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決斷 嚴懲舊歐洲 祭大國崛起之大旗

(2008-12-04 23:13:17) 下一個

因歐洲議會決定以官方形式會見達賴喇嘛, 中國決定暫停中歐高峰會談, 傳出中國取消一批空巴飛機合同的消息, 接著歐洲決定征收某些中國產品高額關稅, 雙方由政治爭端轉向實質的經濟懲罰. 中國外貿受損, 損失到底有多大? 中國選擇性懲罰歐洲的目的是什麽? 

外貿不是無償的經援, 是一種參與國互惠的行為. 中國出口有兩大利益, 一是增加就業, 二是收取外匯. 實質上, 中國受損的僅是就業, 因為中國不缺外匯. 從就業方麵來講, 據說中國失去的將是80萬個出口洋鐵釘和洋鐵螺絲母的工作機會, 可能換回的是中國國內自造飛機的幾萬個工作機會. 除非歐洲不用中國產品後,由他們自己造,否則, 歐洲將遭受淨就業損失. 

中國懲治歐洲的決策可能標誌著中國真正的崛起, 崛起的基礎是聯合美國,共治世界, 所謂的G2世界. 美國中國共治世界, 已成為美國國國內一部分精英的共識. 如果中美均不想做世界孤獨的霸主, 雙方共治世界,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因此, 在中國取消歐洲空巴訂單之後,即使不用國產飛機替代, 而轉向美國波音, 也是順其自然的生意. 

記起清朝末年的鴉片戰爭, 主要原因是當時的中國並不大量需要歐洲的商品. 而今天, 中國人似乎感覺受到誘騙而買了法國造的飛機, 因此沒有胃口將歐洲新舊貴族們看作是平等的夥伴.

中國今天殘酷無情地懲罰歐洲
, 以祭大國崛起之旗幟, 不也命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