名列前茅也並不證明就處處優於排在後麵的,而是表示各有特點,並從中獲得縱向上進的壓力和動力,推動同行業互相促進改善品質。

  而很多深受中國式“橫向攀比法”影響的老中,即便生活在西方社會,也仍然不明白人家這種反應多元化的“比較”不同於中國式非要分出孰優孰劣的“比較”。例如對每年美國大學的排行榜,不少老中家長就堅信排名第一的學校一定全麵勝過排行第十的,督著孩子挨著大學排行榜依次申請學校。孩子能進頂尖大學,家長才覺得光彩。而美國人包括在美國長大的華人孩子並不在乎大學的排名,申報大學要找最適合自己的環境與專業,而非隻看學校名氣。但在攀比風氣影響下,有些亞裔孩子被家長硬逼進自己並不喜歡的名校,卻因各種壓力造成心理精神失常乃至輕生,實在是悲劇。

  其實,“比較”是促進社會進步人類發展的一種有效方法。通過“比較”來鼓勵“競爭”,更是美國教育理念的另一特點(另文論述)。我這一係列文章也是在對東西方教育進行對比、找出差異。關鍵是在什麽領域、什麽時期,以什麽方式、什麽目的來“比較”。

  比較東西方文化及教育理念的差異,其實也不是評價絕對的孰優孰劣,而是要根據各自國情和時代的需要參照互學,取長補短。總體來說,中國式的教育注重育才,美國式的教育則注重育人。因此中國人希望自己孩子具有才學才藝,而美國人把孩子作為完整的人去尊重去愛。中國人重視群體,“才”是財富,而且是家庭乃至國家的財富。美國人重視個體,社會家庭隻是為個體提供方便和條件去發展。

  人從出生到青春期,是心理和感情成長的關鍵時期,無論育才還是育人,都要從此時打基礎。對孩子們稚嫩的情感,需要特別嗬護,因此教育培養必須從正麵鼓勵入手。那種不分時宜場合的橫向比較,是對兒童自信心的摧殘。經過美國小學和初中階段的“個體獨特性”培養,孩子們基本上具有了自信自尊,也學會了如何對待比較,心理感情逐漸成熟,就能坦然對待高中時期的成績排名,而且這種排名也不代表絕對優劣名次。美國大學招生時,雖然很重視申請人的學校排名和考試成績,但並非絕對錄取標準。常春藤等頂尖名校每年都會拒絕不少SAT考滿分者,卻錄取很多考分較低者,就是看中了這些學生獨特的全麵素質。有的孩子在高中成績名列前茅,SAT(相當於高考)成績也很高,卻沒被頂尖大學錄取,一些華人家長就想不通為何考試成績較差的學生反倒被錄取了,就是還抱著成績絕對的標準不放,不知美國全麵衡量的大學錄取方式與中國不同。

  一些受中國式教育長大的華人,頭腦中的傳統意識根深蒂固,來到美國後仍固守這種“效仿他人”、“橫向攀比”、“為別人活”的觀念。有個朋友的孩子被麻省理工學院(MIT)錄取,遇到素不相識的華人家長向她沒完沒了地打聽如何能進名校,考試要多少分、有何特長、課外要參加什麽活動之類,令她不勝其煩。因為這些根本不是可以用一個統一標準來衡量的,每個學生各有特點,別人的經驗隻可參考,卻無法效仿。有些華人老喜歡把具體的人物或實例作為學習仿照對象,一是還沒明白美國的高校錄取製度完全不像中國那樣按考分一刀切,而是有多方位的綜合衡量尺度;其次就是不了解美國的個性化培養教育理念。

  很多在海外受西方教育長大的華人孩子,都非常反感家長總愛拿自家子女與別人孩子比的做法,特煩父母說什麽“瞧人家誰誰得了啥啥獎,或進了某某頂尖大學,你得向人家學習”雲雲,更不樂意家長為自己規定專業前途方向。孩子們認為父母這樣比法隻不過想給自己爭臉麵,而不是尊重子女的誌向。

  如果當年丹佐•華盛頓沒有按照自己的誌向投身演藝事業,而是聽命於家長的意願,興許美國中產階級精英隊伍中會多出一名普通的成功人士,但世界上卻會少了一名出類拔萃的演藝巨星!美國,給了他這樣的選擇權利和機會。但是否在美國長大的華裔中,也有人有過類似的經曆,卻不得不屈從於家長指令而走上了違背自己意誌的職業道路呢?

  一些華人愛談論入沒入“主流”的話題,其實,能否接受和遵循所在國的教育理念,就是有否融入“主流”的重要標誌之一。成年後來到海外的第一代移民,沒有從小受過所在國的教育和文化熏陶,不甚明白其教育理念,但仍然可以努力了解盡快接納其主流文化。在美國,什麽時候你感到不是總想 “效仿他人”,而是真正想“成為自己”了,那麽你就主流了!

[ Last edited by 樓蘭 on 2006-2-7 at 09:29 AM ]

                                            
                                               “授之以魚”與“授之以漁”



  人所共知,東西方的教育理念與教育方式有很大差異,培養出的人才特征也不同。從中國來到海外西方社會的華人家長們,當年在祖國是受中國式教育長大的,如今卻得讓子女在不同體係下接受教育,難免會有些不習慣。有些人能夠審時度勢,調整自己的觀念以適應現存環境與時代,對孩子的教育起正麵作用。也有人則固守本民族傳統意識,造成親子之間、家長與學校社會教育觀念之間的矛盾,對孩子的成長有負麵影響。

  中國和美國在很多方麵分別代表了東西文化的兩個極端。曆史悠久的中華大國向來以東方文化鼻祖自居,周邊國家的文化意識都多少受影響於中華,至今中華民族依然自豪地抱著祖訓輕易不願放棄。而美國則是西方世界中年輕而後來居上的國家,一派毫無曆史包袱、任意作為的架勢,講求創新,鄙視保守。這兩極意識形態反映在教育理念上,很有代表性的體現了東西方的文化衝突。生活在美國的華人,被卷入兩種極端文化衝突的漩渦之中,要想汲取兩種文化之長卻不被漩渦吞噬,首先得弄清其差異所在。

  許多華人來美國是為了後代能受到更好的教育,但常有家長對美國中小學校的教學方式提出質疑,多半是嫌美國學校的學習壓力太輕、作業不夠多等等。其實,每種文化和教育體係,都有其長處和短處。中國家長應先了解中美教學方式的不同,才能明白何種方式更適合美國的國情和現代社會的需要。

  完整的教育過程包括了“教”、“學”、“做”三個階段。“教”,主要是老師和學校的責任,是向學生灌輸知識的過程。“學”,則是挖掘學生的潛力和主觀能動性、使其能吸收知識的過程。“做”,就是將理論和書麵知識化為實踐,應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

  中國傳統教育方式主要強調前兩項:“教”和“學”,而把“做”當作學習的結果和目的,是學生們走出校門之後的事,在校學習期間並沒有多少實踐機會。認為隻要老師教得好,學生學得好,將來學生就應該會把知識用於實踐。但實際上,在這種方式下培養出來的學生,雖然基礎知識比較紮實,卻有很多高分低能者,走上社會後無法適應環境。尤其是教師習慣於以固定的標準去評判學生的成績和水平,學生的個性與創造力從小受到壓抑。

  美國式的教育方式則側重“學”和“做”,老師的教學隻是啟發引導,旨在從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動手能力,特別鼓勵學生保持獨特性、發揮想象力和創新意識。因此美國學生多半思想活躍,具有獨立性、創造性和操作能力,善於不斷吸取新知識。但基礎知識較薄弱,不乏有人連簡單算數都算不利索。

  其實,這兩種教育方式都是三缺一,因而不算全麵,這也是為何中、美教育方式培養出的學生都會有缺陷。應該把“教、學、做”三階段統一起來,教育全過程才算完整,培養出的人才也比較全麵。目前美國教育界已認識到問題,因此正在加強中小學基礎知識教學和考核。而中國大陸和台灣則在向另一方麵努力,台灣取消聯考,而大陸提倡所謂“素質教育”,都旨在補充純知識教育之外的內容。如果東西方的教育方式能夠融會貫通,相得益彰,那將是比較理想的。

  如果對比中美教育方式,產自古代封建科舉製的中國“灌輸式”教學,比較適合平庸卻用功的學生,但卻會使平庸者更平庸,培養的是千篇一律的“模範工作者”,而非具有個性的出類拔萃精英。因為這種教育機製不為學生創造允許發揮的機會,孩子們原有的好奇心和獨特性也在這種體製下磨損殆盡,更別說培養創造性了。這種教育方式的前提,是認定大多數學生都是平庸之輩。對於優秀生甚或發現了天才神童,公共教育便無法適合他們,便要層層考試選拔,另送“資優班”、“神童班”、重點學校之類。然而,這些特殊班校培養出的人才,成年後的成就也並不見得多麽輝煌,亦是因這種教學方式壓抑了學生的獨特性與創造力。

  美國教育的主導思想則是:每個人都是特殊人才。不能因為某學生數學不好,就認定其笨,或許該生會是生物、體育、或音樂、文學等領域的奇才。美國式教學,給予所有學生機會去充分發揮個人所長,並鍛煉將來在社會上實用的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更適合現代社會的需要。如此培養的學生,越往高處走,才幹越能得到發揮。這也是為何美國的中小學教育看起來一般,高等教育和國家科技水平卻能領先世界的原因之一。

  我認為,相對於幾乎完全忽略了“做”這一重要步驟的中國傳統教學方式,美國的學校和老師還是花了相當精力在“教”學生,因此三項兼顧得好些,可取之處更多些。何況,中美兩方對“教”的評價有不同標準。中國教育方式是“授之以魚”,即專教知識。美國教育方式則是“授之以漁”,就是教授學習知識的方法。在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知識是需要不斷更新的。如果老師的“魚”(知識)不夠了,就無法轉發給學生;如果學生出了校門隻會坐享其“魚”,知識總有枯竭的時候。而要是學會了“捕魚”,將受益終生,不愁隨時學習掌握新知識新技能。

  盡管有祖師爺“教學相長”之訓,中國的老師通常還是要端足師長的架子才能讓學生信服。因此老師對學生是不能說“不懂”的,也就是說不能庫存無“魚”,哪怕陳貨已是腐朽臭魚,也得爛“魚”充數,不然有損師道尊嚴。

  美國的老師就敢坦誠自己“不懂”、“不會”,沒有現成的“魚”給學生,但可以教學生如何去捕魚,或與學生一起去釣魚。通過這過程,老師自己也在學習新知識。在電子萬維網時代,美國老師更鼓勵孩子們通過各種媒介學習很多老師都不懂的知識技能,並將學習所獲在課堂上與師生們分享。

  在祖國受慣了中國式教育的華人們,到美國後,可能一下子適應不了這裏的教育方式。有的家長嫌美國老師水平不高知識有限,也有的嫌美國學校基礎教學不夠,因此課外還送孩子參加五花八門的補習班去吃小灶。還有家長認為美國學校教學進度太慢,鼓勵孩子跳級,卻不知孩子心理和感情成長無法速成。更不乏華人家長熱衷於從中學甚至小學起就讓孩子考進重點名校,或送入私立學校,認為這是將來進入名牌大學的跳板。這是沒有明白,美國的普通公共教育其實照樣適合優秀學生的發展。

  我的孩子在美國從幼兒園到高中都就讀於普通的公立學校,我們也沒有特意搬到房價昂貴的“好學區”,更沒花錢送她上過補習班。在其他華人朋友鼓動下,我們倒是曾動過讓孩子上私立學校的念頭。女兒讀初中八年級時,我替她報名參加了私立中學的入學考試(SSAP),她一點沒準備就上陣,成績仍然很不錯,可以進一流私立高中。但她卻死活不肯填報名表,因為不願意離開熟悉的學校和老師同學,可能也還不想離家去住校。考慮到在孩子青春發育時期,友誼親情等對心理成長起著關鍵作用,比學業進步還重要,我們也就沒有勉強她,省錢省心,還能與孩子多相處幾年,有何不好?至於在公立高中學習如何,就靠她自己努力了。

  她所在的高中,在全州的總排名算不上很好,但學生被按水平分為快、中、慢班,女兒各科都在快班,教學水平和學生素質可與一流中學媲美。有的學生數學特出色,則可以上數學快班甚至跟高年級班,但其他課業差點,就上中班或慢班,真正做到根據每名學生的特點來培養。而且,不像中國學校常是用好老師教快班或重點學校,差老師教慢班或普通學校,越教優劣差異越大;美國的高中是同一名老師快、中、慢班都教,教材和考試題也完全一樣。差別在於要求不同,比如快班考試閉卷,慢班則開卷;快班生需寫論文十頁,慢班生三頁即可。也就是說,目的都是要捕到魚,因此所有人都要學會捕魚,但慢者可掌握一兩種最基本方法,快者卻要舉一反三精通十八般武藝。在這種因材施教的環境中,我女兒的“捕魚”技術掌握得不差,我們更慶幸她在公立學校多元化的氛圍中學會了與各類人相處,而沒沾染“貴族學校”的優越感。

  美國公立學校這種一視同仁又各取所需的體係,實際上能適合不同水平特點的學生發展,因此沒有必要從中學甚至小學就逼孩子往好學校鑽。在女兒申報大學時,如願以償進了她向往的一所常春藤院校。倒是聽說有些就讀於更好中學甚至私立學校的孩子,反而沒有被想進的大學錄取。我女兒覺得有些人的學習成績比她還好,可能是因為好中學的優秀生太多競爭激烈,頂尖高校又不能從一家高中招太多新生,反倒阻礙了不少好學生的升學之路。(當然除成績外,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是大學招生要考慮的因素。)

  其實,孩子能否健康成長全麵發展,學校的好壞隻是一個外因,更主要的取決於學生、學校與家庭如何配合互動。而習慣於中國式教學的華人家長,往往不甚明白此點。

  近年紐約州一些中小學校改革數學教學法,不留書麵作業,但卻設計了一些能夠親子互動的數學遊戲,希望學生在拚圖棋牌等遊戲活動中學會應用數學知識。對此,一些華人家長有意見,在他們看來,隻有解題才算是數學作業,光玩耍怎麽能學會算術呢?他們對學校要求家長陪孩子做數學遊戲也不以為然。

  然而,實踐證明,教學法改革後的學生數學考試成績有了很大提高。其實,通過遊戲來學習數學、科學、閱讀等知識,並鼓勵家長成人與孩子一起參與,是早就在美國的課外兒童組織中實行的寓教育於娛樂之中的方式。有些華人家長認為讓孩子參加課外兒童組織,是光玩浪費時間,而寧可讓孩子業餘時間也去參加課業補習或才藝學習。而現在,連正規學校也在引用遊戲教學法了,就說明那是成功的經驗。孩子們在活動中不僅學習了知識,培養了對這些科目的興趣,還掌握了人際交往和應變技能,有利於全麵發展,同時也享受了童年應有的歡樂。

  華人家長在美國培養孩子,就應該接受和認同美國式的教育方法,這確實適合美國的國情和現代社會的行情。例如,按照學校要求陪孩子做遊戲作業,實在是親子共同學習的極好方法。家長也可以通過此過程了解孩子的進步和學校的課程進度。而鼓勵孩子在校外課後參加主流少兒組織活動,更有助於學生們開闊眼界,補充課堂教學的不足,讓他們在更廣闊的社會海洋中去進一步嚐試“學”與“做”,亦即去鍛煉捕撈知識之“魚”的“捕魚”本領。這比花錢去上補習班更有用處。

  就是在如今的中港台地區,科舉製早不存在,高考製也麵臨挑戰與改革,那種死記硬背的教育方式早晚會被更科學的方法取代,我們頭腦中的傳統教育觀念也應該改變。值得注意的是,因為國情與文化傳統不同,絕不可照搬套用其他國家的教育體係和方法。但多了解一些先進國家的教育理念,有助於中國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們開闊眼界,獲得啟發,在培養新一代的事業中逐步與國際接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