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熱'背後是中國機遇
(2006-08-16 02:03:30)
下一個
在今年兩會期間的中外記者招待會上,用中文提問的外國記者居多。特別是在李肇星外長的記者招待會上,所有外國記者都是用中文提問的。除個別記者的個別句子不易聽懂外,其他表述都比較清楚。
這一新現象引起人們的注意。看來,“漢語熱”不僅表現在國外,在國內也有體現:到中國大學學中文的人明顯增加,到中國工作的外國人會說中文的也越來越多。過去,見到外國人說中國話,大家會很驚奇,如今已司空見慣。
從要求提供翻譯到自願說中文
想當初,當外交部宣布每周的例行記者招待會不再提供英文翻譯時,不少外國駐華記者表示不快和不解。“不快”,是因為不懂中文的外國記者工作起來不方便了;“不解”,是因為中國天天說開放,說要讓世界了解中國,怎麽連外交部的記者招待會都不提供翻譯?記者聽不懂,又怎麽把你的立場準確傳播出去以爭取理解?可從事對外工作的人都知道,世界上找不出幾個國家舉行記者招待會還提供翻譯的。聽不懂?你到這個國家來工作,不學當地語言能行嗎?當然,後來外交部從提高效果和效率出發還是提供了同聲傳譯。
現在,外國駐華記者不但不提意見了,反而自己自願用中文提問,這說明外國駐華記者的中文水平提高了:外國駐華新聞機構意識到,派駐一個懂中文的記者對開展工作越來越重要;外國駐華記者也意識到,懂中文,是吃“中國飯”的必要條件,不懂中文卻想在中國從事新聞工作會越來越難。
“漢語熱”的背後是中國經濟的發展
國外掀起了“漢語熱”,學習漢語的外國人越來越多。這是為什麽?總的說來,是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中國的重要性和影響力越來越大,世界離不開中國。但對一個個具體的人來說,恐怕還是他們意識到,學會漢語,就可以更容易找工作:在本國教中文,和中國人做生意、搞合作,到與中國有往來的公司供職,到中國當工程師、當教師、當記者,甚至到中國當外交官。可見,“漢語熱”的背後,是中國國力的提升,是“中國機遇”的出現。越來越多的人和他們的國家一樣,想搭上“中國機遇”的快車。你不想宣傳都不行,人們還要主動去報道你的立場、你的情況,因為國際社會關注中國的立場,需要聽聽中國的說法,需要了解中國的動向。
反過來說,如果沒有這幾年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不管你怎麽宣傳中國文化多麽燦爛,中國資源多麽豐富,中國市場多少巨大,都不會有多少普通人自願學漢語。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市場經濟在起作用:市場對學漢語的人的需求越來越大。
可以從反麵得到驗證的是,某個世界通用語言,這些年來學的人越來越少,包括中國在內,越來越多的學生不願學,為什麽?因為學了也不易找到工作,反而耽誤了前程。這個國家想了許多辦法,投入不少錢,在世界各國鼓勵人們學,可收效甚微。
這就告訴我們,在對外工作中,有許多東西應順其自然,不可強求。條件不具備,你付出的努力再大,也未必能夠達到目的。我們不必絞盡腦汁去“催熟”,去“創造”。過去我們愛說,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在國內、對國外都有這種提法,這多少有些主觀、有些武斷。比如,對外招商引資,你沒有必要的基礎設施、一定的市場潛力或某個領域的優勢,不管你到國外搞多少次招商引資洽談會,都不可能吸引多少合作者。反過來,你的投資條件基本具備或具有某個優勢之後,不去“招”人家也會來,適當“招”一下,來的人會更多。這是“勢”,你順“勢”而行則易,逆“勢”而行則難。這個“勢”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出現的,而是許多人經過許多年的努力才逐漸積累起來的。
對“漢語熱”應坦然處之
回過頭來說,對當前國際上出現的“漢語熱”,我們可以適當看得淡一些。有人願意學,這是好事,教育界、文化界可以做一些交流和輔助性工作,為國外教中文的學校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方便,提供一定的中文教師和中文圖書,但不必打腫臉充胖子,畢竟我們國內的教育水平與國外仍有較大差距,我們還有許多孩子買不起書、上不起學甚至上不了學,更需要錢、需要教師,而後者更為緊迫,也更重要。有人願意到中國來留學,我們也宜量力而行,除了向不發達國家提供一定的資助外,該收錢的就要收錢,不必照顧。這也是國民待遇,不歧視外國學生,也不優惠外國學生。
> 你傻,上網唄。但好的真的很少。
> 其實有一個,雖然名字很難聽,叫什麽絕色中文,網站很好記,yes 的後麵加 com.cn。值得一試。