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教師誌願者

歡迎世界各地的漢語教師誌願者進來講講您的異國執教感受及見聞,我們共同努力,傳播偉大的中國文化讓世界更多的朋友了解中國,認識中國,
正文

業務交流——初次見麵 ,建立信任 趙鵬

(2006-07-12 01:49:15) 下一個
     抵泰一月有餘。生活工作俱已穩妥。今正值放假之日,靜下心來,對這一個月的工作進行一番梳理。同時也作和其他老師交流業務、心得之所用。個人觀點,定有不成熟之處。還望各位不吝賜教。
     在日常的人際交往中,無論是結識新友還是拜謁師長“初次印象”的重要作用我已無須贅言。心理學稱這種現象為“首因效應”(Primary effect)。在交往中,初次印象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對方是否對你抱有信任感,而信任感的建立是交際、工作順利進行下去的前提。有了信任,就有了開始。有了開始,工作才能順利的進行下去。由此可以看出,信任的建立很重要。信任感的建立是交際、工作順利進行下去的前提。
  那麽如何才能把握住首因效應、與學生建立信任呢?這正是本文關注的問題。我將從以下方麵展開討論。
  
   一,‘SARS’
   微笑是使人際交往流暢開展的順滑劑。與學生初次相見更要展示你的微笑。有人可能持這樣的觀點:教師就要有教師的威嚴。如果上來就和學生笑,學生會認為這個老師好“欺負”;將來就不好管了。我不十分讚同這種觀點。理由如下:
  第一,這裏提及的微笑並不是“笑臉相迎”、“巴結諂媚”。
  我認識一位中國老師,這位老師認為在學生麵前(特別是第一次見麵)要嚴肅,甚至嚴厲一點兒。他也是這麽執行的。結果?不甚理想。說得通俗些,學生不吃這一套。你橫,他比你還橫!此種後果的產生是正常的。中學生生理發育已趨於成熟,但心理的健全尚需時日。“叛逆”是中學生普遍具有的心理特點。這種特點的表現就是不服管教。一味的“打壓”,效果更是適得其反。作為教師要端正身份,以朋友的身份和學生相處。微笑,是這個交往過程的開始。
  微笑起來吧!毫不吝惜的把微笑奉獻給學生,並保持住。不要擔心這會損毀你的尊嚴。相反,微笑會使你的魅力、親和力大增。
  Smile And Retain Smile!
  
   二,“細節決定成敗”
   談論“細節”,我更願意從“小事”說起。帶學生朗誦時,老師可以在班裏走動。隨手拍撫一下學生:或是因為提醒他們集中精神;抑或作為“課文讀得好”的鼓勵。這是很小的動作,起到的作用卻不可忽視。
   汪中求的《細節決定成敗》把“細節”上升到了很高的地位。(都決定“成敗”了)教學中的細節雖然不致影響到教學的成敗,但千萬不要忽視掉細節。
   善於捕捉細節的人,是對生活觀察細致的人;
   觀察生活細致的人,是一個“有心人”;
   傳導授業解惑之事,需要“有心人”為之。
  
   三,“愛學生,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
   一件親身經曆的事情。下麵的文字是當日記錄下來的:
    早上的天氣格外的好。一連幾天的陰雨被晨曦刺破。像往常一樣,我第一個來到辦公室。
吃了早點,習慣性的站在窗前喝水,看來上學的孩子進校門、和家長告別。
   今天,射入我眼簾的場景讓我心痛。我幾乎哭出來。那個場景持續不過幾分鍾,但一直到現在,陰霾一直居留我腦海中揮之不去。
   回顧:一位父親(應該是父親吧)送女兒來上學。摩托車停在校門口,但女兒就是不肯下車。爸爸推桑,女兒還是不走。僵持幾個回合,爸爸幹脆強行駕車離去。女兒在後麵吃力的拉著,爸爸惱怒了,裹挾女兒在車上,貌似要帶她走的樣子,實則開出去幾米然後硬生生的把女兒放在地上......女兒死活不肯走,這時,讓我吃驚的一幕出現了:父親用力扇女兒的頭、臉......然後塞給了女兒一些錢揚長而去......
   我不想再說下去了。女兒被打的原因也不願意過多追述——大概是“淘氣”的孩子不想上學或者想要也許是很少的零花錢吧。
   爸爸走了。路人的目光全部集中在這個女孩的身上。可憐的女兒站在原地,傻傻的抽搐......
 
   我幾乎要衝下樓去了。這是另一個送孩子上學的父親走到女孩身邊。撫摸著她的頭,安慰著她。(相片中戴灰色頭盔的男士)拎著她的書包把她送進學校......
 
  在如果從心理學的角度看這件事,性質極其嚴重:父親當街打女兒,打頭打臉,這在女兒心裏投下的陰影是巨大的。不誇張的說,這種不良影響很可能會伴隨孩子的一生。但我還是想從常人的角度談談我的感受。
  我的心很痛。真的很痛。我不知道那位父親是如何下的了手的?那是你的肉,拍在上麵,你不痛麽?假使你不痛,但在那麽多人麵前打孩子,打孩子的臉,這跟打自己的臉有區別麽?男人的尊嚴也不要?
  What a pity...
 
  對待自己的孩子,要像對待朋友一樣。尊重他,考慮他的感受。因為尊重別人,就是尊重你自己。
 
 

   泰國老師把這件事情講給了初三1班(我的班)的學生聽。學生感同身受。有人幾乎要哭了。同時對我這種行為表示敬佩。為我鼓掌。假設以前他們對我的興趣值為“6”的話,經過這件事情,我可以肯定,興趣值至少提升了一個分值。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